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你必须了解的小儿疾病
编者按
川崎病,孩子心脏的第一杀手。
因为小树曾经得过川崎病,所以很长时间以来,总是不断有人问我关于川崎病的治疗和康复。
今天,我把这段过程整理成篇发布在中,希望更多人能够看到,能了解川崎病。
对于川崎病,我们不必过于紧张,但也绝不能掉以轻心。
来自老牌乡村音乐人威利·纳尔逊的《overtime》,老男人的声音不容忽视。
川崎病,你必须了解的小儿疾病川崎病——孩子心脏的第一杀手。
这个我们小时候从不曾听说过的疾病,现如今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周围。
5岁以下的宝宝是此病的高发人群,男宝的发病率略高于女宝。
川崎病可引发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急性期有可能引发心肌炎、心包膜炎等心脏疾病,发病一周至三周的孩子有很大比率会产生冠状动脉瘤。
小于8mm的动脉瘤很可能会在两年内自我消失,但动脉瘤一旦超过8mm,会终生无法完全消失,极易形成血栓造成急性心肌梗塞或冠状动脉瘤破裂,引起猝死。
所以,5岁以下宝宝的家长,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下川崎病,毕竟这种病并不常见,且容易误诊。
一旦未能及时治疗,其后果是无法逆转的,心脏终生受损,不能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
小树五个月大时,就不幸得了这种病。
这里,我把他川崎病的整个过程写成文字呈献给大家,希望能对各位,特别是家中也有川崎病患儿的家长有些帮助。
年的初夏,小树同学在全家齐心协力的喂养下,终于变成一个雪白粉嫩、人见人爱的胖子。
一天,医院通知我们去打百白破,于是爷爷奶奶就带他去打了疫苗。
上午打完,傍晚树就出现了发热症状,哼哼唧唧,焦躁不安。
我和医院,医生告诉我们这是打完疫苗后的正常反应,如果第三天还发烧的话,再来看看。
寝食难安地过了两天,小树不光没退烧,反而还发展成了39.5度的高烧,怎么物理降温都不起作用。
同时还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症状,眼珠的眼白部分特别特别红,布满了血丝,就像得了红眼病,嘴唇也红,跟涂了口红似的。我们以为是高烧烧的,医院。
这一次医生做出了留院观察的决定,连夜让我们住进了观察室,还给了退烧药,嘱咐我们一旦体温超过38.5度,就要服药降温,以防孩子高热抽搐。
因为是晚上去的,夜班医生无法进行化验,凭经验判断小树是由炎症引起的高烧,开出了青霉素静脉注射。
皮试显示树对青霉素轻微过敏,但医生说问题不大,可以注射。
为了以防万一,护士使用了输液泵来严格控制药液滴速,并让我密切注意小树的体征。
大约十分钟后,小树出现了抓挠举动。
又过了一小会儿,我在小树的前胸后背发现了少量淡粉的红点,立马感觉是过敏了,赶紧喊来医生,医生看后当即把针给拔了。所以,这里要提醒各位家长,如果你的孩子在疫苗注射完的48小时后还在发烧,医院进行救治。
孩子在服药和打针期间,请密切注意他的状态举动,如果出现抓挠或神态异常,并有红疹、呕吐等现象出现,请立即停止用药。
只要不是突发疾病,一般少吃一两次药是不会死的,可一旦药物过敏,那能不能活就不一定了。
第二天一早,夜班医生开启绿色通道,直接医院住院部,并把小树转交给了住院部主任。主任在做过一系列检查后,告诉了我们一个陌生的病种——川崎病。
主任说,我初步判断你家孩子得的是川崎病,川崎病的几个症状他已经占了四个,如果血沉指标也符合的话,那百分之百就是川崎病了。
两天后,血检报告印证了主任的判断,小树的心脏彩超也显示出他的冠状动脉出现异常。
