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6个特征,5个点
川崎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累及全身中小血管的系统性血管炎,冠状动脉损害是其严重并发症,在急性期可出现全身各个系统的严重损害。
川崎病患儿在发病初期大多首先表现为发热,部分患儿可合并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容易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川崎病如果被误诊误治或未给予正规治疗,患儿冠状动脉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达25%,严重者可以引起冠状动脉瘤,导致急性期死亡或遗留长期的冠状动脉后遗症,导致心脏扩大,出现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
川崎病的6大特征性表现目前全世界公认的川崎病诊断标准主要参考以下6个方面的表现:
①持续发热>5d
该表现占全部患者的97%~%。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一般在3d左右就会退热,川崎病一般要发热>5d,患儿体温多可高达38~40℃,患者一般状态不佳,食欲不振,精神不好。
②双眼球结膜充血
占全部患者的86%~90%,双眼结膜充血,但没有眼部的分泌物。
③口唇改变
口唇红肿潮湿、口腔黏膜弥漫性发红、口唇皲裂、杨梅舌。
④多形性皮疹
患儿皮疹呈现多形性,没有水疱或痂皮,皮疹可渐渐消退,或者形成更大的斑。另外一个早期诊断的关键点是在发热的同时,其他部位出现皮疹之前,在卡介苗接种部位出现明显的红斑。
⑤四肢末端的改变
急性期掌心和脚心出现红斑占87%~95%,硬肿占75%~76%;发病的第10~15d,开始出现手指和脚趾自甲沟开始的片状脱皮。
图:为川崎病急性期手足指(趾)甲橙黄色样改变
⑥颈部淋巴结肿大
该症状是所有主要症状当中最不常见的一个,<2岁患儿出现的比例可以低到50%。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症状与进行性的发热同时出现或在发热之前出现,逐渐肿大到鸡蛋大小,患儿常因为颈部淋巴结痛而引起注意,但其特征是非化脓性肿大。
以上6个特征中只要出现5个就可以诊断为本病。如果不足5个症状,但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或心血管造影检查证实了冠状动脉瘤(或者动脉扩大),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也可确诊为本病。
川崎病为什么会累及冠状动脉?
幼儿期冠状动脉组织结构不完善,位于主动脉起始部,承受血管压力高,无周围组织保护和支撑,而相对儿童来讲,组织学上发育较完善,免疫应答程度也不同,因此可出现冠状动脉扩张。
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的分期是什么?
血管炎之外,病理改变还涉及各个脏器,尤以弥漫性间质性心肌炎、心包炎及心内膜炎最为显著,并波及传到系统,可在I期导致死亡。冠状动脉破裂及血栓是II、III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到了第III、IV期则常见缺血性心脏病变、心肌梗死导致死亡。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临床分级有哪些?
(1)超声心动图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分级
(2)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是否发生解剖形态异常及其严重程度分级
- 上一篇文章: 光速记忆,极简手绘0基础秒记川崎病
- 下一篇文章: 这些护理安全风险可以避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