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术后传导阻滞解

时间:2018-3-21来源:疾病症状 作者:佚名 点击:

作者简介:

刘廷亮,医学博士,柏林Charité医科大学博士后,副主任医师,儿童心脏病专家。大家医联合作医生。

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医学院,长期从事儿童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Sainte-Justine医院儿童心脏科进修,年~年在柏林洪堡大学、柏林Charité医科大学Virchow医院儿童心脏科进修,并从事博士后研究。现就职于亚洲最大的儿童心脏病临床诊治中心之一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内科。

临床擅长:多年从事儿童心血管病领域的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具有丰富临床经验。主要专长包括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及介入治疗、儿童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肌病、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发表论文十余篇。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erimembranousVentricularSeptalDefects,pmV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由于室间隔缺损的存在,可以导致左、右心室间产生异常分流,进而导致肺循环血流量增加、进行性肺动脉压力增高、反复呼吸道感染以及心功能不全等。VSD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手术成功率高,效果满意,多年的实践已经使无数罹患VSD的孩子获得了新生,重享阳光下的快乐;但外科手术修补仍有创伤大、需要体外循环、危险性高、并发症较多等不足之处。为了避免外科手术的这些缺点,兢兢业业的心脏科医生们不断求索,以求建立一种治疗VSD的更好的方法,更好的造福于病家。年Lock等医生(1)首次尝试应用Rashkind双面伞经导管介入治疗VSD,介入治疗仅穿刺外周血管,不需要切开胸骨和心脏,不需要体外循环,术后恢复快,因此一经出现,就引起了大家的强烈







































根治白癜风的方法
青海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hywxzx.com/jbzz/6166.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川崎病_川崎病常识_川崎病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