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高热疾病之川崎病
持续高热疾病之—川崎病
川崎病,旧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于年由日本川崎富作首先提出。本病不传染,亚裔人发病率较高,四季均可发病,以婴幼儿多见,80%在5岁以下,男孩多于女孩。
川崎病为免疫性疾病,目前仍不清楚其明确发病机制,主要病理改变为全身性血管炎,好发于冠状动脉。约15%--25%未经治疗的患儿发生冠状动脉瘤。
川崎病的特点:发热—皮疹—眼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
1、发热川崎病最早期的症状主要是反复发热,且为高热,多波动在39-40度,持续7-14天甚至更长,抗生素治疗无效。一般患儿高热5天以上时,应警惕川崎病可能。
2、球结合膜充血一般发热3-4天出现眼结膜充血,无明显脓性分泌物,热退后消失。
3、“草莓舌”“杨梅舌”口唇充血干裂,舌乳头充血凸起如草莓状。
4、急性期可见手足硬性肿胀和掌趾红斑,恢复期指、趾端甲下和皮肤交界处出现膜状脱皮。
5、皮肤表现:全身多形性红斑和猩红热样皮疹,多在第一周出现。部分患儿可见肛周皮肤发红、脱皮。
6、颈部可见单侧或双侧淋巴结肿大,坚硬有触痛,但表面不红。多在病初出现,热退时消散。
7、超声心动图检查是川崎病最重要的检查之一,主要检查冠状动脉的管径,了解冠状动脉是否有扩张,对于非典型川崎病的诊断有指导意义。同时超声心动图检查适用于心脏检查及长期随访。在半数病例中可发现各种心血管病变如心包积液,左室扩大,二尖瓣关闭不全及冠状动脉扩张或形成动脉瘤,最好能在病程的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每周检查1次,是监测冠状动脉瘤的最可靠的无创伤性检查方法。
8、除以上症状,还可有咳嗽、呕吐、腹痛、腹泻、关节痛等。
因川崎病需住院治疗,家长对孩子的护理如下:
1、退热持续高热是本病特点,也是护理难点,对孩子家长心理是极大的挑战!因为发热不是感染引起,对抗生素无效,但对激素治疗有效,激素也是治疗本病的方法之一,故请家长不要对激素治疗过于敏感!这个阶段的宝宝反复发热,要监测体温,38.5℃以下可予物理降温,如予退热贴、多喝白开水或温水擦浴等;38.5℃以上者可予布洛芬、泰诺林等口服退热。高热期间最好不要穿太多衣物或盖厚被子等,不利于散热。另外高热可引起惊厥,故家长们要慎重以待。
2、对于皮疹,注意保持清洁,如伴瘙痒,可予炉甘石洗剂止痒治疗。
3、宝宝应卧床休息,室内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4、给予容易消化的清淡且富有营养的食物,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类食物,补充足量水分;另可补充适量维生素B和维生素C。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多数预后良好。
本专栏所有文章版权归儿管家所有。非经授权,请勿转载。如有转载需求,请发邮件致njsuperhealth
hotmail.白殿疯症状全国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上一篇文章: 林老头养生堂疑难杂症川崎病
- 下一篇文章: 识图断案超声心动图看川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