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黑板不规范交接班后果真的很严重

时间:2019-4-21来源:饮食保健 作者:佚名 点击:

医院订阅哦

交接班制度是十四项护理核心制度之一,贯穿护理工作全过程,体现了护理工作的阶段性、连续性,是保证患者安全的一道屏障。

临床工作中,因交接班流于形式或想当然造成的不良事件屡有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对患者不安全的、增加痛苦和负担的事件;护士不希望发生的、未预计到的事件;可能引发生纠纷,造成事故的事件。岳淑玲、张卫红、张晓松等人在《护理不良事件高发的时间分析及对策》一文中指出交接班是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高危时间段。下面罗列一些工作中的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警示。

案例一

漏输液体,未交班致工作被动

白班护士新收一名住院病人,扎上第一瓶液体后,把更换液体的事情交待给实习护士。交接班时白班护士家中突然有事,未和夜班护士交接便匆忙离开病区。夜班护士看到治疗桌上有一瓶新病人的液体,巡视病房却时发现该病人并未输液,遂打电话进行询问。白班告诉她液体是实习同学在更换的,她并不知道该患者已经拔针,她看到桌上的液体时也在纳闷,然而念头也仅在她脑海中一闪而过,因忙于其它事情,并未进行核实。夜班护士又询问实习护士,实习护士说病人说液体完了,她就给拔了针,不知道桌上还有液体。了解事情经过后,夜班护士向病人做了解释并诚恳道歉,病人同意再行穿刺,考虑到该瓶液体配置过久,夜班护士重新配了一瓶进行点滴。第二天,病人将此事反映给护士长。

原因分析:

1白班护士把工作交给实习护士后不管不问,未严格执行放手不放眼的带教制度。

2实习护士缺乏经验,对病人的话不加辨别。

3交接班时白班护士未按要求和夜班护士共同巡视病房,未将工作交接清楚,违反了交接班制度。在以上三点的综合作用下,漏输液体水到渠成。该事件造成病人二次穿刺,给病人带来轻微伤害,使病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降低,为纠纷埋下了隐患。所幸夜班护士观察细致并实施了补救措施,将不良事件终止。临床上有经验的护士在输液结束拔针之前,通常会查对一下输液观察卡,评估一下患者的现状后再拔针。该事件也提醒我们,工作中简化工作流程,不发生事故是侥幸,发生了则是必然。

案例二

接班不清,引发纠纷

川崎病患儿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因住院药房无药,家人从门诊购买28瓶交给值班护士,交接时家人指出患儿需要用27瓶,多一瓶暂存护士站冰箱内。当班护士和家人清点后标记上患儿姓名,放入冰箱,双方对此均无异议。3天后患儿家人索要暂存的药,当班护士告知药已经用完。患儿家人说:“一天用9瓶,3天共用27瓶,我们送的时候就说多一瓶,你们不会是多用了吧?”当班护士找出输液巡视大卡、药瓶,当着病人的面一一清点,中间并无差错。“今天没错,不代表其它两天没有错,不然怎么就没有药了呢。如果今天没有个说法,我要投诉你们。”当班护士迅速将此事汇报护士长。护士长立即进行了追问,最后得知问题出在第一天交接班时,接班者只查看了冰箱内有药,并未进行清点。最后该护士出钱购卖了一瓶药还给患者,事情才算平息。

原因分析:

对于自备及贵重药品,医院及科室都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制度要求:对于贵重药品,一定要当面交接清楚,做好标记,班班交接。该事件中,接班护士置规章制度不顾,未进行查对是造成纠纷的原因。

案例三

交接班未当面查看,液体外渗,责任不清

小王接班时,护士小米告诉她,患儿病情稳定,大小便正常,腋窝的留置针是她新扎的,穿刺过程顺利,半小时前患儿哭闹,吃过奶后睡着了。小王想泵速为1.5毫升/小时,加上小米将患儿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便未认真查看。接班1小时后,患儿再次哭闹、拒奶,她解开包被后发现留置针发生外渗致患儿肩部以下,肘部以上皮肤肿胀、发亮,予以拔出。事后分析讨论时,小米说不是她的责任,小王认为患儿哭闹时也许外渗已经发生,后悔自己接班时未认真查看。

