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安全管理需要科学工具江西某医院葡萄
消息来源|澎湃新闻
为治疗4岁儿子的川畸病,南京的钟先生买了26支价值元丙种免疫球蛋白给儿子输液治疗,不料,输液到第10支时,却医院的护士换成了葡萄糖注射液。4月14日晚,钟先生在微博上披露了这一事件。
当天负责处医院副院长马强向澎湃新闻证实,换药一事确实存在,但当天他只是临时替负责行风的领导处理此事,所以后续事情并不太了解。据江西电视台二套节目都市快报栏目报道,目前,此事警方已介入调查此事。
4月15日,钟先生向澎湃新闻介绍,4月9日上午,医院诊断为川崎病。公开资料显示,川崎病是一种血管炎综合症,主要损害冠状动脉,是小儿冠状动脉病变的主要原因。
确诊后,医生给出的首选治疗方案为大剂量注射丙种免疫球蛋白及阿司匹林。“两种药均为川崎病必须药品,需定时定量摄入方能达到治疗效果,如果错过治疗时机,可能导致冠状动脉,并发心肌梗塞,缺血性心脏病等致命后果。”钟先生说。
按体重需要计算,钟先生共为儿子买了26瓶丙种免疫球蛋白,分两天使用,每瓶元。4月10号开始用药,家属从药房取了13瓶丙种免疫球蛋,由护士彭娜将药放在护士站保管。
丙种免疫球蛋在滴注时必须慢速进行,而且会产生大量气泡,即便滴注完之后,也不会很快消失。钟先生的爱人有也是一名医护士人员,对此熟知。
但输到第10瓶时,钟先生的爱人发现,药品滴注速度较快,且滴注时没有泡泡产生。她当即向护士及医生提出质疑,遭到护士、医生否认,钟先生的爱人遂提出再买一瓶药,把正在滴注的药品换下,并电话联系检查药物成分的单位。
“可能通话被其他护士听到,半个小时后,护士长刘青承认了护士彭娜替换了用空瓶灌注的葡萄糖一事。”钟先生说。
钟先生出示的一份院方承诺书上,院方对事件经过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介绍,承诺书称,4月11日,护士给患者静滴院丙种免疫球蛋白,至第10瓶时,发现剩下药品的数量与医嘱不符,少了一瓶,因为是贵重药品,管床护士害怕承担责任,便擅自偷取20毫升5%的葡萄糖,注入丙种免疫球蛋空瓶内。约5分钟后,被家属发现。院方承诺,如今后患者身体健康出现问题,经权威机构鉴定与上述事件有关,我院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澎湃新闻向院方求证上述承诺书内容真实性,未获回应。
有患者反映住院的时候中午只有两个护士值班,很多人按铃太忙了护士站根本没人在,有人进去拿走药还真不知道,而且现在有些药很贵的,上百上千一支,贵的药打之前都要签字确认,但是都是配好药的放不放我们也不知道。
绿仰科技研发的智能输液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控输液进程,护士可以根据输液情况合理安排时间,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护士就有更多的时间监管药品,从而减少药物丢失情况的发生。另外,智能输医院HIS系统提供的医嘱信息进行核对,从而有效辅助护理人员、医生核对医嘱与实际用药的符和情况,避免用错药的情况发生。
- 上一篇文章: 众鼎读世态罗尔再发文37天花28万
- 下一篇文章: 宁夏儿童医院盛大开业啦国内大牌专家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