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这30道备考题,搞定护考儿科护理学

时间:2019-9-3来源:治疗方法 作者:佚名 点击:

1、婴儿每日的需水量是

A、ml/kg

B、ml/kg

C、ml/kg

D、ml/kg

E、90ml/kg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标准答案:B

解析:机体内新陈代谢和能量的需要量决定水的需要量,小儿新陈代谢旺盛,能量需要量大,因此对水的需要量大。婴儿每日需水ml/kg,以后每增加3岁减少25ml/kg。

2、2—3岁小儿心率每分钟大约为

A、80—次

B、90—次

C、—次

D、—次

E、大于次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标准答案:C

解析:随年龄的增长,心率逐渐减慢,新生儿时期,心率~次/分,1岁以内~次/分,2—3岁—次/分,4—7岁80~次/分,8~14岁70—90次/分。

3、多数小儿动脉导管解剖闭合的年龄是

A、3个月

B、6个月

C、12个月

D、2岁

E、3岁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标准答案:A

解析:足月儿约80%在出生后24小时形成功能上关闭,约80%婴儿于生后3个月形成解剖上关闭。

4、重症营养不良时,其体重低于正常体重的

A、15%

B、20%

C、30%

D、10%

E、40%以上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标准答案:E

解析:轻症营养不良时,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15—25%;中度营养不良时,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25—40%;重症营养不良时,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40%以上。

5、小儿7岁时心脏的容积为

A、60-80ml

B、-ml

C、-ml

D、-ml

E、-ml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标准答案:B

解析:小儿出生时心脏容积为20-22ml,1岁时达到出生时的2倍,2.5岁时增大到3倍,近7岁时5倍,约为-ml。

6、补充生理需要量时液体的张力为

A、2/3张

B、1/5~1/4张

C、等张

D、1/3张

E、1/2张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标准答案:B

解析:供给小儿生理需要量时,实际用量应除去口服部分,用1/4-1/5张含钠液补充。

7、按计划免疫程序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应接种

A、流脑疫苗

B、麻疹疫苗

C、脊椎灰质炎疫苗

D、乙肝疫苗

E、白百破疫苗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标准答案:D

解析:流脑疫苗适合于6个月以上婴儿接种;麻疹疫苗初种年龄为8个月以上易感儿;脊椎灰质炎疫苗初种年龄为2个月以上婴儿;白百破疫苗初种年龄为3个月以上婴儿;只有乙肝疫苗为出生后24小时内初种。

8、新生儿脑压的正常值为

A、30~80mmH2O

B、30~0pxH2O

C、40~90mmH2O

D、40~pxH2O

E、70~mmH2O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标准答案:A

解析:新生儿脑脊液总量为50ml,压力为30-80mmH2O。

9、足月儿补充铁剂的时间是

A、15天

B、1个月

C、2个月

D、3个月

E、4个月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标准答案:E

解析:为预防贫血的发生,强调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预防,婴儿应提倡母乳喂养,并及时添加辅食,早产儿从2个月开始补充铁剂,足月儿从4个月开始。

10、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时,最早显示疗效的是

A、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增多

B、网织红细胞增多

C、血清铁增多

D、口唇色泽开始变红

E、血小板增多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标准答案:B

解析:铁剂治疗后2-3天网织红细胞开始上升,5-7天达高峰,2-3周后下降。

11、川崎病最早出现的症状为

A、发热

B、皮疹

C、淋巴结肿大

D、心血管症状

E、球结膜充血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标准答案:A

解析: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为急性发热、皮肤粘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其中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体温可高达38-40℃以上,呈稽留热或弛张热,持续1-2周,抗生素治疗无效。

12、正常2岁的小儿,此时的平均体重约为出生时的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E、5倍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标准答案:D

解析:小儿出生时体重平均为3kg,3个月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1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3倍,2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4倍。

13、麻疹并发肺炎时应隔离至

A、出疹后5天

B、出疹后10天

C、出疹后14天

D、出疹后21天

E、肺炎痊愈为止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标准答案:B

解析:麻疹患儿,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如合并肺炎传染性可延长至出疹后10天。

14、肛表测量小儿体温所需时间为

A、5分钟

B、2分钟

C、4分钟

D、1分钟

E、3分钟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标准答案:E

解析:为小儿测量体温时,常用腋下体温计,测温时间为7-10分钟,当患儿体温过高或过低时,可用肛表测量直肠温度,肛表测量时间为3分钟。

15、正常婴儿每日尿量为

A、-ml

B、-ml

C、-ml

D、-ml

E、-ml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标准答案:C

解析:新生儿尿量每小时为1-3ml/kg,正常婴儿每日尿量为-ml,幼儿-ml,学龄前小儿-ml,学龄期儿童-0ml。

16、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不包括

A、腹膜炎

B、低钙血症

C、肾静脉栓塞

D、高血容量休克

E、急性肾衰竭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标准答案:D

解析:由于液体外渗到组织间隙,导致血容量不足,在腹泻、呕吐或不恰当的利尿时易诱发低血容量休克。而不会发生高血容量休克。

17、小儿贫血常见的原因是

A、造血功能障碍考试用书

B、造血物质缺乏

C、血红蛋白结构异常

D、红细胞丢失过多

E、感染性贫血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标准答案:B

解析:造血物质缺乏,是指小儿体内缺乏铁、维生素B12、叶酸、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是小儿贫血最常见的原因,主要由于摄入不足、需要量增加、吸收和转运障碍及丢失过多等。