原因分析:

该事件中,接班护士马虎大意、轻信她人,未认真进行查看应负主要责任。对于新生儿来说,如无异常情况,通常吃饱奶后即便不睡,也会较安静。如果孩子拒食,烦躁哭闹,需要进行全面评估。应检查是否是大小便引发不舒适,或输液外渗造成患儿疼痛,或是病情发生了变化,而不是凭感觉想当然。护士工作中,护士一定不要人云亦云,凡事要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将患者的安全视为第一要务。

案例四

交接班,习惯性思维险酿祸

周二,监护室两组护士上班,消毒班将正在使用中的暧箱更换为备用暧箱,插上电源后忘记打开开关,下班时未检查也未和白班进行交接。白班护士更换尿布时发现患儿手脚冰凉,皮肤发花,经多方寻找原因,发现暖箱电源开关没有开。遂迅速把患儿置于辐射台上保暖,重新设置箱温,所幸,患儿未发生其它并发症。

原因分析:

该事件的发生在于两班护士未进行交接,也和白班护士的习惯性思维有关。白班护士认为她的职责是观察病情和进行治疗,至于暖箱并不是她的工作,再说消毒班没有交待,她也没有必要进行干预。如果不是换尿布时发现,后果将不堪设想。该事件提醒我们,护理工作虽说各有分工,但大家是一个整体,需要相互督促,密切配合。

案例五

护理事件中断,未交班引发配药错误

早上交班时,工人师傅将配制好的肝素封管液送到了病房,小丽接过来正欲做标记,突然“呀”了一声:“液体上贴了标签,说明是配过了,可两个加药口却完好无缺,这药怎么加进去的?”“这一看就是没有加药。”几个人异口同声地说。护士长查看后也认为没有加药,遂将该事件上报。后经调查还原了事件的经过。当日配药护士正在加药,同事喊她接电话,她将未加药的液体放下。几分钟后另一名护士过来帮忙,以为加过药了,就顺手放在配好的液体上。打包护士以为她们已核对过了,便直接包装。

原因分析:

配药护士因接电话中断配药,且未与其它人进行交接。打包护士以为已核对过了,便直接包装。工人师傅只负责送药,也没有对液体时行查对。经过几道管卡,该药堂而皇之到了科室。该事件提醒我们,工作中,因故中断进行中的操作,一定要对接班人告知,如来不及告知,完事后一定要进行确认。否则有可能引发不良事件。

案例六

交接班衔接不到位,抽血错误

病人定于次晨做糖耐量实验,小夜班护士因工作忙碌忘记核对化验单及提前备口服葡萄糖。大夜班护士发现化验单,因缺乏经验,也未请教其他人,凭经验自行将剩余时间段的静脉血抽完后发现未给病人服葡萄糖,导致抽取的血液浪费。因未检查成功,病人不满,经多次沟通,才取得家属理解。

原因分析:

事件发生的原因在于小夜班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未及时完成本班工作,也未提醒同事。大夜班护士缺乏工作经验,对于自己不清楚的化验项目不询问,不求助,凭经验盲目行事。

案例七

交接班疏忽,漏抽血

30、31床两名患者同时入院,医嘱均开急查凝血四项。早班护士通知责班护士抽血,责班护士送血时发现30床血凝标本凝血,经与医生协商,同意次晨和其他血标本一起抽。早班护士取回化验单,但未发现医生将30床患者信息写成了31床病人信息这一错误,因采血管不够,未给小夜班准备。小夜护士接班,两班未就此事进行交接,核对化验单也未发现错误。大夜护士晨起采血因无采血管,未进行抽血。化验室收标本时发现31床有化验单无标本,将此事反映给护士长。经核对发现错误,护士向病人解释后,病人谅解,再次采血后送检。

