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蚌埠家长注意了如果您的孩子有这
您的孩子班级站队是不是经常排在前三,比同龄孩子个头矮很多!一条裤子穿好几年!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家长们就得提防孩子是否存在患矮小症的风险了。
目前临床上一般用标准差法来判断身材矮小,即孩子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同种族正常儿童身高的两个标准差以下,就可诊断为矮小症。生活中,如果孩子长期低于同龄人半个头、一直坐在班级第一排,3岁以前,每年增高小于7厘米;3岁到青春期以前,每年增高小于5厘米;青春期以后,每年增高小于6厘米,则可怀疑为生长发育迟缓。
身材矮小将影响儿童成年后择业,就业以及婚姻,自信心受挫等导致身心健康的疾病。
全国矮小人联谊会的小样本统计结果显示,72%的矮小人只有初中及以下学历,68%的矮小人没有稳定和较体面的工作,几乎%的矮小人遭遇过就业歧视和不平等待遇,矮小人的成年婚恋率不足15%。在这些衡量人生幸福的重要指标上,矮小人都大大低于正常人。
根据抽样调查,我国儿童矮小症发病率约为3%。
但是,在这个高发病率的大环境下,很多家长却对于这个病症几乎完全不知。
来看看以下数据。
20%的家长经常过问孩子身高并进行检测和记录;
75%以上的家长无法提供目前孩子的准确身高;
80%以上的家长无法提供孩子一年前的身高;
97%的家长不知道孩子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60%的家长不知道孩子的体检结果或不当回事;
30%的家长在孩子生长迟缓时盲目乐观,固守“晚长”老观念;
65%的家长在孩子身高偏矮时,考虑使用增高保健品等,甚至盲目进补。
在儿科内分泌疾病诊治中,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情况:父母后悔自责,因延误治疗而耽误了孩子身高。家长在这方面知识匮乏,大量孩子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了升学、就业、择偶等方面的终身遗憾。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孩子的年龄越小,孩子生长的空间及潜力越大,对治疗的反应越敏感,促生长效果越好,矮身材的治疗费用跟孩子的体重成正比,孩子的体重越重,治疗费用就越高,4—12岁是矮小症治疗的黄金时间。
蚌医院生长发育专家介绍:
赵武,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蚌医一附院儿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第二届母源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儿科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儿科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儿童哮喘协助组副组长,安徽省围产医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儿童医疗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蚌埠医学院学报》和《安徽医药》编委。主要从事小儿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儿科危重症、新生儿疾病、川崎病、哮喘防治、儿童内分泌性疾病、矮小性、早熟、小儿糖尿病等。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SCI论文5篇,参编普通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儿科学》及《安徽省医学现状与进展-儿科学篇》专著。
门诊时间:周一全天
-儿科九楼
编辑:梅一丹
觉得不错,请点赞↓↓↓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三明男童出麻疹险被误诊为川崎病两者临床表
- 下一篇文章: 老树新花一再谈感染新标志物SAA的前世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