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乳腺癌化疗后并发症手足综合征

时间:2021-6-22来源:预防护理 作者:佚名 点击:

周末出门诊,患者张女士慌慌张张来到诊室,焦急的说:“医生,快看看我的手和脚,脱皮、红肿,现在脚疼的都快走不成路了,我的病是不是加重了。”张女医院·医院甲乳外科的一名新治患者,目前正处于乳腺癌辅助化疗阶段,查阅张女士的化疗方案,再看手足情况,属于化疗后一种常见并发症—手足综合征。本期,我们一起来了解乳腺癌化疗后的并发症—手足综合征。手足综合征的概念手足综合征(hand-footsyndrome,HFS)通常是由某些抗肿瘤药物诱导的一种皮肤毒性反应,虽很少带来生命危险,但在严重的情况下常导致患者无法正常从事日常活动,严重者需要减少化疗剂量或者中断化疗,从而影响治疗的效果。HFS的临床表现大多数病人在前期手掌和足底会出现感觉迟钝和刺痛,几天之内,手足掌面、趾面相继出现红斑、隆突,导致手足皲裂、肿胀、色素沉着,并逐渐发展为灼热感,甚至出现脱皮、溃疡及指甲脱落等。手部的症状常常较足部严重,有时只有手部出现上述症状。哪些药物容易导致HFS许多抗肿瘤药物与HFS有关,其中卡培他滨类药物的HFS发病率最高,有报道可高达68%,中重度发生率约20%。此外,多柔比星脂质体、阿糖胞苷临床上HFS的发生率分别为3.4%~50%、19%~80%。某些化疗组合(如AC方案,阿霉素+5-FU),HFS的发生率可达90%。另外一些分子靶向药物也能引起HFS,比如:来那替尼、拉帕替尼、吡咯替尼等药物。HFS发生的可能机制目前对于HFS的发生机制没有完全阐明,不同药物引起的HFS发病机制可能不同,其病理学特征在于不同程度的细胞点片状坏死、表皮和真皮交界处的炎症、轻度海绵状水肿、血管扩张和表皮与真皮部分分离。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其周围淋巴细胞浸润伴有血管舒张、水肿。理论上讲,凡是可引起手足部血管舒张的因素,如摩擦和创伤导致的局部皮肤温度升高,都有可能诱发和加重HFS。而手和脚部皮肤富含毛细血管网、易出汗、小汗腺高度分布,不同的化疗药物及代谢物可能通过汗液到达皮肤表面,使化疗药物浓度增高,也是发生HFS的重要基础。HFS的临床分级HFS的预防和治疗防治HFS的方法有很多,由于HFS为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轻中度可通过降低药物剂量、延期用药,重度HFS需要停药,但是药物剂量和周期的改变势必会影响到药物的疗效,所以临床上患者症状较轻微时常先采用其它辅助手段来缓解HFS的症状,从而达到继续当前抗肿瘤治疗方案并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针对HFS可能的发病机制和大量研究,其主要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点:01一般措施减少手足部摩擦创伤、避免汗液分泌,注意手足部保暖保湿,可以使用尿素软膏或凡士林软膏,避免冷热刺激及日光暴晒,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02口服维生素B6国内外均有文献报道卡培他滨化疗同时预防性给予口服大剂量维生素B6(mg/次,3次/日)治疗可降低HFS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然而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可以尝试。03口服维生素E

维生素E是皮肤中主要的脂溶性抗氧化剂,可防止脂质过氧化,对细胞膜具有稳定作用。相关文献报道口服维生素E(mg/d)可明显改善HFS的相关症状。

04COX-2抑制剂COX-2抑制剂是HFS治疗时的常见药物类型,已有研究发现该病的发病机理可能与COX-2的高表达密切相关。塞来昔布是选择性COX-2抑制剂,有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塞来昔布可有效预防HFS,且药物本身具有抗肿瘤作用。05地塞米松地塞米松已经被许多研究者用于预防HFS,地塞米松对HFS发生率影响的机制还不是很清楚,可能与减轻炎症性反应有关,文献报道全身应用或者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对化疗药物导致的HFS具有一定疗效。HFS是化疗期间常见的并发症,HFS的发生,其实是“痛并快乐着”。研究显示,出现HFS反应的患者5年生存率优于未出现HFS患者,这意味着早期出现HFS反应的患者,更应该继续当前的抗肿瘤治疗,在辅助治疗的保驾护航下,按时按疗程完成治疗,早日战胜病魔。文:转自甲乳相遇图:转自甲乳相遇编辑:宣传科李伟华审核:宣传科宫浩翔

部分图片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End▼

往期回顾

Reviewofpreviousperiods

●医院冬春季节疫情防控期就诊公告●国家卫健委表彰!改善医疗服务,我们一直在路上!

●医院?医院甲乳外科

●22岁扬州女孩一千公里坐飞机?来手术,一厘米切口解决腰腿痛

●新年贺辞!

●记录我们一起拼过的春夏秋冬

●医院成功实施3D打印双尺桡骨重建术

●Get市三院最全面的门诊预约就诊指南

●有“痔”之士千万别学“刁顺子”

市三院

转载注明  http://www.hywxzx.com/yfhl/10715.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川崎病_川崎病常识_川崎病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