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药被中国当疫苗用了8年,孩子健康谁来

时间:2018-12-6来源:疾病原因 作者:佚名 点击:

最近,中国之声《新闻纵横》、《中国经营报》和央视先后报道关于“兰菌净”作为一种药品,却当做疫苗在国内使用8年的新闻,多家媒体持续和报导,引起了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和疾控中心,广大民众特别是家长们的高度,不少家长对此你比较担忧。今天上午,西祠站方领导跟我联系,请我谈谈对其中的看法。

其实,作为一个行内人,有些实质性的东西知道一点,但身在体制中,不太好说。说来说去,出现“兰菌净”这样的问题,关键是体制的问题,大环境的问题。好多人问我,“兰菌净”既然是一种药物,为何被选进了疫苗注射体系?这种药品的疗效和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到底如何?那些曾经许许多多被注射了该药物的孩子们,卫生主管部门该怎么处理?诸如这些问题,个人还真的不太好回答。

兰菌净又叫”细菌溶解物“,适用于鼻炎、鼻咽炎、鼻窦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一直被国家食药监总局列为药品管理,但却在全国多个省市的预防接种部门里作为二类疫苗向家长推荐使用。网上传闻,兰菌净是在原国家药监局局长郑筱萸执政期间非常规巨量审批的“遗产”之一,后来由重庆煜澍丰医药有限公司的杨杰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得全国独家代理权。再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了中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成为“二类疫苗”,作为一种“治疗性疫苗”在国内生产和使用。据悉,江苏省疾控中心的采购量较大,每月约用数万支,这里面是否存在着商业贿赂等深层次的问题,我们不得而知,也不去妄加评论。从上到下,既有体制的问题,还有可能就是一个灰色利益链驱动的问题吧!

现在问题的焦点是,江苏出现了几例接种过兰菌净的儿童患上了川崎病。其实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与患儿自身免疫失调有关。个人认为,这与是否接种过兰菌净可能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但毕竟是用一种治疗性的药物来代替疫苗,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肯定是不适宜的,而且目前还出现了一些“巧合”或者值得“怀疑”的现象,我完全能够理解接种过该药物的儿童家长们的担忧和恐惧。我相信,各级以计生委和药监局为主的有权部门,肯定会对此事作出必要的、科学的调查,给社会和公众一个公正的、合理的答案。

有接种过兰菌净的儿童家长咨询我,孩子会不会有影响?我就打比方说,前一段时间吵得很热的“问题草莓”,其实也是我国的食品卫生标准的问题。在这个方面,在多元的利益博弈格局下,“国标”或宽或严早已超越了科学判断的立场,而变成各方势力施加影响之后的妥协产物,我国制订的草莓药物残留标准与欧盟相差太远,我们的最低标准比人家的最高标准还要高出很多。吃这样的草莓是否有损健康,是一个日积月累的问题,不是吃一次两次就能出问题的,也不是现在就能出现什么不良后果的,有的要很多年以后才会出现,也可能就不会出现,因为咱中国人的抵抗力实在是“太强”了。就像前年的“镉胶囊”事件一样,执行标准与中毒标准还是有很大距离的,极少数人出现不适,应该是个体差异和日积月累的结果,这是玩笑话,不适太恰当哦。在此,只是宽慰那些孩子家长们的。

上午,我在回答西祠一位领导的咨询后,我就说,我儿子小时候只接种过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因为疫苗在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保障人体健康的同时,难免跟药物一样,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这有时并不是疫苗质量的问题,也不一定是接种程序和操作的问题,有时不能排除是受接种儿童自身体质和免疫性的问题。经常会有很多朋友咨询我说,某某疫苗需不需要接种,我总是很难回答,其实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才是最重要的。当然了,在某些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地区和季节,接种相应的一些疫苗,还是很有必要的。这就是两害相较取其轻的道理吧!

个人认为,我们对“兰菌净事件”既要去,也不要过分的去热炒。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会对此事有个系统的、规范的调查研究,并作出合适的处理意见的。已经接种过兰菌净的儿童家长也不必过分担忧,多注意孩子有没有异常的表现,多此事的进展,视情况而定吧!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
白癜风好治吗


转载注明  http://www.hywxzx.com/jbyy/7454.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川崎病_川崎病常识_川崎病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