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跨越川崎
发此文仅以个人亲身经历给众宝妈些许借鉴。
科普一下这个岛国人命名,也是在岛国更为多发的疾病———川崎病!
年12月24日(周四)晚上发烧,最高38.5
年12月25日(周五)白天去找中医推拿、熏艾。晚上又发烧,最高39.2,吃退烧药退烧。
年12月26日(周六)医院魏群德医生的专家号,验血,血象偏高,超敏c反应蛋白高达55。医生建议抗生素输液治疗,我和孩子爸爸选择了口服抗生素。整天反复高烧。都在39度以上。
年12月27日(周日)凌晨,高烧手脚冰凉,嘴唇发紫,医院,医生开头孢类抗生素治疗,灌肠退烧。
年12月28日(周一)挂普通号维持之前治疗继续输液。注意到孩子双眼眼白发红,问了普通号医生,她说是发烧引起的,建议观察,或病好后去看眼科。照例输完液去找急诊医生看一下,急诊医生看到孩子眼睛充血发红说你看一下身上是否有皮疹,掀开衣服后背果然有皮下红疹。于是平生第一次听到了“川崎病”三个字。医生建议再次查血常规。拿到验血结果发现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下降到了10.28,心想应该是一般的病菌感染。回去找急诊医生,之前的医生不在,跟当时坐在那里的医生咨询是不是考虑是“川崎病”,她看看血常规的结果坚决的说:不考虑!回家继续观察。
年12月29日(周二)依旧反复高烧,39度以上,平均每6个小时服用退烧药。眼睛充血时好时坏,口唇很红,背部皮疹不明显,有消退趋势。凌晨又烧起来,于是大清医院新院,打算在新院确诊是不是川崎病。新院急诊医生先是灌肠处理高烧,然后继续输液,让做心脏彩超检查。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正常。下午医院,听取普通号医生的建议,挂第二天(周三)感染科杜主任的号,确诊是不是川崎病。
年12月30日(周三)医院感染科主任杜医生再次验血,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反弹至35.8。确诊为川崎病。需住院治疗。因当天没有床位,开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次1.5片,一日三次,回家服用。
年12月31日(周四)医院住院治疗。继续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静脉输液“丙种球蛋白”。
年1月1日(周五)继续医院住院治疗。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静脉输液“丙种球蛋白”。
年1月2日(周六)继续医院住院治疗。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
年1月3日(周日)继续医院住院治疗。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
年1月4日(周一)继续医院住院治疗。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
年1月5日(周二)心脏彩超、腹部B超检查一切正常。办理出院。出院后要继续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一周后复查。
网上查到的关于川崎病的一些介绍,可以参考!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muco-cuta-meouslymphnodesyndrome,MCLS)又称川崎病(Kawasakidiseaes),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川崎病好发于五岁以下的幼童,发生率在台湾约为五岁以下儿童人口的万分之一,男孩得到的机率约为女孩的1.5倍。川崎病最早由日本川崎富作医师于年首先发表,经过三十多年的研究,至今仍无法了解其病因,可能和感染或免疫反应有关。由于本病可发生严重心血管病变,引起人们重视,近年发病增多,年北京医院风湿性疾病住院病例中,川崎病67例,风湿热27例;外省市11所医院相同的资料中,川崎病为风湿的2倍。显然川崎病已取代风湿热为我国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认为川崎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管炎,暂编入结缔组织疾病篇内。
主要症状常见持续性发热,5~11天或更久(2周至1个月),体温常达39℃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常见双侧结膜充血,口唇潮红,有皲裂或出血,见杨梅样舌。手中呈硬性水肿,手掌和足底早期出现潮红,10天后出现特征性趾端大片状脱皮,出现于甲床皮肤交界处。还有急性非化脓性一过性颈淋巴结肿胀,以前颈部最为显著,直径约1.5cm以上,大多在单侧出出现,稍有压痛,于发热后3天内发生,数日后自愈。发热不久(约1~4日)即出现斑丘疹或多形红斑样皮疹,偶见痱疹样皮疹,多见于躯干部,但无疱疹及结痂,约一周左右消退。
其它症状往往出现心脏损害,发生心肌炎、心包炎和心内膜炎的症状。患者脉搏加速,听诊时可闻心动过速、奔马律、心音低钝。收缩期杂音也较常有。可发生瓣膜关闭不全及心力衰竭。作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可查见多数患者有冠状动脉瘤、心包积液、左室扩大及二尖瓣关闭不全。X线胸片可见心影扩大。偶见关节疼痛或肿胀、咳嗽、流涕、腹痛、轻度黄疸或无菌性脑脊髓膜炎的表现。急性期约20%病例出现会阴部、肛周皮肤潮红和脱屑并于1~3年前接种卡介苗的原部位再现红斑或结痂。恢复期指甲可见横沟纺。
长短不一。病程的第一期为急性发热期,一般病程为1~11天,主要症状于发热后即陆续出现,可发生严重心肌炎。进入第二期为亚急性期,一般为病程11~21天,多数体温下降,症状缓解,指趾端出现膜状脱皮。重症病例仍可持续发热。发生冠状动脉瘤,可导致心肌梗塞、动脉瘤破裂。大多数病人在第4周进入第三期即恢复期,一般为病程21~60天,临床症状消退,如无明显冠状动脉病变即逐渐恢复;有冠状动脉瘤则仍可持续发展,可发生心肌梗塞或缺血性心脏病。少数严重冠状动脉瘤患者进入慢性期,可迁延数年,遗留冠状动脉狭窄,发生心绞痛、心功能不全,缺血性心脏病,可因心肌梗塞而危及生命。
病因尚未明确。本病呈一定的流行及地主性,临床表现有发热、皮疹等,推测与感染有关。一般认为可能是多种病原,包括EB病毒、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或链球菌、丙酸杆菌感染。年曾报道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逆转录酶活性增高,提示该病可能为逆转录病毒引起。但多数研究未获得一致性结果。以往也曾提出支原体、立克次体、尘螨为本病病原,亦未得到证实。也有人考虑环境污染或化学物品过敏可能是致病原因。
治白癜风南昌哪家医院好昆明白癜风- 上一篇文章: 成长密码你会看孩子的验血报告吗
- 下一篇文章: 孩子的化验单,咱们自己看,不再看医生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