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按套路丙球治疗川崎病之犀利3问
川崎病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全身血管炎疾病,属自限性疾病,常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其主要危害,莫过于对冠状动脉的损害。
目前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疾病早期大剂量丙球的使用使患儿冠脉损害降到了最低,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降低到5%[1]。目前大多数丙球的使用原则是:一旦诊断疾病后尽早静脉用丙球2g/kg,一次性给药,对于IVIG无反应型者,根据年美国心脏病学会推荐,再予第2剂治疗,剂量仍为2g/kg[2~4]。
一直以来,我以为:一旦考虑川崎病诊断,IVIG越早用越好,剂量一定是2g/kg一次性给予,然而,真的是这样的吗?
第一个问题:IVIG是否越早用越好?
鉴于目前的医疗环境,对于较为典型的川崎病患儿,发热未足5天者,在患儿家属焦虑与无形的施压中,医师往往会一次性给予足量IVIG,这有一个坏处,即未达到川崎病诊断的首要条件「发热≥5d」,可能该病本身就不是川崎病,而大剂量的IVIG可能掩盖真实病情。
再者,过早的使用IVIG未能使患儿受益,EgamiK等[5]早有报道,早期IVIG治疗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及病死率相对高,尤其是在月龄小于6个月的男婴中。Muta等[6]在例的样本研究中得出,IVIG的使用最佳时机是发病后5~7d。
国内许多学者也认为,IVIG抵抗是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之一[7,8],疾病早期(病程1~4天)应用IVIG可增加患儿对其无反应的发生率,过早给予IVIG治疗可能需要再次追加IVIG剂量,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疾病晚期(病程10天后)应用IVIG,仍可取得相应的临床疗效,但其退热时间相对长、冠脉并发症发生率高;在病程的5~10天使用IVIG治疗川崎病所需时间短,反应性高,疗效好,且并发症可以耐受,可能是川崎病IVIG使用的最佳时间。[9~13,15]
第二个问题:剂量一定是2g/kg一次性给予吗,有无其他给药方案?
目前的主流观点是,IVIG2g/(kg·d)一次给药,能较好地减低冠状动脉并发症的发生,但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们,由于经济因素、IVIG药品供应短缺及大剂量给药潜在的血液黏度增高、栓塞等风险问题,对IVIG治疗川崎病剂量上的选择是否还有其他更优或次选的剂量方案呢?
在年于珠海举行的全国儿科学术大会上,重庆医院的徐海燕在「丙球对预防和治疗川崎病冠脉损害的Meta分析」的报告中提到,其筛选出的18篇RCT文献共例病例中发现,丙种球蛋白2g/Kg单次给药组与1g/(Kg.d)*1~2d组相比,冠状动脉损伤发生比率、病变严重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冠状动脉病变发生比率中及临床症状、体征、炎性指标恢复上的疗效相似,但两者均与mg/(Kg.d)*4~5d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14]
另外,谢利剑等[15]曾回顾性分析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示在病程5~10天应用IVIG治疗1g/kgx2次的KD患儿,冠脉损伤的发生率为12.06%,相对于1g/kgx1次、2g/kgx1次及病程1~4天应用1g/kgx1次给药组低。总的来讲,在病程10天内使用IVIG1g/kgx1次或2次可能是一个不错的方案。
第三个问题:IVIG无反应型KD第二次剂量什么时候给予?
对于川崎病第一剂IVIG不建议过早给予,而对于IVIG无反应型KD,第二剂IVIG建议及早给予,其能阻止冠脉的进一步损伤,如果推延给药时机,可导致冠脉损害的发生率的增加。[17]
延伸阅读
如何早期诊断不完全型川崎病
要点解析: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治
编辑
刘芳
投稿与合作:liufang
dxy.cn工作忙、值夜班
不能每天追儿科时间的文章怎么办?
翻找历史消息麻烦怎么办?
小编支招:看主编推荐啊
精彩集锦、指南共识、扑克系列、经典病例
随时点击分类查看,而且不断更新
具体位置在哪?
儿科时间底部菜单栏,如下图所示:
参考文献
1.杨波,罗军,张颖,张召艳.川崎病治疗新进展[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9(9):-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处理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50(10):-
3.NewburgerJW,TakahashiM,GerberMA,etal.Diagnosis,treatment,andlong-termmanagementofKawasakidisease:astatementforhealthprofessionalsfromtheCommitteeonRheumaticFever,Endocarditis,andKawasakidisease,CouncilonCardiovascularDiseaseintheYoung,AmericanHeartAssociationIJ1.Pediatrics,,(6):—
4.王卫平等,儿科学[M].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8:-
5.EgamiK,MutaH,IshiiM,etal.PredictionofresistansetointravenousimmumoglobintreatmentinpatientswithKawasakidisease「J」.JPediatr,,(2):-.
6.MutaH,IshiiM,EgamiK,etal.EarlyintravenousgammaglobulintreatmentforKawasakidiseasethenationwidesurveysinJapan.JPediatr,,(4):-
7.赵春娜,社忠东,高灵灵.川崎病儿童冠状动脉病变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31(9);-
8.谢利剑,徐萌,黄敏,陈秀玉,李锦康,华仰德.例川崎病临床分析及伴冠脉病变高危因素探讨[J].临床儿科杂志,,26(5):-
9.吴展帆,胡湘.不同时间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4:-
10.王莉萍,相彩霞.川崎病超早期静注丙种球蛋白的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5(2):-
11.谭静,马洪梅,姚毅,丙种球蛋白应用时间对川崎病患儿退热时间及冠状动脉损伤的影响[J].医学综述,,22(6):1-
12.杜忠东等,北京小儿川崎病流行病学调查协作组,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应用时间对川崎病疗效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89(26):-
13.杨雯,不同时间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探讨[J].现代实用医学,,26:65-66
14.谢利剑等,不同治疗方案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影响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8(7):-
15.谢利剑等,不同IVIG治疗方案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影响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8(7):-
16.徐海燕等,丙球对预防和治疗川崎病冠脉损害的Meta分析,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一次儿科学术年会,
17.ChiyonobuT,YoshiharaT,MoriK,etal.EarlyintravenousgammaglobulinretreatmentforrefractoryKawasakidisease[J].ClinPediatr(Phila),,42(3):-.
内容转载自
儿科时间了解更多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专家讲解补骨脂注射液的副作用白癜风哪个医院能治疗得好- 上一篇文章: 二妹的非典型性川崎病
- 下一篇文章: 儿医指南内含最新诊疗信息带孩子看病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