所有的检查结果都告诉我们小树得了川崎病。
我当时觉得天都塌了。
因为医生说,川崎病很容易引发心脏病,能不能留后遗症就看他自己恢复的程度了。
如果心脏后期不能恢复正常,那么小树成年后将不能进行任何高强度运动,日常也要处处小心。
这对一个男孩子来说,是多么残酷。
这一场大病,让小树完成了许多个人生第一次。
医院,第一次被按在床上抽血,第一次因为打针哭到面红耳赤、青筋暴起。
第一次吃药吃到呕吐,并且吐完了以后还要再吃一遍药,好把刚才吐掉的药量补上。
这也是我第一次抱着小树,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大哭。
为了打留置针,树第一次剃光了他浓密的头发,变成了个秃子。
但即便是个秃子,最有经验的老护士也找不着他的血管,老护士说,头发浓密的孩子最不好扎针,血管又细又密难找得很,倒是头发少的孩子最好扎。
所以在小树头皮上扎6、7个洞是常有的事,扎到后来,树一看到白大褂或者玻璃瓶子就发抖。
然而留置针也不是万无一失的,像树这种什么都不懂还爱动的小宝,针头能在头上保留两天,就已经是奇迹了。
一场病生下来,小树浑身上下的针眼,没有一百也有八十。
(懵懂无知,头上顶着留置针的谢小树)
川崎病有六条主要临床症状,满足其中五条就可以确诊:
1、不明原因的发热,持续5天或更久;
2、双侧结膜充血;
3、口腔及咽部粘膜弥漫充血,唇发红及干裂,并呈杨梅舌;
4、发病初期手足硬肿和掌跖发红,以及恢复期指趾端出现膜状脱皮;
5、躯干部多形红斑,但无水疱及结痂;
6、颈淋巴结的非化脓性肿胀,其直径达1.5cm或更大。
如二维超声心动图或冠状动脉造影查出冠状动脉瘤或扩张,则四条主要症状阳性即可确诊。
住院期间,我在网上查阅了大量资料,我想知道是什么引起小树得了这种怪病。
资料显示,川崎病是因为自身免疫系统出了问题而导致的。
所以我猜测,小树很可能是因为感冒刚好就去接种了疫苗,从而导致免疫系统发生紊乱,引发了川崎病。
所以各位家长请牢牢记住,孩子要在绝对健康的情况下才能注射疫苗,任何不适,哪怕拉肚子,都不允许注射。
宁等三月,不抢一天,疫苗并非到点必打,只要上学前全部补齐就行。
既然川崎病是一种与免疫力有关的疾病,那么任何抗生素和中药制剂对它都不起作用。唯一能治川崎病的特效药就是——丙种球蛋白。
这种由健康人群血清所提炼出来的白色粉末,饱含各种抗体,注射到体内后,能使受者很快建立免疫保护状态。
因此也就注定了它的价格不会便宜,小小的一瓶元。
小树当时长得格外敦实,根据体重来算,这小子的用量为三瓶。
然而,丙球蛋白的注射也是有很多讲究的。
开瓶后必须要在8小时内一次性注射完毕,不得分次使用。
只能在37.3度正常体温下注射,发烧时禁用或慎用。
一旦注射过丙球蛋白,半年之内不能打疫苗。
对婴幼儿来说,就连一分钟要注入多少滴,也有严格要求。
于是,问题来了……
小树当时的体温极不稳定,忽高忽低,这昂贵的神药才打三分之一,他就突然烧了起来,也不高,38度刚刚过。医生立刻把针拔了,让我们给树物理降温,严禁我们给他服用退烧药。
因为退烧药必须在体温高过38.5度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否则很容易造成宝宝体温过低。
我打来了温水,把树脱得精光,不停地用毛巾给他擦身,擦了半个多小时却一点用都没有。
我跑去找护士,求她让我给树吃点退烧药,一点点就好。
护士还是拒绝了,她从冰柜里取出一大俩小三个硬邦邦的冰块袋子给我,让我用这些给小树降温。
大的那个是拿热水袋装水冻成的,让我给树垫在头底下。
小的是用毫升葡萄糖注射袋装水冻的,让我给树俩胳肢窝里各夹一个。
我TM顿时惊呆了,忍了又忍,才没把冰袋扔护士脸上。
你是降温还是谋杀?能这样给五个月大的小宝降温吗?能吗?
护士说,能!
没办法,只能按照护士交代办。
请大家想象一下吧,即便是一个成年人,恐怕也受不了头枕冰袋,腋窝底下再夹一个的酷刑吧?
