医院儿科教您认识不为人熟知的疾

时间:2020-1-17来源:检查诊断 作者:佚名 点击:

川崎病是一种不为人熟知的疾病,但它却多来势汹汹,且多发热时间长,家长多焦虑不安,临床也容易被误诊!它的全称是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lymphnodesyndrome,MCLS)。因年日本川崎富作医师首选报道,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疾病。本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高发年龄为5岁以下婴幼儿,男多于女,成人及3个月以下小儿少见。病因不明。临床多表现可有发热、皮疹、颈部非脓性淋巴结肿大、眼结合膜充血、口腔黏膜弥漫充血、杨梅舌、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等。由于本病可发生严重心血管并发症而引起人们重视,未经治疗的患儿发生率可达20%~25%。

现我结合一例我科川崎病典型病例来向大家介绍此病。我科收治一例3岁8个月女孩,以“发热5天,口唇、肛周、手指、足趾脱皮2天”为主诉入院,体温最高达40.3摄氏度,发热同时伴有皮疹,呈猩红热样,持续3天左右,2天前出现口唇、肛周、手指及足趾膜状脱皮。查体见:颈部两侧、颈后、耳后均可触及数个淋巴结,触略硬,口唇红润,脱皮明显,杨梅舌,咽部充血,心肺腹未见异常,肛门周围脱皮明显,外阴红肿,双手指及双足趾均见膜性脱皮。给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静滴,剂量1-2g/kg,宜于发病早期(10天以内)应用,可迅速退热,预防冠状动脉病变发生。同时给予阿司匹林,静注丙球治疗无效的患儿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但要注意有无血栓形成。本患儿经静注丙球、阿司匹林及对症治疗5天后明显好转出院。

本病诊疗标准:发热5天以上,伴下列5项临床表现中4项者,排除其他疾病后,即可诊断为川崎病;(1)四肢变化:急性期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恢复期指趾端膜状脱皮(2)多形性红斑(3)眼结合膜充血,非化脓性(4)唇充血皲裂,口腔黏膜弥漫充血,舌乳头突起、充血呈草莓舌(5)颈部淋巴结肿大。川崎病为自限性疾病,多预后良好。未经有效治疗的患儿,15-25%发生冠状动脉瘤,复发见于1-2%的患儿,无冠状动脉病变患儿于出院后1、3、6个月及1-2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

川崎病和感冒的症状很相似,因此常被误诊,而这种病一旦被误诊,危害极大,可能引发后天性心脏病。这种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发热,做血常规检查,会发现白细胞总数超标,因此常被当做细菌性感冒来治疗,导致病情贻误。

川崎病有哪些典型特征呢?

一、发热持续5天以上,平均体温达39-40℃呈稽留热或弛张热,抗生素治疗无效。

二、眼球结膜充血,无脓性分泌物。

三、口唇鲜红,有干裂及出血,口腔黏膜弥漫充血,舌乳头明显、突起、充血,似草莓状舌。

四、手足早期硬肿,后期出现膜状脱皮。

五、躯干部多形性皮疹,可呈弥漫性红斑,或猩红热样皮疹,无水疱结痂。肛周皮肤发红、脱皮。

六、颈部淋巴结肿大,单侧或双侧,有触痛,表面不红,不化脓,常为一过性。

◆◆扩展阅读◆◆医院儿科简介

医院儿科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医院重点科室。拥有一批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和一支技术精湛的护理队伍,现共有医护人员3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2人,本科学历9人。其中开放式抢救台3台。本科室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多种医疗设备供抢救治疗使用。有:新生儿开放式抢救台,带蓝光灯暖箱,新生儿高压氧舱,新生儿呼吸机,输液泵,经皮胆红素测定仪,微量血糖测定仪等。近几年来我科医院,医院儿科,保持协作关系。

专业特色:

1、主要对小儿常见病、多发病、新生儿疾病等儿科各种疾病诊治有丰富经验。如:佝偻病,贫血,肺炎,婴幼儿哮喘,紫癜,黄疸,肾炎等疾病的诊治。

2、同时开设一日病房(门诊输液)方便患儿诊治。

联系-

撰稿:李燕

复审:郭峰〡周彩红终审:李景丽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如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







































北京中科医院十二年专注白癜风医学
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


转载注明  http://www.hywxzx.com/jczd/8264.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川崎病_川崎病常识_川崎病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