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怎么办

时间:2016-11-27来源:饮食保健 作者:佚名 点击:

      

发热是儿科门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热宝宝的临床处理,是每一位儿科医生的基本功,同时,把发热处理相关知识普及给更多的家长,以便家长们更好地照顾宝宝。

          

1、体温的测定:

一般认为直肠测温是核心体温的参考标准,但是为检测方便,医院采用腋窝下测温法,已经被普遍接受(腋窝温度始终低于直肠温度,但两者绝对差值变异范围大,临床无标准转换法则)。

正常体温范围:≤38℃

直肠≈36.9——37.9℃(CoreTemperature);口腔≈36.6——37.6℃;腋下≈36.2——37.2℃

发热分级:(以腋温为例)低热(37.5℃——38℃)中热(38.1℃——39℃)高热(39.1℃——40℃)、超高热(41℃)。

2、发热的利弊:

潜在的益处:温度适当升高时,可能减缓一些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和复制速度,增强免疫功能。

潜在的危害:患儿感到不适,代谢率、氧消耗、二氧化碳产生增加,对心血管、呼吸系统要求增加,部分儿童有引发发热相关性惊厥的风险。

          

3、  临床最常用的退热药: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使用退热药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不适的症状(减轻家属担忧情绪)、减少不显性体液丢失(降低脱水风险)、镇痛作用等等。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如肝衰竭儿童避免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服用舍曲林、氟西汀类药物儿童避免使用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

临床上已有该药的长期安全追踪记录,建议>3月龄的患儿,可首选对乙酰氨基酚,剂量为10—15mg/kg(最大单次剂量为—mg),口服,Q4—6H(一般可降低1-2℃,30-60分钟起效,3-4小时达到峰值效应,持续时间约为4-6小时)。

布洛芬

大于6个月龄的患儿,可服用,剂量为5—10mg/kg(最大单次剂量为mg),口服,Q6H。(一般在可降低1-2℃,60分钟内起效,3-4小时达到高峰,持续时间为6-8小时。)

对于两者联合用药,国内外指南均指出是不必要的。但是在应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3-4小时后,如果温度仍然较高,且儿童不适症状没有得到改善,并且有退热的需要时,部分专家建议将对乙酰氨基酚换为布洛芬,或者将布洛芬换为对乙酰氨基酚,交替用药,笔者认为,这不失为一种合理的临床处置方式。

其他退热药

阿司匹林(仅适用于风湿热、川崎病,常规不使用);糖皮质激素类(不应作为普通退热药使用,因为对机体有害);阿司匹林赖氨酸盐、普奈生(均不推荐常规使用)

4、  体外降温

目前国内外相关指南均指出,体外降温(如温水擦浴)收益是短暂的,且容易引起患儿不适感。在需要足够快速和充分降温,单独退热药治疗后体温未能完全达到要求的患儿,可考虑增加体外降温方式作为辅助手段(一般建议温水擦拭,30℃左右)。

                    

了解宝宝不同时期发育的特点,进行科学系统的保健及儿童常见病的治疗,让宝宝成为养的好、育的好,体格、智能发育全都好的全能宝宝,请到我们儿童保健中心!

咨询

欢迎来电咨询!!!

地点:市妇幼二楼儿童保健中心(将军桥)









































北京治白癜风好医院
白癜风山东专科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hywxzx.com/ysbj/1917.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川崎病_川崎病常识_川崎病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