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品涨价是受禁鲜令影响
乳品涨价是受“禁鲜令”影响?
牛奶市场经历了短暂的平静以后,在新年伊始又引发了人们的关注,而这次的焦点却一反去年的降价风潮——北京三元奶业1月1日宣布即日起涨价,每包250毫升的塑料装巴氏奶涨5分钱至1毛钱,触及销量每天达90万袋。虽然三元此次涨价只触及北京市场,但业内人士则表示,这是中国奶业多年来的首次涨价,很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一轮乳品涨价潮。而此前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被业内称为“禁鲜令”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和《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已在行业内引发了广泛争辩,本已堕入“禁鲜令”口水战的全国乳品行业目前又开始了关于乳品是不是涨价、哪些产品会涨价的争辩。那末,重庆本地牛奶企业会不会跟风而涨呢?
北京三元率先涨价
2005年刚开始,乳制品行业传出了使人震惊的消息,北京三元奶业在1月1日宣布从即日起涨价,每包250毫升的塑料装巴氏奶涨了5分钱至1角钱,触及销量每天达90万袋。三元方面对此的解释是近年来乳品行业的原料奶、包装材料、人工费用、运输费用等全部上调,而乳制品成品的市场价格却一直保持不变,乳品生产企业“不堪重负”,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只能选择上调价格。与此同时,光明乳业除家庭订奶保持1元至2元不变外,商场超市销售的奶制品中有10近期内也都要涨价,涨幅在3角左右,但具体涨价时间还未敲定。
虽然三元只针对本土市场,但消息1出,还是引发了全国乳品企业和众多媒体的关注。1月16日下午,通过google搜索引擎搜索发现,截至16日下午2时,已有包括中国、广州、新华等在内的40多家媒体报道北京三元牛奶涨价事件。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中国奶业多年来的首次涨价,具有象征意义,有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奶业涨价。
市场的打折声照旧
昨日下午,伊利团体重庆办事处一名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重庆市场上该产品的价格没有调剂,且暂时还未接到关于产品涨价的通知。
随即访问了几个超市,大部分超市的牛奶价格均未调剂。在新世纪超市,看到,“特价”、“让利优惠”的标白癜风能不能治好签在各大超市的乳品专区内依然随处可见,大部分奶产品的价签还是去年12月换上的,蒙牛、伊利、光明等品牌在内的超高温灭菌奶都有不同程度的优惠;天友等本地乳品企业生产的巴氏消毒奶也都保持原来的价格。当问及近早期白癜风治疗方法期是不是会涨价时,现场的销售人员表示,牛奶价格近期不大可能变动,但每一年乳制品销售旺季1到,厂家大都会减少促销力度。
但同时发现,在北京、广州等地市场上每袋已涨价0.3元的蒙牛500毫升利乐包纯牛奶在重庆市场上不见踪影。昨天上午,致电蒙牛团体重庆销售公司,该公司市场销售经理陈女士说,重庆市场一直没有蒙牛利乐包产品,因此目前已在部份城市涨价0.3元的蒙牛利乐包纯牛奶对重庆市场其实不存在涨价压力。至于会取消部份促销活动的传言,她表示目前并没有接到任何通知。
“禁鲜令”成涨价借口
2004年5月9日,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将于2005年10月1日正式实行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和《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同时与之配套出版的《食品标签国家标准实行指南》中规定,凡是加工食品就不存在“鲜”,鲜奶的标准术语应该是生鲜奶,即刚刚从奶牛身上挤下的奶。该标准也被业界简称为“禁鲜令”。
“禁鲜令”1出,立即在全国乳品行业中激起轩然大波(本报2004年12月3日28版曾以《明年十月禁售鲜奶》为题进行了报导)。去年12月26日,来自四川、上海、重庆、新疆等15个奶业协会和企业的负责人和消费者代表共60多人在成都再次召开闭门会议,会后,15个省市区奶业协会达成一致意见,公然宣称将联合抵制“禁鲜令”的实行,并质疑《指南》编写单位的法律地位。对于此次“乳品涨价”风波,有人认为是巴氏奶企业抵制“禁鲜令”的一种表现。
对此,重庆市农业局畜牧处奶业科李主任却提出相反意见,他指出,目前原料价格飞涨,加上巴氏消毒奶需要完善的物流运输系统,其运输成本远远超过常温奶的运输成本,因此今年以来燃料价格上涨对巴氏奶企业在本钱上造成了巨大压力。涨价是在产品价值和价格背后,企业采取的一种手段,与“禁鲜令”无关系。
- 上一篇文章: 习近平瀛台会客送比利时国王夫妇礼物图
- 下一篇文章: 争创工人先锋号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