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的冠脉测量您使用Z值了吗

时间:2019-12-28来源:饮食保健 作者:佚名 点击:

10月底,珠海,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如期举行。

赵格格也赶去灵灵市面。毕竟每个人15-20分钟的发言不能讲解太多东西,但用来了解最新进展,那是足够了。

虽然有众多分会场,但有些会场却依然是火爆的。

比如--心血管分会场的川崎专场。

会场内挤满了人,赵格格无奈只能在门外研究人后脑勺了。

虽然川崎是常见病,但有时候却也是诊断难点。而超声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发表了川崎病的相关指南,

年又发表了欧洲共识,对川崎病的诊治进行了解读。

其间都提到了超声测量冠脉应该使用Z值。

一、什么是Z值呢?

传统方法是根据冠状动脉内径的实际测量值来评价冠状动脉扩张的程度,往往采用年龄段作为参考值。这一定量方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避免患者身高、体重及体表面积增加对冠状动脉内径的影响,临床上应用体表面积标准化的Z值(Zscore)界定川崎病冠状动脉内径的变化。

Z值的主要意义在于评价个体位于正常人群的位置。Z值0或Z值2,表示包含样本中50.0%或2.28%的个体;Z值+2或Z值-2,表示已超出95%可信区间,临床上定义为“异常”。

图示:左前降支Z值正常范围,左回旋支Z值异常

二、冠脉Z值发展史:

年AHA就提出用冠脉内径所得到的Z值来判断冠脉病变。

年中国《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处理建议》提出Z值≥2.0则判断为异常。

AHA发布的指南则更加准确的界定了KD冠脉分级标准。

三、冠状动脉分级的标准:

计算Z值推荐使用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小程序,在文末点击原文链接。

冠状无扩张:Z值2

冠脉扩张:2≤Z2.5

小型冠状动脉瘤:2.5≤Z5

中型冠状动脉瘤:5≤Z10且动脉瘤内径8mm

大的或巨大冠状动脉瘤:Z≥10且动脉瘤内径≥8mm

四、争议与解决方法:

不过,目前对于使用Z值大家没有太多争议,但使用哪一种Z值也就是哪一种回归方程式有所争议。因为很明显,冠脉病变存在一定的地域及人种差异。但目前并没有一个研究有足够大的样本量,还缺乏多中心大数据统计。

目前国内部分单位采用日本的数据。基于日本儿童的体表面积及冠脉大数据产生,适用于亚洲人群。

我国学者也在积极研究适用于中国儿童冠状动脉Z值评价标准,包括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儿童医学中心、医院、医院等均建立了各自的正常参考值。

五、版AHA指南的其他亮点:

版《指南》中不再强调冠状动脉回声增强以及冠状动脉管腔不规则在诊断川崎病中的作用,可能考虑到与这些声像图表现受主观判断影响有关。

川崎病可能导致心包、心肌、冠脉包括瓣膜的炎症,23%至27%的患者早期可能发生二尖瓣反流,10%患者急性期主动脉根部扩张,因此,超声尚需对心室形态及功能、主动脉根部内径、心包积液及瓣膜反流情况进行评估。

并非所有的冠状动脉瘤病因为川崎病所引起。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1、McCrindleBW,RowleyAH,NewburgerJW,etal.Diagnosis,Treatment,andLong-TermManagementofKawasakiDisease:AScientificStatementforHealthProfessionalsFromtheAmericanHeartAssociation[J].Circulation,,(17):e-e.

2、王雷,夏焙.超声心动图在川崎病诊断、治疗及长期随访中的应用进展——年AHA指南的解读[J/CD].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16(3):-.

3、《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会议交流

相关链接:川崎病冠脉扫查技巧--附赠不全哄娃手册

计算Z值点击原文链接!需输入患儿的身高体重、冠脉内径。

赵格格









































白癜风有哪些危害
白癜风治疗经验


转载注明  http://www.hywxzx.com/ysbj/8211.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川崎病_川崎病常识_川崎病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