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持续发热,妈妈应警惕川崎病

时间:2016-12-19来源:治疗方法 作者:佚名 点击:

现如今患川崎病的宝宝不在少数,可是好多家长都对川崎病一无所知,因此耽误了治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川崎病。

川崎病又称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年日本川崎富作医师首先报道,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疾病。其特征为广泛的中、小血管炎症,以心血管系统损害最为严重。约15%-25%未经治疗的川崎病患儿可能出现冠状动脉瘤或冠状动脉扩张。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川崎病发病年龄5岁以下者占87.4%,男女发病比例为1.83:1。截至目前,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流行病学资料提示某些细菌、病毒感染为其病因,但均未能证实。

宝宝得了川崎病,会有哪些症状呢?下面的一张图片,让你快速了解川崎病的表现。

川崎病的关键症状:高热不退(连续发热超过五天);

其他症状还有:

结膜充血:双眼结膜充血变红,但无分泌物;

淋巴腺炎:头部单侧或双侧淋巴结肿大,至少有一个淋巴结直径超过1.5公分;

四肢的变化:手掌或脚掌红、肿、变硬,有痛感;

皮疹:身体和四肢出现不同形态的红肿皮疹;

口腔变化:口腔黏膜异状,如草莓舌或嘴唇干燥红裂。

宝妈们要注意,宝宝发热5天以上,伴上述5项症状中4项者,即可诊断为川崎病。若持续不明原因的发烧,并伴随上述2至3项症状,也要考虑川崎病的可能。

如果宝宝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入院治疗。常规的治疗方法是规律口服阿司匹林,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以及使用糖皮质激素。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阿司匹林对血小板有抑制作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服用过程中,如发现宝宝出现皮下异常出血点、鼻出血、牙龈出血、大便带血等,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告知医生或药师。另外,应用过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的患儿在9个月内不宜进行麻疹、风疹、腮腺炎等疫苗的预防接种。

最后,还要提醒妈妈们,宝宝治愈出院后,遵医嘱按时复查更重要。无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在出院后的第1、3、6个月及1-2年均需要进行身体全面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

如果宝宝真的得了川崎病,妈妈们也不要担心,因为经过及时、系统的治疗,细心的护理,定期复查,多数宝宝预后良好。

每个宝宝都是降临人间的天使,希望他们都能健康快乐的长大!

(参赛稿由黑龙江省—医院—都赛飞团队提供)

本科普文章由“互联网+合理用药实践技能大赛”团队提供,本大赛所有团医院的药师与医生组成。

免责声明

本次互联网+合理用药实践技能大赛发布平台所发布的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于已经授权本发布平台使用的文章,如需转载使用,须取得版权所有人同意。如果相关文字、图片等材料牵涉到第三方版权,请与原作者联系及追索,同时也请联系我们(-),经核实后将在第一时间配合原著作方删除相关内容或资料。









































引发白癜风原因有哪些
白癜风怎么治疗


转载注明  http://www.hywxzx.com/zlff/2640.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川崎病_川崎病常识_川崎病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