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的自我诊断5岁宝妈宝爸必看

时间:2016-10-11来源:检查诊断 作者:佚名 点击:

目前,川崎病(Kawazakidisease)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给家长们提供一些必要的知识储备。川崎-又名黏膜淋巴综合征,是一种常常发生在5岁以下婴幼儿身上的急性,发烧性,出疹性疾病,症状表现为持续性发烧,皮疹,口唇红,手掌及足底脱皮和淋巴结肿大等,病因目前还没有研究清楚。由于此病是由日本医生川崎富作首次报道出来的,因此得名。

妮宝宝在去年夏天,不幸中着,确认为川崎,这也是为什么宝宝的日记中断了的原因之一,现在宝宝已经痊愈,做了n次复查,一切正常,但现在回想,还是心有余悸,记录下来,希望能对其他的粑粑麻麻有参考价值,当然,希望最好不要参考,宝宝们健康成长。

中断写日记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妮粑粑麻麻------懒!哈哈

川崎病的宝宝从血象上来看比较严重,医生会要求你住院,妮宝宝因为种种原因,医院,因为多遭了一遍罪-化验,化验费就花了多,医院,所以能想象得到,会抽多少血:(

但后来证明,我们的转院绝对是正确的,盛京的医生更有经验,给宝宝治愈的几率,会更高一些,治愈后,心脏并发症产生的几率能更低一些,因此,如果宝宝持续发烧5天以上,且符合以下症状,一旦确诊,医院或北京,不要在当地耽误时间了。

宝宝在盛京的第一个晚上,直接接种9瓶丙球蛋白,因为在大连耽误了些治疗时机(大连的医生高度怀疑了宝宝的病症,但鉴于经验问题,治疗方案偏保守,还要再常规治疗)。

接受了丙球之后,基本的发烧症状就没有了,病也已经好了一大半,剩下的就是消炎。

从沈阳姑姑家拿的小猴子:)

一周后,就直接出院回家了。

病后服药2个月,第一周,第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定期复查心脏彩超。

由于宝宝太小,不到2岁,所以每次复查心脏彩超都要灌肠做镇静。

6个月时,又去了沈阳,挂了于宪一的号,复查。

于主任,特约诊疗费,元。OHMYGOD!

但听了她老人家说了句没事,一切正常,心里就是舒坦!!!

下面介绍一下川崎病的病症。

此病的首发症状是发烧,身上同时伴发有疹子,所以常常会被误诊为感冒,麻疹或猩红热。判断是否患有川崎病,主要看有没有以下6个方面的表现:

第一:持续发烧5天以上,大多在38-40度。

感冒通常发烧3-5天会自动退烧,超过5医院明确诊断。另外,与感冒相比,川崎病患儿发病初期常常食欲不振,精神不好,多数在发病初期就比较严重,而普通感冒的患儿发病初期常常吃,喝,玩不误,精神状态还好。

第二:双侧白眼球,结膜充血,但没有眼部分泌物。

第三:口腔和眼部黏膜充血,嘴唇发红并干裂,并呈现草莓样舌。

第四:颈部淋巴结肿大。这一症状是所有主要症状当中出现频率最低的一个,两岁以下患儿出现的比例可以低到50%,很多两岁以下患儿不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

第五:躯干部形成多形性红斑,但没有水疱和结痂。红斑或者渐渐消退,或者形成更大的斑,像地图一样。

第六:发病初期掌心和脚心出现红斑,手心和脚心红肿,如同冻疮一样硬肿。发病的第10-15天进入恢复期,开始出现手指和脚趾的膜状脱皮。

对川崎病的诊断比较简单,6个症状中只要出现5个就可以确诊。如果6个症状中只出现4个,但通过超声心动检查或心血管造影检查证实了冠状动脉瘤(或动脉扩大),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可以确诊为川崎病。

值得宝妈宝爸欣慰的是,川崎病并不是疑难杂症,早期治疗效果非常好。在宝宝发病12天以内治疗都算早期,绝大多数可治愈,对它的治疗也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治疗药物:

第一,阿司匹林。早期需要的剂量会比较大,主要是针对炎症,后期继续使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主要是防止血小板聚集,防止冠状动脉的血栓。这很好理解,从药理学分类上看,阿司匹林属于非甾体消炎药,有消炎的作用,另外,小剂量阿司匹林(75-毫克)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因此现在广泛作为抗血栓药使用。

第二:大剂量的丙球蛋白。90%的患儿对丙球蛋白都是敏感的,所以,使用大剂量的丙球蛋白后,一般在48小时之内,持续的高热就可能退下了,也可以减少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患儿通常在一周左右就可以出院,但冠状动脉的病变有可能滞后,所以在治愈后的两个月内,要继续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并定期进行心脏彩超或心电图的复查。如果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川崎病导致的心脏并发症并不多见。

如果宝宝接受了丙球蛋白的治疗,通常11个月内部建议接种活疫苗,因为这期间接种活疫苗有可能不产生抗体,也就是说打了也白打,疫苗起不到应有的保护作用。

好了,最后附上病愈后的宝宝照,感谢她大莹子阿姨的手艺。

我是蜘蛛侠妹妹

今天没有买到衣服:(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比较专业的医院
北京有哪些比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hywxzx.com/jczd/1254.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川崎病_川崎病常识_川崎病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