原因分析:

早班护士工作中有漏洞,交班时也未向小夜班护士交清自己班上的具体情况。小夜班护士工作中责任心不强,警惕性不高,没有及时发现上一班错误。大夜班护士只管自己份内工作,发现问题不思考,不询问。各班护理人员对于病人的治疗情况不清楚,不交接,发现问题不过问,视交接班制度形同虚设,是引发事件的根本原因。该事件提示我们,护士工作是一个整体,各班在保证自己工作质量的情况下实现无缝衔接,方能保证护理安全。

案例八

执行医嘱不到位,交接班查对不规范,漏发药

病人医嘱开依那普利5毫克每日一次口服,早班转抄服药卡时遗漏。下午,治疗班和责班核对医嘱未发现该错误。次日,另一护士核对药物时发现,报告护士长。测量病人血压为/90mmHg,查阅护理单,病人晨起血压为/90mmHg,医生查看后认为病人血压变化不大,且患者未诉不适,可暂停一次,次日再按时发放。

原因分析:

早班护士工作发生遗漏,如果下班进行认真查对,也是可以避免的。然而,核对医嘱的两名护士同样粗心大意,致使问题拖延到次日才发现。双人查对,班班查对的目的就是为了查漏补缺。工作中将规定置之脑后,必将使偶然事件发展为必然事件。该事件提醒我们,护理工作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一招不慎,全盘皆输,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个小小的疏忽就会使护理工作陷入被动。无论规章制度定的多完美,不扎扎实实落实等同于零。眼看不一定是真,耳听不一定为实,护理工作一定要有评判性思维,对事情的发展有预见性。把小事做好,把小事做细,是减少和杜绝差错事故的前提,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为实现患者安全目标,要求护士在工作中要养成慎独的作风,强化执行力,执行制度不打折扣。管理者也应加强监管,督促落实。双管齐下,保证工作安全。

知识链接

下面重新温习一下交接班制度:

一、病房护理人员实行三班轮流值班。值班人员应严格遵照医嘱和护士长安排,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

二、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提前15分钟进入科室,阅读交班报告及医嘱本。

三、在接班者未到之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

四、值班者必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项工作,遇有特殊情况,必须做详细交待,与接班者共同做好工作方可离去。必须写好交班报告及各项文字记录单,处理好用过的物品。白班为夜班做好用物准备,如消毒敷料、试管、标本瓶、注射器、常备器械、被服等,以便于夜班工作。

五、交班中如发现病情、治疗、器械、物品交待不清,应立即查问。接班时如发现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如因交班不清,发生差错事故或物品遗失,应由接班者负责。

六、交班报告应由主班护理人员书写,要求字迹整齐、清晰、简明扼要、有连贯性,运用医学术语,如进修护士或实习护士填写交班本时,带教护理人员或护士长要负责修改并签名。

七、晨会集体交班由护士长主持,全体人员应严肃认真地听取夜班交班报告。要求做到交班本上要写清、口头要讲清、患者床头要看清,如交待不清不得下班。

八、交班内容:1.患者总数,出入院、转科、转院、分娩、手术、死亡人数以及新入院、重危患者、抢救患者、大手术前后或有特殊检查处理,病情变化及思想情绪波动的患者均应详细交待。2.医嘱执行情况,重症护理记录,各种检查标本采集及各种处置完成情况,对尚未完成的工作,应向接班者交待清楚。3.查看昏迷、瘫痪等危重患者有无褥疮,基础护理完成情况,各种导管固定和通畅情况。4.常备、贵重、毒、麻、精神药品及抢救药品、器械、仪器的数量、技术状态等,交接班者均应签全名。5.交接班者共同巡视检查病房是否达到清洁、整齐、安静的要求及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作者:刘转巧

感谢作者来稿!

如需转载,请标注“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苯丁酸氮芥说明书
在线咨询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hywxzx.com/ysbj/7990.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川崎病_川崎病常识_川崎病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