已经烧了好几天的小树,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冰袋一夹上去,他就开始浑身不停的抖,
不停地抖。
我紧紧的箍着他,一般拍他一边小声跟他说话,他没劲儿哭,就一直细声细气、不停地哼唧。
看着从出生起就捧在手心怕化了的心头肉遭这么大的罪,我真是心如刀绞却又无能为力,眼泪一串一串往下掉。
可我无论怎么努力,树的体温就是降不到37.3以下,虽然头手冰凉,但小肚子依旧热得发烫。
折腾了两个多小时,眼瞅着小树越来越难受,丙球蛋白也即将失效。
老子把大冰块往盆里一砸,用毛巾被把树一裹。
我跟老谢说:去TMD的冰块吧,麻辣隔壁的,再折腾下去,孩子烧没退去,人倒冻死了。
我说:我想了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为了咱儿子不受罪,我要冒险试一下。
我用厚被子把树紧紧裹起来,让他的体温迅速上升,二十来分钟,可算把他捂到了39度。
谢天谢地,终于能用退烧药了。一管泰诺林下肚后,树出了一身汗,体温降到37度。
我狂奔到护士站:护士,护士,孩子体温下来了,赶紧给我们把针打上吧!神药就是神药,块钱不是白花的。
第二天开始,小树日渐恢复正常,烧也退了,眼睛也不红了,奶也吃得多了,会笑会叫会发脾气了。
不久,医生通知我们出院,一家人欢天喜地提医院。
然而这并不代表树已经完全康复,B超显示,树的冠状动脉仍然处于异常状态。
而冠状动脉的恢复,至少需要1到2年的时间。所以,川崎病的后续治疗和定期复查更为重要,心脏能不能恢复正常,全看后期护理。
阿司匹林,这种常被老头老太太用来预防心脏病、脑血栓的常用药剂,将是小树出院后3至6个月内的主要用药。
它是川崎病康复期间的首选药物,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并且价格极其便宜。
虽然便宜,但并不好吃,尤其是研磨成粉以后,味道翻倍销魂。
树每次只能吃三分之一片的量,我们却要给他磨碎完整的一片。
因为这兔崽子只要一吃药,必定金蛇狂扭、极度反抗,次次都是吃半勺,洒半勺,顺带还吐两口。
这也不能怪他,因为婴儿的味觉要比成人要敏感得多,我们觉得不太苦的东西,会在他们的舌尖上放大无数倍。
需要提醒的是,有20%的患者会对阿司匹林过敏,出现皮疹、红斑、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症状。天涯上曾经有个帖子,孩子就是因为川崎病服用阿司匹林后发生过敏,却一直没引起注意也没有停药,最后导致孩子皮肤大面积脱皮,多个内脏器官受损。
还是那句话,一旦服用某种药物出现过敏反应,请立即停用,少吃一两次药是不会死的,可一旦药物过敏,那能不能活就不一定了。
川崎病病愈后,患儿的指甲周围和肛周会出现明显脱皮现象。
很长一段时间里,树手指上的倒刺,就跟野草一般,“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病愈后,小树开始脱皮的手)
除了每天服用阿司匹林外,医院复查心脏也是必须的。
出院后的第一个月、第三个月、第六个月,都要进行一次心脏彩超。
连续检查合格后,再在第3年和第5年行复查。
年2月,小树川崎病后的第七年,我们再次给他做了心脏彩超,结果令人欣慰。
虽然医生告诉我们不用再来了,但我们还是决定每过5年,都对他进行一次心脏复查。
因为很多儿时患过并痊愈后的川崎病患者,在进入成年后,还是出现了心脏方面的疾病,不能说其中没有一点关系。
所以说川崎病是一场持久战,我们不必过于紧张,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茁壮成长中的小树,摄于7岁。)
对于那些已经生成了冠状动脉瘤的孩子而言,这场持久战将会变得更加残酷无情。
只有如履薄冰的小心呵护,外加长期的药物不断,才能让生命之火继续燃烧。
下面这张图片来自“知乎”,你们可以深切的感受到,川崎病的后遗症有多可怕。
最后,愿所有得过川崎病的孩子,都能完全康复。
愿天我们的宝贝们,一生平安!
(原作者为知乎匿名用户,无法联系授权,侵删。)
——完——
下期预告:《爱在青春年少时》08、09
《0~3岁孩子的早期教育》幼儿篇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章结束知道去哪看历史文章吗?--我们已整理好,点击主页下方菜单--
▲降妖日记/小树的故事 ▲育儿分享/育儿心得
▲番外篇/爱在青春年少时
与天斗与地斗,与儿子斗其乐无穷。
有事没事来爆笑一下,放松精神和心情,
养孩子其实没你想的那么难!
点击更多精彩在后面
只要活着,就一定会遇上好事。
水沉木赞赏
人赞赏
北京去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治白癜风哪里最好- 上一篇文章: 进口药被中国当疫苗用了8年,孩子健康谁来
- 下一篇文章: 这种药让关节炎不再疼痛但使用不当可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