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说关于退烧的传说退烧骑士
施翰医生,江湖人称“汗哥”,西南医科大学儿科学硕士,十多年临床执业经验,丁香园论坛儿科专业讨论版版主,丁香园旗下丁香云诊所主诊医生。
今天,花学园邀请汗哥带来了江湖中“退烧骑士”的传说……
家长
(家有发烧娃,神烦)
怎么办?怎么办?我该给宝宝物理降温还是退烧药?是去打一针退烧针?还是塞PP?退烧方法那么多,退烧药的种类那么多,我该怎么选择?退烧技术哪家强?谁才是真正的退烧骑士?
稍安勿躁,先回答汗哥几个问题:
1、宝宝多大了?
2、现在体温多少?量到的体温最高是多少?用什么量的?
3、宝宝精神状态怎么样?会玩吗?会笑吗?睡得安稳吗?
4、宝宝既往有发现过什么疾病没?
汗哥家长
啥?啥?啥?
这么多问题?
直接退烧不就得了?
不是有烧就一定得退,也不是烧到多少就得退,这得看具体情况。因为,我们的退烧骑士一直都在战斗……我们只需要适时帮ta一把就可以了。
汗哥汗哥小课堂关于发烧,你要知道的事1年龄与体温
首先,一般的发烧是不会超过41℃的,所以不会轻易烧坏脑子。
6个月以上的孩子不应单用发烧体温的高度来预测或判断发烧的原因和毛病的严重程度。所以,半岁以上的孩子不要认为烧的越高,毛病就越严重;但如果<3个月的小婴儿体温≥38℃或3~6个月的婴儿体温≥39℃则提示可能存在严重的细菌感染或毛病严重的可能,如是此情况,则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诊治。
2体温与测量
肛温比口温高0.3~0.5℃,口温比腋温高0.2~0.4℃,肛温比腋温至少高0.5℃。有研究认为,耳温与其他部位测温的平均温差为0.29℃,与肛温相差0.74~1.34℃。一个月以下或体重很低的新生儿,不适合量肛温与耳温,可考虑量腋温或背温。用额温枪或红外线测量皮肤表面,准确度较差;靠摸来判断体温是不准的。
3需要退烧吗?
如果体温上升不是炎症性疾病(各种病菌感染)引起的,则这种高体温对人体并没有什么帮助,随时都可予以退烧。例如衣服穿太多、中暑之类的体温过高。至于炎症反应引起的发烧,如果体温并未太高也没有引起特殊不舒服的时候,并不需要积极退烧,尤其当体温还没超过39°C以上的时候。
4小孩子一般不恋病
在发烧的情况下,还会玩吗?还会笑吗?烦躁不安吗?如果在睡觉,那么,睡得安稳吗?如果是表述能力好的孩子,可以直接问ta有没有不舒服或不适感。
如果发着烧孩子还在照常玩、会笑,睡得安稳,未诉不适或未显得烦躁不安,那么,此时并不需要积极退烧,哪怕是39℃或以上。
5对体温的耐受性因人而异
每个人对体温的耐受性都会不一样。一般而言,6个月以上的孩子,年龄越小对体温的耐受性越好。小的时候可能烧到40℃了还活蹦乱跳,但大了之后可能38℃就不舒服、头痛或直接萎靡了。
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退烧?
汗哥家长
因为发烧?
对于只有发烧而无其他不适的孩子,没必要积极使用退烧药,更没必要一定将体温降到正常范围。
汗哥家长
因为怕惊厥?
退烧药不能治疗热性惊厥,也不能阻止热性惊厥的发生,不应以预防热性惊厥为目的去使用退烧药。
汗哥家长
因为发烧会不舒服?
对,这才是我们要去退烧的原因。退烧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缓解孩子因发烧引起的烦躁与不适感。如果孩子并未表现出什么不适,那么,退烧的另一目的就是为了缓解家长的紧张感或恐惧情绪,安慰的只是家长自己而已!
