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救命药被偷换,江西省儿童医院护士

时间:2016-12-19来源:饮食保健 作者:佚名 点击:

近两日来,一则“医院女护士偷换小孩药物”的消息在互联网上不胫而走。4月15日,医院昨日发布声明称,已对涉事护士停职,要求其进行反醒,并停发所有工资福利待遇;个人作书面检查,全院通报批评。同时,医院将在全院范围内开展职业道德慎独教育,警醒全院干部职工以此为鉴。

网友称护士替换滴注药品 

网上消息显示,4月9日上午,受害者家属张霞的4岁儿子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川崎病。确诊后,医生介绍首选方案为大剂量注射丙种免疫球蛋白(简称“丙球”)及阿司匹林。

11日上午,当护士给小孩注射时,家属发现药品滴注速度较快,且滴注没有泡泡产生,与之前所滴药物的反应不同。经询问后得知,护士彭娜因丢了一瓶药怕被领导责骂,便用丙球空瓶灌注葡萄糖给小孩注射。

涉事护士已被停职

  15日,记者针对此事来到医院。“经调查,护士彭娜给患儿静滴丙种球蛋白,在输注过程中发现剩下药品的数量与医嘱总量不符,少了1瓶。”院方表示,因为是贵重药品,彭娜一时不知所措,害怕承担责任,便擅自用空针抽取20毫升5%葡萄糖注入放在治疗车上的丙球空瓶中。约5分钟后,家属质疑这瓶药有问题,她怕被家属责骂,当时未敢承认是葡萄糖。

  “由于家属强烈要求更换药物,彭娜才将此事报告护士长。护士长知晓事情经过后,立即要求彭娜到药房先借一瓶丙球进行补充输注,最终完成了患儿所需丙球治疗剂量。”院方称,事后,护士长带领彭娜向患儿及家属当面作出道歉,同时,每日安排医生查房诊治,密切观察患儿情况。截至目前,患儿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医院已派出专人护理,密切   “为做好当事患儿的健康评估及今后医疗、护理工作,医院组织了专家会诊,专家一致认为,此事没有对患儿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院方表示,该院已对涉事护士进行停职处理,并停发所有工资福利待遇,对其在全院进行通报批评。

  事发后,医院高度重视此事的处理,及时研究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决心以此为教训,医院管理,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护理工作制度流程,特别是要强化行业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改进医疗服务,坚决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这些细节你要知道

细节一:钟先生15日晚间告诉记者,经检查,文文动脉有扩张,心脏也有炎症,并担心会有后遗症。

细节二:钟先生表示:“一瓶丙球售价元左右,药房要求家属自取。”与10日自取药物不同,11日的药物是护士彭娜去药房领取的。彭娜表示,药会放在科室的冰箱保存。

11日上午,钟先生发现丙球瓶里没什么气泡,但当时没起疑心。下午1时-2时,钟先生的爱人发现不对劲,便问护士原因。“当时护士说这些药从冰箱取出来,没有气泡很正常。”

细节三:医院出具的《关于患儿钟**静滴丙种球蛋白情况的调查》显示,彭娜擅自用空针抽取20毫升5%葡萄糖注入放在治疗车上打完了的丙球空瓶中给患儿输注。

目前,这瓶药在钟先生手中,具体成分待查。

细节四:目前,医院已对涉事护士进行停职处理,东湖区公安分局墩子塘派出所也介入调查。不过,针对家属提出的多个疑点,院方认为有夸大渲染的成分,实际情况很简单。

这四大疑问,我们需要答案

1、不见的那瓶丙球究竟到底哪去了?

医院的院领导承认,11日应该给文文输入13瓶丙球,但护士彭娜在输第10瓶丙球时,发现只剩下2瓶未开封的丙球,等于有1瓶丙球不见了。彭娜没有及时上报并补充药物,而是动手用葡萄糖顶替丙球。

至15日晚,丢失的这1瓶丙球哪去了,医院仍没有查明。

2、将葡萄糖注入废弃药瓶会不会交叉感染?

钟先生说,因为目前尚未对那瓶药的成分进行检测,姑且相信院方是葡萄糖的说法。上述医院的院领导认为,注射葡萄糖相当于补液,对身体本身没有危害。

但钟先生认为,这些葡萄糖是彭娜抽取之后,再注入到已经用完的丙球空瓶中。丙球空瓶用完了,相当于就是废弃医疗器械。将葡萄糖注入废弃医疗器械,再给患者注射,会不会带来交叉感染?对此,医院未予以回复。

3、有10多年工作经验的护士为何会不知所措?

针对医院有关“彭娜护士一时不知所措,害怕承担责任,担心要自己赔偿,便擅自用空针抽取20毫升%%葡萄糖注入丙球空瓶中”的说法,钟先生也认为值得质疑。因为彭娜不是年轻护士,而是有10多年的工作经验。

而且一瓶丙球虽然价值约元,但并不值得护士冒着巨大风险去替换,“说严重一点,这不仅违反医德,而且可能酿成人命。”

不过,医院的院领导认为彭娜是一时糊涂。

4、到底是故意偷药还是不慎遗失?

钟先生的遭遇在网上发布后,引起许多人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好
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hywxzx.com/ysbj/2415.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川崎病_川崎病常识_川崎病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