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曲医治,原来这样搞定川崎病!
三步曲医治,原来这样搞定川崎病!
7月22日,医院的儿科主任焦富勇教授在医生站上为大家讲授了《川崎病的诊治》,川崎病目前还没有诊断金标准,也无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查,临床主要靠临床症状、体征来确诊。那末,川崎病如何进行诊断和医治呢?
整理:bala
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川崎病诊断缺少金标准
川崎病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本身免疫性全身血管炎疾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未经有效医治者冠状动脉瘤发生率为15%—25%,多数动脉瘤于1—2年内消失,但可留有管壁增厚和功能异常,复发率是1%—2%。
年由Kawasaki首次报导,后以其名命之,常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其可累及中小血管,特别是冠状动脉,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病发的主要原因。全球均有病发,但以亚洲儿童多见,而且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多。
目前对于川崎病的诊断而言,缺少金标准,实验室也没有特异性的肯定标准,主要是以临床症状和体征来肯定。
川崎病诊断原则
川崎病诊断“三个5”:包括5岁以下,五天发热,五个表现(一个嘴唇红肿,二个红眼睛,三只手摸到的淋巴结,四肢末端红肿,五个皮肤疹)。
美国诊断标准中提出了对不明缘由的发热≥7天的小婴儿且有全身炎症表现者应常规做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若有冠状动脉病变者便可诊断为川崎病(KD)。
典型川崎病的诊断标准和分期:
发热5天以上+以下5项中的4项便可确诊:
四肢:掌跖红斑、肢端硬肿,指趾端脱皮
皮肤:多形性红斑
眼结膜:充血
唇及口腔:黏膜充血、唇皲裂、杨梅舌
颈淋巴瘤:肿大
不足4项,而有冠状动脉伤害者也可确诊。
川崎病可累及小中大动脉,特别是冠状动脉,可分为4期:
Ⅰ期:1—2周,大、中、小血管炎和血管周围炎有白细胞浸润和水肿,以T淋巴细胞为主;
Ⅱ期:2—4周,主要影响中动脉、弹力纤维及肌层断裂和坏死、血栓形成,产生动脉瘤;
Ⅲ期:4—7周,中动脉产生肉芽肿,冠脉部份或完全阻塞;
Ⅳ期:7周—数年,血管内膜增厚,出现瘢痕,阻塞的动脉可再通。
川崎病医治三步曲
1、控制血管炎症
1、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IVIG)1—2g/kg,8—12hr注完,病发10天内尽可能初期使用;
2、 肠溶阿司匹林:30—50mg/(kg?d),热退后3天逐减为3—5mg/(kg?d),延续6—8周,冠状动脉伤害者应延长医治。
3、 糖皮质激素:不宜单独使用,对IVIG无效者可斟酌加用。
2、临床用药:
1、IVIG:在川崎病急性期医治可减轻冠状动脉异常已被广泛证实。
2、阿司匹林:
1)剂量:亚洲人剂量偏少:30—50mg/(kg?d);
2)疗程:有一种观点认为退热后48—72h便可减量;也有观点认为使用14天后减量;
3)阿司匹林减量后使用时间:
1.无冠状动脉异常或急性期冠状动脉仅呈一过性扩大者,使用6—8周;
2.若并发小到中等CAA者,直到CAA消失;
3.若并发一个或多个巨大CAA或小到中等CAA但无冠状动脉闭塞者,应长时间阿司匹林,并同时服用华法林。
4.冠状动脉分支闭塞者:要长时间使用阿司匹林、华法林和钙通道阻滞剂,以减少心肌耗氧。
3、糖皮质激素
之前的观点认为使用强的松、地塞米松、甲基泼尼松龙运用会使血小板增高,新的观点认为对IVIG无反应,并延续高热,ESR(血沉)延续升高时要使用糖皮质激素。
甲基泼尼松龙:3—5mg/kg?d静滴,连续3天,继以口服泼尼松医治,逐步减量,疗程6周。如果使用甲基泼尼松龙3—5mg/kg?d无效,那末加大剂量30mg/kg?d冲击,连用3天,然后使用强的松0.5—1mg/kg?d,连用4周。乌司他丁和英利昔单抗也可用于川崎病,但是临床经验很少。
也可使用双密哒莫进行辅助医治,经IVIG及激素医治无效的患儿,可使用血浆置换(PE),PE能够清除体内过量的细胞因子,对耐IVIG患者的医治有效。但由于其本身有一定的风险性,一般不推荐该疗法。
如何观看该讲座?
在医生站App中,搜索该讲座标题,或在“讲座”-“视频”中,选择相应频道,找到该讲座。
北京中科医院坑中科医院- 上一篇文章: 川崎病,你知多少?(慎点)
- 下一篇文章: 疑似“麻疹”患者被确诊“川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