18、新生儿中度硬肿症复温的要求是

A、迅速复温

B、4~8h内体温恢复正常

C、6~12h内体温恢复正常

D、12~24h内体温恢复正常

E、24~48h内体温恢复正常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标准答案:C

解析:新生儿硬肿症复温的原则是循序渐进,逐渐复温,对轻、中度硬肿症患儿可放入30℃暖箱中,根据体温恢复情况逐渐调整到30-34℃的范围内,6-12小时恢复正常体温。

19、新生儿胃内容量为

A、10~20ml

B、20~30ml

C、30~60ml

D、50~l00ml

E、80~l00ml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标准答案:C

解析:新生儿胃容量约30~60ml,1~3个月90~ml,1岁时~ml,5岁时~ml,成人0ml。

20、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最早消减的部位是

A、面部

B、臀部

C、胸部

D、腹部

E、下肢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标准答案:D

解析:营养不良时,皮下脂肪消耗的顺序依次是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部。

21、小儿下尿路感染应选择的抗生素是

A、复方新诺明

B、头孢类抗生素

C、氨基糖甙类类抗生素

D、喹诺酮类抗生素

E、氨苄西林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标准答案:A

解析:小儿下尿路感染应选择尿浓度高的药物如复方新诺明和呋喃类抗生素。

22、小儿鹅口疮的病原是

A、腺病毒考试用书

B、单纯疱疹病毒

C、链球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白色念珠菌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标准答案:E

解析:鹅口疮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在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

23、急性肾炎患儿少尿期,每日摄入食盐量

A、1-2g

B、3-4g

C、5-6g

D、7g

E、8g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标准答案:A

解析:少尿时,应限制水和钠盐的摄入,每日食盐量为1-2g。

24、治疗缺铁性贫血,服用铁剂的最好时间是

A、与维生素C同服,餐前服用

B、与维生素C同服,餐后服用

C、与维生素C同服,两餐间服用

D、与牛乳同服,两餐间服用

E、与钙片同服,餐前服用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标准答案:C

解析:铁剂与稀盐酸或维生素C、果酸等同服,可促进铁的吸收,在两餐之间服用,可减少对胃的刺激。

25、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

A、有病原体,有传染性

B、有病原体,有流行性及感染后免疫性

C、有病原体、易感人群和传播媒介

D、有病原体、传染性及流行性

E、有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性及感染后免疫性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标准答案:E

解析:传染病与其他疾病的主要区别,在于具有以下4个基本特征: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有免疫性。

26、新生儿时期脊髓末端的位置是

A、第1腰椎上缘外语学习网

B、第1腰椎下缘

C、第2腰椎下缘

D、第3腰椎

E、第4腰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标准答案:D

解析:胎儿时,脊髓末端在第二腰椎下缘,新生儿时达第三腰椎水平,随年龄增长,4岁时达第一腰椎上缘。

27、胚胎5个月开始造血的器官是

A、卵黄囊

B、骨髓

C、肝脏

D、脾脏

E、淋巴组织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标准答案:B

解析:胚胎第六周开始出现骨髓,但至第4-5个月才开始造血活动,直至生后2-5周成为唯一的造血场所。

28、胃食管反流消失的年龄多为

A、8~10个月

B、6~8个月

C、1个月以后

D、3~5个月

E、1岁以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标准答案:A

解析:新生儿食管呈漏斗状,弹力组织及肌层发育欠佳,食管下端贲门肌发育不成熟,控制能力较差,常发生胃食管反流,一般在小儿8-10个月时症状消失。

29、结核性脑膜炎中期幼婴的主要临床表现或体征为

A、嗜睡

B、颈强直阳性

C、布鲁津斯基征阳性

D、前囟饱满

E、喷射性呕吐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标准答案:D

解析:脑膜刺激征(颈强直,克匿格征、布鲁津斯基征)阳性是结脑最主要和常见的体征。幼婴儿则以前囟饱满为主,原因为囟门未闭,对颅内高压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30、母乳中含有大量体液因子,下列符合的一项是

A、巨噬细胞

B、乳铁蛋白

C、溶酶体

D、溶菌酶

E、粒细胞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标准答案:B

解析:母乳中含有较多的体液因子,如母乳中的sIgA,能有效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初乳中的乳铁蛋白是重要的非特异性防御因子,可通过夺走大肠杆菌、多数厌氧菌及白色念珠菌赖以生存的铁,抑制它们的生长。

1.获取更多护考信息,加入护考交流群,

(交流)

2.获取更多资讯,







































白癜风能康复吗
白癜风是什么因起


转载注明  http://www.hywxzx.com/zlff/8066.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川崎病_川崎病常识_川崎病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