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热了就吃药告诉你发热的5大原因和
时间:2017-12-12来源:检查诊断 作者:佚名 点击:次
我们都知道所谓发热,一般就是体温比平时多测量体温增高就是发热。
一般我们都是通过腋窝体温测量,这样可以避免交叉感染,一般腋窝正常体温是36-37度。
如果个别的时候体温37.4左右,无症状,全身情况较好,一次不能说明问题,比如运动后,哭闹后,吃奶后,衣服厚,环境温度的增高,测量时间较长等都会导致体温的一些变化。
咱们接下来看一下发热程度的分类:
按照时间长短来说,小于2周,伴有局部症状及体征成为短期发热,大于2周成为长期发热,超过3周为不明原因发热,超过1月为慢性发热。
发热的原因感染,其中呼吸道感染占在首位,比如病毒,细菌,支原体,化脓菌,结核菌等等,其他的比较常见的还有肠道的感染,泌尿系统的感染,肝胆的感染,全身性的感染等等。结缔组织疾病,比如我们常见的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川崎病,血清病等恶性肿瘤,比如白血病颅脑类疾病由于累及体温调节中枢造成其他,比如中毒,药物热,一些创伤等咱们来重点看下药物热。
发热的本质很多人在碰到宝宝发热的时候都比较着急,哪怕宝宝处于低热,也有异常担心,但是其实发热的时候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由于发热的时候会加强白细胞的动力活性,刺激干扰素的产生和T细胞的功能,所以会导致发热的时候抑制病原体的增长。
什么时候用退烧药对于三个月月龄以下的宝宝一般来说禁用退热药物,采取物理降温,开包降温进行散热。
对于三个月以上婴幼儿一般体温38.5之下则建议物理降温,比如出现手足发凉,可以温水洗脚洗手;
但是如果宝宝体温处于38.5以下很长时间,而且精神也不好,这个时候也推荐使用退热药进行退热,同时给宝宝多喝水,如果38.5以上则建议可直接使用退热药物,防止发热进一步加重,造成热性惊厥。
一般来说,退热药的应用间隔4-6个小时可以重复应用,24小时内不超过4次,服用退热药物以后给与宝宝多喝水,促进身体发汗,可以加快退热,同时可以补充宝宝的身体内的水分,因为不管是体温上升期或者下降期体内都是会丢失水分。
注意事项如果宝宝有热性惊厥病史,推荐体温37.5左右或者伴有精神不好的情况就可提起使用退热药物,如果热性惊厥属于复杂性热性惊厥建议同时服用一些镇静药物,防止宝宝抽搐。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宝宝已经服用退热药物2-3个小时仍不见热退出汗,甚至发热继续上升的趋势,这个时候咱们可以换一种退热药物使用,一定要注意药物的剂量,比如之前使用的布洛芬,可以选择对乙酰。孩子在家出现高热,医院就诊,在这个时候很多家属可能会问,医院医院呢?有些家属可能担心在家处理以后会影响医生对于病情的判断。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影响,也就是说如果宝宝出现高热,最好自己可以在家进行处理,最好体温到38.5医院,对于宝宝比较安全,到医院以后只需要把自己的一些处理措施告知医生即可。孩子有高热惊厥病史,出现发热的时候一些家属就比较着急,害怕恐慌,想早点输液早点治疗好,其实这是不应该的,原则来说能口服的不肌注,能肌注的不输液,所以不管是什么情况,最好有医生判断以后会结合宝宝病情给予您最好的建议。酒精降温不推荐使用,酒精擦身物理降温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血管扩张,血容量下降,引起宝宝休克。收藏好,随时看!
- 上一篇文章: 大旺天气冷冷冷下周防寒模式开启
- 下一篇文章: 温馨提示别拿感冒当小病一定要做好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