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讲义三

时间:2019-2-10来源:饮食保健 作者:佚名 点击: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新生儿硬肿症)

一、病因:

1、体表面积大+散热快、

2、棕色脂肪减少(小儿主要产热为棕色脂肪)

二、临床表现:低体温+皮肤硬肿

1、皮肤肿胀顺序:小腿-大腿-下肢-臀部-面部-上肢-全身(由下至上、最先出现硬肿部位为血供较差的小腿)

记忆:小腿大腿都是下肢、臀面上肢都是全身

2、硬肿面积:

(1)头颈20双9上:头颈部为全身20%,双上肢为全身18%

(2)臀8下肢为26:臀部为全身8%,双下肢为全身26%

(3)胸腹背骶各14:胸腹部为全身14%,背部腰骶部为全身14%

3、分度

(1)硬肿面积:轻度:<20%、中度:20-50%、重度:>50%

(2)体温:轻度:≥35℃、中度:<35℃、重度:<30℃

四、治疗

1、最关键的治疗:复温、复温核心:补充足够的热量及液体

2、复温时间:病情越重复温越慢

(1)轻度、中度:复温时间为6-12小时

(2)重度:复温时间为12-24小时

3、补充能量:从小剂量50千卡给予初始量补充、逐渐增加

4、伴有心率减低可多巴胺治疗

遗传性疾病

总论

一、21-3体综合征(唐氏综合症、先天愚型不可治疗)、苯丙酮尿症特点均为智力低下(傻)

二、甲减也可引起智力低下、不遗传

三、甲减、苯丙酮尿酸症发现早可治疗、出生后取足跟血进行检查、为新生儿筛查

21-3体综合征(先天愚型、唐氏综合症)

一、病因:常染色体畸形突变、

二、染色体核型分型

遗传学:正常人类存在23对染色体、其中前22对为常染色体、第23对为性染色体、女性第23对为:XX型、男性为:XY型、本病与男女无关、该病为第21对染色体异常引起

1、正常人:46XX(XY)

2、标准型:最常见、占95%、

(1)第21对染色体上XX多一条染色体变为XXX、

(2)核型:47XX(XY)+21、

3、易位型:占5%、

注:染色体分组:1-3对为A组、4-5对为B组、6-12对为C组、13-15队D组、16-18对E组、19-20对F组、21-22对G组、

(1)D/G易位为:

①第14对染色体缺失一条染色体、缺失的染色体易位在21对染色体上、染色体总数不变、②核型:46XX(XY)-14,+t(14q21q)

③机制:常见于母体为平衡异位染色体携带:染色缺失、但未出现基因片段的改变、典型特点核型为:45XX-14,+t(14q21q)只是位置突变,无基因片段的改变

注:14断臂接到21上、总数不变

(2)G/G易位为:

①第21对中一条染色体部分缺失、缺失部分易位在另一条染色体上、

②核型:46XX(XY)-21,+t(21q21q)

注:21左臂接到右臂上、出现畸形、总数不变

三、风险率:第一胎为21-3体综合征第二胎风险率

1、标准型第二胎再发的风险为:1%、

2、D/G易位

(1)母体D/G易位再发风险为:10%

(2)父亲D/G易位再发风险为:4%

记忆:实(10%)木(母)家具、复(父)式(4%)房子

3、G/G易位第二胎为:%、无论父母

四、临床表现:

1、最突出、最重要、最核心的为:智能低下(傻)

2、典型表现:通贯掌(掌横纹由左至右)、通贯掌+傻=21-3综合征

3、各种先天性心脏病(21对染色体作用为心血管系统的发育)、先心病+傻=21-3体综合征

4、皮肤:皮肤细腻+傻=21-3体综合征

注:甲减皮肤粗糙

5、特殊面容:鼻梁低平、眼距宽、眼睛小

五、实验室检查

1、确诊:染色体核型、

2、筛查:新生儿不筛查、孕中期唐氏筛查:AFP甲胎蛋白、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E3孕中期雌三醇

注:21-3体综合征只能预防不能够治疗、孕中期查绒毛膜促性性激素等可以预防(新生儿筛查中不包括该病)

六、治疗:无解、无法治疗

苯丙酮尿症(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

生理学:食物中可摄取苯丙氨酸,为必须氨基酸、肝脏内存在苯丙氨酸羟化酶可将苯丙氨酸转换为酪氨酸、经过酪氨酸羟化酶催化作用可转化为黑色素,典型苯丙酮尿症患者为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导致酪氨酸减少、进一步导致黑色素减少、出现毛发变黄、皮肤变白、血液中苯丙氨酸浓度升高通过旁路代谢途径转化为苯乙酸、苯乙酸通过尿液排具有鼠尿臭味,可透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导致智力低下

