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2点,医院

时间:2019-12-17来源:检查诊断 作者:佚名 点击:

凌晨2点,医院

前几天,在我的夜班上,凌晨两点多钟时,来了一家人,妈妈抱着高烧不退的婴儿。

“大夫,快救救我的孩子吧。”

我忙问:“孩子怎么了?”

“孩子已经发热一星期了,在我们社区诊所输液三天,一点也不见好转,而且还起了一身疹子,这是药物过敏吗?”孩子母亲焦急地讲述着孩子病情。

“每天发烧39℃,输液后白细胞还是特别高,C反应蛋白也很高,怎么回事?”父亲接着说。

我一边为孩子查体,一边说着宽慰家长的话。

通过仔细查体发现患儿不仅仅是身上有皮疹,而且眼睛巩膜充血,有淡淡的血丝,嘴唇发干,发红,卡介苗接种处周围明显红肿,手指末端发红,轻微硬肿。结合血象,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升高,我考虑孩子可能患的是川崎病。

收治入院,规范化治疗诊治,并安排做了心脏彩超检查,发现患儿左侧冠状动脉轻度扩张,遂确诊为川崎病。

经过系统治疗后,患儿体温在入院24小时后恢复正常。

一周后,复查冠状动脉超声,无进一步扩张,带药出院。门诊随诊调药,完成后续疗程。

相关科普

川崎病是一种病因不明,以急性发热,皮肤黏膜损害和淋巴结肿大为临床表现的综合征。目前是5岁以下小儿常见的发热性疾病之一,发病机制并不清楚。可能与感染、免疫及遗传因素有关。常常急性起病,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轻重相差悬殊,患儿必有发热时间超过5天,伴有多形性皮疹、眼结膜炎、口腔粘膜病变、颈部淋巴结肿大、手足充血、硬肿等表现。但少部分病人表现不典型而被耽误治疗。

这位宝宝是幸运的,通过及时正确诊断治疗,现已基本康复。川崎病最严重的并发症在心脏,可合并心肌炎,心包炎,冠状动脉瘤,甚至发生心肌梗塞。大部分患儿预后良好。

需要提醒家长朋友们,小儿发热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很相似,故需除外其他症状类似的疾病才能最终确诊。建议大家遇到小儿发热性疾病,切莫大意,医院接受诊治。

供稿/杨月敏

排版/刘旭静

责编与审核/冯淑珍

往期回顾点下面标题可直接查看过往内容

省七院与祖国改革开放40年共变化

省七院召开落实《河北省退役军人公共服务优待办法(试行)》工作专题会

这是一份真实的医护早交班记录寂静的夜有新生命的陪伴

聚集问题抓整改,温暖群众保过冬省七院电梯工作人员学习服务礼仪









































白癜风有哪些类型
白癜风植皮手术


转载注明  http://www.hywxzx.com/jczd/8177.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川崎病_川崎病常识_川崎病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