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川崎病与玫瑰疹小儿急疹搞混nb

时间:2016-11-22来源:检查诊断 作者:佚名 点击:

春季是一个容易生病的季节,很多妈妈反应说川崎病的发病症状和玫瑰疹(小儿急疹)非常相似,有没有什么办法能简单的区分一下。这个确实是蛮重要的,如果将川崎病误认为玫瑰疹了,真的容易错过最佳的治疗期。

什么是玫瑰疹

许多妈妈发现宝宝还不到2岁的时候,突然会反复发烧3~5天,除了喉咙有点发炎、耳后摸到几颗小小的淋巴结外,其他都大致正常。

退烧后,脖子和身上出现些许粉红色小疹,隔天疹子更多但未再发烧,又过了2~3天疹子才完全消散。

这样的情境几乎大部分的新手爸妈都曾亲身经历过,这就是典型的玫瑰疹,也叫做小儿急疹。

玫瑰疹的原因

玫瑰疹属于急性病毒性感染,潜伏期约1~2周,好发在6个月至2岁间的幼童,在这个好发年龄层的病例占了约9成。

目前认为人类疱疹病毒第六型是主要的致病原,而飞沫传染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玫瑰疹的症状

玫瑰疹的症状主要是发烧,体温可以高至39~40°C,反覆发烧约持续3~5天,发烧期平均为3天。

在还摸得到囟门的小小孩,有的会因脑压上升而出现前囟门膨出的表现,而被误以为是脑膜炎。有少数的病童可能发生发烧性抽搐,但绝大多数属于良性的热性痉挛。

当小朋友出玫瑰疹时,大多会在脸部或躯干处出现大小不一的粉红或淡红色的疹子,少数会出现在四肢,平均约3天左右疹子会逐渐退散,绝大多数不会留下色素沉积,也不会有脱皮的现象。

玫瑰疹的治疗和预防

临床上并没有针对玫瑰疹的抗病毒药物或疫苗可供使用,但普遍而言,玫瑰疹是个良性且会自行痊愈的病毒感染症,因此治疗加上疾病卫教是主要的处置方法。

因为病毒肉眼无法看见,因此要预防玫瑰疹并不容易,但加强手部卫生、减少涉足公共场所,以及避免与其他病童的接触,可以降低小朋友病毒感染的机会。?

玫瑰疹与川崎病的区别

就像很多妈妈在看了川崎病的症状以后,发现川崎病和玫瑰疹的发病症状很相似,而小邦就在这里简单的罗列一下川崎病与玫瑰疹的特点,也让小伙伴们对宝宝的健康有个更清晰的认识:

玫瑰疹的特点

1.主要致病原是人类疱疹病毒第六型,具有传染性,而飞沫传染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2.反覆发烧约持续3-5天,发烧期平均为3天。

3.脸部或躯干处会出现大小不一的粉红或淡红色的疹子,少数会出现在四肢,疹子只会持续2-3天,不会留下色素沉积,也不会有脱皮的现象。

4.发烧期结束后才会出疹子,出疹子后往往就不会再发烧。

5.囟门还没闭合的的小宝宝,有的会因脑压上升而出现前囟门膨出的表现。

川崎病的特点

1.川崎病的病因目前仍不明确,而且不具有传染性。

2.高烧超过5天(39-40度),全身出现各式的皮肤红疹。手指、脚指出现发红、浮肿,而在三个礼拜后,会有脱皮现象。有时肛门附近也会脱皮。

3.两眼结膜充血,但无分泌物。看起来像兔子的眼睛。

4.口腔黏膜变化,如草莓舌或嘴唇红裂。所谓“草莓舌”就是舌头上的乳突变红且突出.像草莓表面一样。

5.急性颈部淋巴结肿大,直径至少1.5公分,但不像细菌感染一样有红肿热痛的感觉。

从上面的对比可以看出来,玫瑰疹与川崎病的区别主要是:传染性,发疹的时间,发疹的部位,口腔黏膜变化与眼膜是否充血。希望小伙伴们在宝宝发烧出疹子的时候都能简单的对照这几点来辨别一下孩子是玫瑰疹还是川崎病。

来源:







































治疗白癜风要花多少钱
中科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hywxzx.com/jczd/1760.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川崎病_川崎病常识_川崎病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