一、分型:典型与非典型

1、典型苯丙酮尿症:

(1)缺少:体内缺少苯丙氨酸羟化酶、

(2)临床表现:

①发病时间:生后3-6个月发病、

②突出表现:智能低下(傻)(苯乙酸可透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引起智能低下)、毛发变黄、皮肤变白

(3)特征性表现:鼠尿臭味

2、非典型苯丙酮尿症:

(1)缺少:四氢生物蝶呤(苯丙氨酸羟化酶的辅酶)

(2)其与临床表现与典型相同

二、实验室检查:

1、确诊:血中苯丙氨酸浓度(金标准)、尿液有机酸分析(银标准)

2、筛查:

(1)新生儿筛查(<28天):细菌生长抑制试验(Guthrie试验)

(2)年长儿筛查(>28天):尿三氯化铁试验

(3)非典型的筛查:尿蝶呤分析

注:新生儿做筛查只有苯丙酮尿症与甲减、21-3不做筛查、无法治疗

记忆:新(新生儿)股(Guthrie试验)三(尿三氯化铁试验)年(年长儿)如飞(非典型)碟(尿蝶呤分析)

三、治疗:低苯丙氨酸饮食、

注:不摄入苯丙氨酸不可、苯丙氨酸为必须氨基酸

风湿免疫性疾病(绪论:1分、风湿热:2分、川崎病:1分)

总论

一、免疫系统作用:识别自身、排除异己

二、分类

1、特异性免疫系统:

(1)T细胞免疫:

①40周可出现特异性免疫应答

②分泌:

A、白介素4(IL-4)三岁时到达成人水平

B、γ干扰素(γ-IVF)天(最新标准)到达成人水平、老标准:3岁

③免疫分化场所:胸腺、出生X线可见胸腺投影(前上纵膈)、3-4岁X线消失、青春期开始萎缩

(2)B细胞免疫:

①免疫分化成熟的场所为:骨髓、淋巴结(10周开始发育)

②B细胞最具功能意义为:各种免疫球蛋白Ig、出生后5-6个月后消失

A、IgG:唯一可通过胎盘屏障的免疫球蛋白,

B、IgA:发育最晚、升高提示宫内感染,

注:IgA存在亚系SIgA(分泌型IgA)作用为抗感染,母乳中大量存在

C、IgM:出现最早、胎儿期可出现,升高提示宫内感染

D、IgE:参与I型变态反应

E、IgD:含量少

2、非特异性免疫系统:

(1)新生儿各种吞噬功能低下

(2)新生儿补体水平相当于成人60%、3-6个月达到成人水平

风湿热(关节炎+心脏炎症)

一、发病机制

1、致病菌: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注:急性肾小球肾炎、猩红热均为同一种致病菌

2、免疫学:

(1)感染后产生抗体导致心脏、脑发生II型变态反应、

(2)沉积在关节、心脏与脑导致III型变态反应

二、临床表现

1、主要表现:(1)舞蹈病:兴奋可加剧、越兴奋越加重、(2)环形红斑:系统性红斑狼疮为蝶形红斑、(3)心脏炎、(4)关节炎、(5)皮下小结:多发生于肘关节、膝关节伸直面、

记忆:五(舞蹈病)环(环形红斑)星(心脏炎)光(关节炎)下(皮下小结)

2、次要表现:(1)血沉增高、(2)C-反应蛋白阳性(CRP阳性)、(3)P-R间期延长、(4)发热、(5)关节痛

记忆:增(血沉增高)白(C-反应蛋白阳性)长(P-R间期延长)热(发热)痛(关节痛)

注:出现一个主要表现即可诊断、出现两个次要表现即可诊断

三、实验室检查

1、链球菌感染:

(1)抗链O增高、只能说明链球菌感染,不能说明有活动性

(2)抗透明质酸酶:比抗链O增高更为准确

2、活动期表现:血沉增快、CRP阳性、中性粒细胞增高均提示为活动性

3、心脏炎:可累积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包炎

(1)心肌炎:心脏扩大导致心音低顿、奔马律、心尖区可闻及轻度收缩期杂音

(2)心内膜炎:各种瓣膜、最易侵犯二尖瓣、感染6个月可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典型听诊特点:心尖部2/6收缩期杂音

(3)心包炎:心包摩擦音、颈静脉怒张、早期为纤维素性心包炎(积液少)、后期为渗出性心包炎(积液多)、累积心包说明病情危重、预后不良、S-T段弓背向下抬高

注:风湿的特点:舔过关节(大关节)、累积心脏、关节不畸形(类风湿导致畸形)、

四、治疗:

