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儿童发烧用药宝典爸妈必读

时间:2016-12-21来源:饮食保健 作者:佚名 点击:

发热是许多疾病的初期症状,对于高热来诊的患儿,不分青红皂白就给予退热药是不可取的。儿童退热药物应如何选择?哪种药起效更快速,更安全?

急性鼻窦炎是最常见的高热性疾病。急性鼻窦炎的最初症状不一定是鼻塞和流鼻涕(一般在感染24h之后才会出现该症状),而是头痛、呕吐、高热,检查时会发现鼻窦部位有压痛,嗓子不一定有明显的红肿。在烧退后会出现咳嗽。鼻咽部集中了3组淋巴结,一般的细菌和病毒很难感染鼻窦。因此,能够感染鼻窦的病原菌,要么毒性强,要么数量多,这就决定了战斗的激烈程度,战斗越激烈,体温就越高。化脓性扁桃体炎大多是链球菌感染所致,扁桃体化脓,嗓子不一定疼,但是白细胞高,很容易诊断,这也是大家最熟悉的高热性疾病。疱疹性咽炎是由流感嗜血杆菌或者溶血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主要症状是咽痛和高热,白细胞一般很高,使用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好。一般每年春节前后会有小范围的流行。疱疹性咽峡炎也是常见的高热性疾病,是由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的急症,有一定的流行性。主要症状是咽峡部有疱疹、疼痛,吃东西困难,化验检查白细胞不高,没有特效药物,病程5~7d。柯萨奇病毒容易导致心脏损伤。幼儿急疹是幼儿急诊病毒感染导致的,多发于6~18个月的幼儿,突然高热,没有其他症状,一般体温会在39℃~40℃,退热后全身出现红色皮疹,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由EB病毒引起,全年均可病发。主要症状是高热、扁桃体肿大、化脓、颈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白细胞可能达到两三万,病情严重者可以造成肝脏和心脏不同程度的损伤。中毒性痢疾一般痢疾症状是肚子痛和腹泻。而中毒性痢疾的主要症状是高热,精神差,面色发灰、发黄。病情严重者24h内出现中毒性休克,白细胞会很高。一般多发于夏秋两季。随着卫生条件的好转,现在发病越来越少。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又叫川崎病,其病因不明,多见于婴幼儿期,病理改变为全身非特异性、自身免疫损害性中小血管炎。如果高热超过4天,没有明显咳嗽,但是眼睛红、口唇红、口唇干裂、身上出现皮疹,就要考虑是不是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该病是否合理治疗对孩子影响较大,所以对于怀疑该病者,医院找专科医生治疗。退热药的应用原则近3年内,就有不少媒体报道退热药引起儿童严重不良反应的案例,所以,医生务必要注意不滥用退热药物,且要掌握好应用退热药的原则。遵循这几个原则使用退热药有助于更好的保护急性发热的患儿。非高热不用退热药39℃是用药的临界点,38.5℃需考虑应用退热药,而对于中低热,以物理降温为主。注意用药间隔药物一般通过肝脏代谢,退热药应用间隔应>4h,每次用1种,换用另一种药物也需最少间隔4h。用量尽量少对儿童用药,多数需根据体重计算,不可超量使用,在起效的情况下,尽量用量少,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小婴儿尽量避免使用退热药对于<6个月的小婴儿,应尽量避免使用退热药,因为其肝脏解毒功能不完善,更易发生毒副作用,松开包被,温水擦身等物理降温一般有效。为了准确回答读者的问题,笔者又认真仔细阅读了年11月发表在《中国循证儿科杂志》的《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标准版)》,该指南在归纳研究了篇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推荐急性发热的退热处理措施如下:①≤3个月的婴幼儿发热,建议采用物理降温方法,不用退热剂;②>3个月的儿童常用退热剂为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体温≥38.5℃和(或)出现明显不适时,建议采用;③安乃近和尼美舒利因可致中性粒细胞数减少等,不推荐使用于儿童;④复方氨基比林没有被推荐使用;⑤反对使用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作为儿童退热剂。⑥中药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解热止痛药,但临床应用可起到清热解表作用,有助于机体抗感染和减轻患儿的症状。









































哪里能治疗白癜风
得了白癜风要怎么治


转载注明  http://www.hywxzx.com/ysbj/2878.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川崎病_川崎病常识_川崎病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