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长的一封信预防春季传染病,保证孩
尊敬的家长:
你们好!
春季是一些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春季常见的传染病有: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流脑、手足口病、甲流等。为保证孩子身体健康,现将常见传染病的症状与预防措施告知如下,期待各位家长与老师互相配合,携手共筑防控安全墙。
一、传染病症状及传染途径:
1.麻疹:患者是唯一传染源,由呼吸道经空气、飞沫传播。临床表现:中度以上发热,结膜充血,咳嗽、流涕,喷嚏,畏光,流泪。
2.水痘:可通过飞沫或被疱疹浆液污染的物品传播。临床表现:发热,体温在39度以下,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发热一到两天后出现皮疹,初为红色、细小丘斑疹,数小时变成圆形的,有薄膜包围的“露珠”状疱疹,大小不一,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有痒感,疱疹液开始清亮而后变浑浊。
3.流行性腮腺炎:通过唾液、飞沫传播。临床表现:腮腺肿大,疼痛。可一侧或双侧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边缘不清,有微热、触痛,不发红,无化脓。颊黏膜腮腺管口红肿。张口或咀嚼酸性物时疼痛加重。有中度发热,食欲减退,全身不适等症状。
4.风疹:可经患者的口、鼻及眼部分泌物直接传染给易感者,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临床表现:中度发热1~2天,咳嗽、喷嚏、流涕、头痛、咽痛、结膜充血。发热1~2天后出现浅红色斑丘疹,有的融合成片,疹退后无色素沉着。除手掌、脚掌外,皮疹遍布全身。3~5天内疹退。耳后、颈部、枕后淋巴结肿大。
5.流脑:临床上以突发高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皮肤出现淤点或大块淤斑。
6.手足口病:直接接触患者或通过鼻咽分泌物、粪便、飞沫传播。临床表现:口痛、厌食、低热。口腔可见小疱疹或溃疡,舌、颊黏膜、硬腭等处多,手、足掌背可见几个~几十个斑丘疹,后转为疱疹,比水痘疹小,2~3天后吸收,不留痂。也可见于臂、腿及臀部,躯干少见。
7.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症状与其他流感类似,临床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腋温≥37.5℃)、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和(或)腹泻。
8.结核病: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临床表现:侵入不同部位表现不一。肺结核早期或轻度肺结核,可无任何症状或症状轻微而被忽视,若病变处于活动进展阶段时,可出现以下症状:多在午后体温升高,一般为37~38℃之间,患者常伴有全身乏力或消瘦,夜间盗汗。
9.输入性寨卡病毒:可通过蚊子叮咬、母婴、输血传播给人类。感染寨卡病毒后约五分之一的人会出现临床症状,一般症状较轻,通常在2-7天后自愈,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皮疹和肌肉、关节疼痛等,也可伴有结膜炎、眼后痛和呕吐等表现。目前研究表明,该病毒感染可能会导致格林-巴利综合征,孕妇感染后可能会导致胎儿小头畸形。
二、家园防控措施
- 上一篇文章: 40道备考题,搞定护士资格考试儿科护理学
- 下一篇文章: 干货冬季猪呼吸道疾病多发治不好辨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