1、绝对卧床休息

(1)无心脏炎表现:休息2周、

(2)有心脏炎表现:休息4周、

(3)出现心衰(奔马律):休息8周

2、抗感染治疗: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首选抗生素:青霉素、80万U/日二次、持续使用两周

3、抗风湿治疗:

(1)有心脏炎首选:泼尼松(糖皮质激素)、8-12周、早期使用

(2)无心脏炎首选:阿司匹林(APC)、4-8周

记忆:有炎激素(泼尼松)23月(8-12周)、无炎匹林(阿司匹林)12月(4-8周)

4、预防:

(1)无心脏炎:长效青霉素、每月肌注一次长效青霉素:苄星青霉素、万U、至少5年、持续至25岁、过敏用红霉素

(2)有风湿性心脏病:终身青霉素预防

川崎病(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一、特点:全身血管炎症、特别好发于冠状动脉分支

二、临床表现:

1、发热+粘膜+淋巴结肿大+多形红斑

(1)发热:免疫系统疾病、抗生素治疗无效

(2)粘膜:球结膜充血(眼部粘膜)、口腔粘膜充血(草莓舌)、

(3)淋巴结:淋巴结肿大

(4)皮肤:皮肤红肿、脱皮、多形红斑

2、出现各种心脏炎的表现

3、长累积冠状动脉分支、常发生在发病后2-4周、晚期引起心梗、常见死亡原因:冠状动脉瘤破裂、

三、治疗

1、首选:阿司匹林(预防、口服)+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

2、糖皮质激素:慎用糖皮质激素、易出现冠状动脉瘤破裂

3、治疗后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观察冠脉改变

感染性疾病

麻疹

一、致病菌:病毒、麻疹病毒

二、临床特点:

1、前驱期:

(1)卡波力克斑(Koplik斑):口腔颊粘膜粗糙、充血、出疹

(2)斯廷森线(stimson线):下眼睑可见明显充血线、球结膜充血

2、出疹期:

(1)发热3-4天出疹、疹出热盛(出疹时、体温最高)、肺部有干湿罗音

(2)出疹顺序:耳后发际-面部-颈部-躯干-四肢(“?”型)

3、恢复期:留有色素沉着

记忆:水(水痘1天)仙(猩红热2天)花(天花3天)莫(麻疹4天)悲(斑疹5天)伤(伤寒6天)

三、并发症:

1、最常见并发肺炎、也是其主要死亡原因

2、缺乏维生素A: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A、毕脱斑

四、实验室检查:免疫荧光:查鼻咽分泌物、血尿病原体:麻疹病毒

五、治疗:

1、对症治疗:抗生素、补充维生素A

2、隔离:

(1)出疹前后5天均有传染性、需隔离、

(2)普通患儿隔离5天

(3)有肺炎隔离10天

(4)接触过麻疹患儿隔离:21天(具有潜伏期)

3、预防:

(1)主动免疫:麻疹疫苗、8个月时注射、预防最有效的方法

(2)被动免疫:接触患儿5天内注射免疫球蛋白、0.25ml/kg

风疹

一、致病菌:风疹病毒

二、临床表现

1、典型表现:出疹时间:发热第二天出疹、1天出齐

2、孕妇感染风疹病毒易出现胎儿畸形、需流产、

3、核心表现: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触痛、全身症状轻微

三、治疗:隔离、出疹后5天

幼儿急疹

一、致病菌:人类疱疹病毒6型

二、临床表现

1、热退疹出、(麻疹为热盛疹出)

2、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

注:出疹+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轻=风疹

出疹+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热退疹出=幼儿急疹

热盛疹出=麻疹

热退疹出=幼儿急疹

水痘

一、致病菌:带状疱疹病毒

二、临床表现

1、出疹时间:发热第二天出疹、

2、首发部位:从头面、躯干部开始、

3、典型表现:可见“斑疹”“丘疹”“水泡”“结痂”为典型表现,四世同堂

3、皮疹特点:向心性分布、奇痒无比、易并发:皮肤感染

三、治疗:隔离到全身结痂为止

猩红热(唯一细菌感染,其余均为病毒性疾病)

一、致病菌: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二、临床表现

1、全身皮肤弥漫性小丘疹、疹间无正常皮肤

2、触诊:有鸡皮感、砂纸感

3、口周苍白圈:口角周围发白、杨梅舌

4、帕氏线:腋窝、肘窝、腹股沟皱褶可见疹子特别密集为帕氏线

5、恢复期有大量脱皮、无色素沉着(鉴别麻疹:有色素沉着)

