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枕秃盗汗夜啼,是缺钙吗宝宝真的
年中国疾控中心一项研究: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人员在北京城区调查了个家长,其中人在给孩子补钙,67%的宝宝在4个月前就开始补钙;高达86%的家长在给6个月后的宝宝补钙。
中国孩子真的出现了这么大面积缺钙的情况吗?为何那么多的宝爸宝妈们都在忙着给孩子补钙呢?孩子真的需要从这么小的年纪就开始吃营养补充剂来补钙吗?
家长给孩子盲目补钙的想法多数是这样的:
一定要给孩子最好的!
既然家里有条件,一定不能让孩子缺点儿啥!
别的孩子都在补钙,我家孩子也不能落下!
其实,每个宝宝的情况不尽相同,宝妈们完全没有必要跟风似的去给孩子补钙!
也有很多家长因为孩子枕秃、盗汗、夜啼,便主观地“凭经验”将这一切的症状归咎于缺钙!
其实,这些都是十分普遍的生理现象,不可否认这些问题与缺钙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它们与缺钙绝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因果关系。
所以,出现这些所谓的缺钙症状,妈妈们的首要任务是根据自家孩子近期的情况推测可能的原因,与保健医生/儿科医生沟通,再由医生排除病理性的原因进行对症治疗;而绝不是盲目地去搜罗“最好的补钙产品”去给孩子吃。
临床上判断婴幼儿缺钙较好的参考标准是:首先根据营养师对婴儿日常膳食的分析,钙摄入量在推荐量的70%以下;其次是具有如骨钙化不良、X-型、O-型腿等佝偻病相关临床症状及体征显示缺钙;最后是排除维生素D缺乏。
关键在于,并不是只要一项符合就是缺钙,上述三点同时满足时,才能临床上诊断为可能缺钙。轻度的钙缺乏往往难以通过检查发现,尤其对于婴幼儿来说,微量元素的检测结果,也不具有显著的临床参考价值。
母乳喂养的宝宝,如果乳母的饮食正常,是完全能从母乳中获得充足的膳食钙的。卫生部印发的《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第二十六条也明确指出,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后6个月内一般不用补充钙剂。
通常来讲,如果宝宝消化吸收正常,奶粉合格,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婴幼儿无需额外补充钙剂。
因此,宝妈们在没有医生指导下,无需因为单一的症状和指标就产生“宝宝缺钙”的忧虑和恐慌。
反而,过度地补钙却是不必要的。对婴幼儿而言,过量的钙不仅不能对骨骼产生积极的作用,还可能会减少铁和锌等营养素的吸收,增加肾脏的负担,甚至有肾结石的风险。
可想而知,如此的说法不禁又让这一批已经给孩子各种补钙的父母产生了另外一种深深的忧虑:“我给孩子不恰当地补钙,会不会比造成比三聚氰胺还严重的恶果?”
国际上,通常将婴幼儿钙摄入总量超过推荐量的50%,看成是过度补钙。中国营养学会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修订专家组指出:“只要补充量未超过推荐的1/2,就没有必要恐慌。”
由于肾结石主要是因为尿钙增加而引起,美国的研究者还曾专门进行过一项3~5个月婴儿过度补钙试验,结论推断:即使钙摄入量高达每天~毫克,引起婴幼儿肾结石的风险也极低。
因此,宝爸宝妈请记住:过度补钙是不合理的,过度恐慌也是不合理的!
作者说希望本文可以让宝爸宝妈们对“补钙”有正确的认识!
在饮食可以保障的情况下,务必不要给孩子盲目补钙!如果您已经习惯性地给孩子通过营养补充剂来补钙,如果选择有质量保障的钙剂,也无需过度担心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后果。
婴幼儿的宝爸宝妈们如果想撤掉孩子的钙剂,建议您要在撤钙剂的同时注重饮食中的钙。不要戛然而止地掐断,因为孩子的机体对于营养素的变化需要一个适应过程。缓慢减量,再过度到以奶制品为主导的饮食补钙,则是最好不过的选择啦!
等孩子到了青春期,因为很难通过饮食获得推荐的钙剂量,爸妈可以在均衡饮食的基础上为孩子再选择额外的钙剂作为补充。
想了解孩子为何会缺钙?
到底如何吃才能最大限度的获得膳食中的钙?
- 上一篇文章: 东方特色疫苗恐慌接种疫苗是共济会的
- 下一篇文章: 妈妈不可不知的宝宝发烧护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