三、并发症:急性肾小球肾炎

四、治疗:青霉素

手足口病

一、致病菌:科萨其A组病毒16型、肠病毒71型

二、临床表现:

1、好发部位:手、足、口、臀

2、四不: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疤

三、治疗:对症治疗

总结

疹出热盛+卡波力克斑+斯廷森线=麻疹、最易并发肺炎

热退疹出+既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幼儿急疹(人类疱疹病毒6型)

出疹+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轻=风疹

四世同堂=水痘、最易皮肤感染、致病菌:带状疱疹病毒、最痒

鸡皮感+帕氏线+口周皮肤苍白圈=猩红热抗生素治疗、最易并发肾炎

手掌/脚掌/口部+不结痂不留疤=手足口病

中毒性菌痢(大便症状不明显、全身症状极其明显、短期内易出现严重的循环障碍)

一、好发人群:2-7岁体格健壮儿童、可由不洁饮食史

二、致病菌:福氏菌B群、为内毒素、可大量进入血液、引起严重的毒血症

记忆:毕福剑得菌痢

三、临床表现:

1、特点:夏秋季发病

2、短时间出现昏迷、惊厥:起病快、出现高热:大于40℃、

3、脑膜刺激征不明显

3、累及直肠、乙状结肠出现:里急后重(不典型)

四、实验室检查:大便培养、找福氏菌B群

五、治疗:

1、对症治疗:降温、止惊、抗休克

2、抗感染:硫酸阿米卡星、三代头孢

做题方法:

题目是否为发病是否为夏秋季、年龄2-7岁、有无突发高热或惊厥

夏秋季+2-7岁+突发高热、惊厥、休克=中毒性菌痢

夏秋季+2-7岁+突发高热、惊厥、休克+明显脑膜刺激征=乙型脑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为冬春季发病

结核病

一、致病菌:人型、牛型、最常见为人型

二、抗酸染色(+),CD4细胞免疫引起的IV型变态反应

三、最主要的组织学特点:干酪样肉芽肿(鉴别克罗恩病、非干酪性肉芽肿)

四、结核最常见的感染途径:呼吸道感染

五、结核最主要的病理学特点:渗出、增值、坏死

六、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感染发展慢、结核感染4-8周后出现结核菌素阳性反应

1、PPD试验:

(1)0.1ml5单位的结核菌素、皮内注射在前臂掌侧中下1/3作6-10mm的皮丘、48-72小时观察结果,

(2)皮丘小于5mm为阴性、

(3)皮丘5-9mm为(+)轻度阳性、

(4)皮丘10-19mm为(++)中度阳性、

(5)皮丘≥20mm为(+++)强阳性、

(6)出现水肿、破溃、淋巴管炎为(++++)极强阳性

2、PPD的意义:

(1)阴性(小于5mm):①无感染、②迟发性:感染<4-8周可出现PPD阴性、③假阴性:A、重症肺结核:重症粟粒状肺结核、免疫力差、B、急性传染病:特别为麻疹、可使结核向粟粒状结核发展

(2)阳性:①接种卡介苗(出生时)、②既往感染过结核、③3岁以下幼儿、PPD阳性说明体内有活动性结核、④强阳性说明有活动性结核

原发性肺结核

一、特点:小儿肺结核中最常见的肺结核

二、主要炎症细胞:上皮样细胞与朗格汉斯巨细胞

三、肺结核的转归:

1、吸收好转:最好最常见、出现钙化(为半年以上、6-12个月)

2、进展期:产生空洞、形成干酪性肺炎

3、恶化:出现重型粟粒状肺结核、血行播散导致

四、临床表现:

1、结核中毒症状

2、小儿对结核杆菌高度敏感、高度敏感:疱疹性结膜炎(影响角膜)、皮肤结节性红斑、一过性关节炎、百日咳(压迫气管分叉)

五、实验室检查:

1、首选X线胸片:哑铃状双极影

2、确诊:痰找结合杆菌

六、治疗:

1、标准疗法:、主要用于无症状原发性肺结核、口服HR9-12个月

2、活动性:两阶段治疗、主要治疗活动性肺结核、粟粒状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

(1)强化期:3-4个药、3-4个月、

(2)巩固期:2个药HR、12-18个月

3、DOTS短程督导化疗:

(1)目前最重要的方案、快速杀死细胞内外的结核杆菌、3-4个药、

(2)有Z吡嗪酰胺疗程六个月:2+4=2HRZ/4HR、2HRZE/4HR

(3)无Z吡嗪酰胺疗程九个月

阳阳

赞赏

长按







































谁看好了白癜风
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注明  http://www.hywxzx.com/ysbj/7767.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川崎病_川崎病常识_川崎病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