汗哥汗哥小课堂奋战在退烧第一线1退烧只是缓兵之计
退烧除了可以临时缓解症状外,并不能有效缩短发烧的病程,亦不能治疗引起发烧本身的疾病,也不能以退烧的效果来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性疾病!对于退烧骑士来说,过于积极退烧可能还会帮倒忙!
发烧不过是疾病的一个表征而已,发烧的持续时间不能预测毛病严重程度,并不是说烧得越久,毛病就越重,但如果发烧持续超过5天还是应注意排除川崎病等疾病的可能。
2退烧的持续时间
退烧的持续时间与所采取的退烧措施、引起发烧的原因等有关。发烧只是生病后的一个征象。当孩子发烧时,更应注重的是分析、查找发烧的病因并加以适当的治疗,必要时可寻求医生的帮助。
各种退烧药的效果本来就只能维持几个小时,以期给孩子带来短暂的舒适。如果疾病的过程还没结束,又烧起来是很常见的事情。常见的呼吸道或肠胃道病毒感染大多没有特效药,其中有些病毒感染可能持续发烧达一周或甚至更久。
发烧是疾病过程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盲目退烧反会造成假象,引起误判。如果发烧不退,必须就医寻找有无其他特殊病因,而非怪罪开的退烧药无效。
3退烧药该怎么吃?
退烧药主要用于3个月的小孩,目前推荐使用的退烧药就两种: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3个月的小婴儿建议采用物理降温方法,3个月以上的孩子表现出不适时可以选用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上儿童可选用布洛芬退烧,一般二选一即可。目前很多复方制剂的感冒药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成分,家长使用前一定要注意,最好尽量避免使用复方制剂的感冒药。
退烧药的选择并不在于体温的高低,没有说低烧的时候该用哪一种退烧药,而高烧的时候该用哪一种退烧药。有些人认为体温要达到某个标准以上才可以使用口服或塞肛门的退烧药,这种看法也并没有理论根据。
口服药物与塞肛门药物的作用时间与退烧效果并没有明显差别,但建议儿童优先使用口服制剂。如果有严重呕吐、小孩拒绝吃药等情形时,才考虑使用肛门塞剂。塞肛门的退烧药效果未必更好,副作用也不比口服的少,所以,能口服的还是尽量选择口服吧。
4可不可以轮流使用两种以上退烧药?
只有在严重持续性发烧时,孩子不适感一直持续无缓解、或在下一次使用退烧药前复发的情况下交替使用两种退烧药才是正当的。
两种退烧药交替使用的方法:①先用布洛芬10mg/kg体重,4小时后用对乙酰氨基酚15mg/kg体重;②先用对乙酰氨基酚12.5mg/kg体重,4小时后用布洛芬5mg/kg体重,每4小时一次,交替使用,疗程不超过3天。但原则上不建议一次同时给予两种以上退烧药,请遵医嘱!
5中药/中成药怎么吃?
羚羊角、柴黄、清开灵、麻黄汤、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可以用于小儿退烧吗?
中医博大精深,但中药或中成药成分相对复杂,且需辨证下药方可见效,退烧效果也还不一定明确,副作用又多不详,非专业人士不建议使用。
6那些有害无益or没什么用的退烧方法
酒精擦浴(no!)
过去曾有使用酒精来擦身/擦浴,虽然酒精快速挥发可促进散热,但同时会引起表层血管急速收缩,且酒精存在过敏、醉酒或甚中毒的风险,反而有碍散热,所以不应作为退烧之用。
温水擦浴(no!)
NICECG已不再推荐温海绵擦浴法(温水擦浴)用于发烧的治疗。不恰当的温水擦浴也有可能会增加孩子的不适感。曾经一度被疯传的湿毛巾绑腿退烧法并不科学,其原理和温水擦浴、冷毛巾擦身等类似,退烧的效果是有限的,如果说退烧效果明显,可能不过是抢了退烧骑士的功劳罢了。
冰水灌肠(no!)
冰水(或冰盐水等)灌肠造成孩子寒战、血管收缩、能量消耗增加等,徒增不适感而已,一般不推荐用冰水灌肠来退烧,除非临床出现超高热。
冰枕(no!)
冰枕等物理退烧法只能加速散热,并不会矫正炎症反应所引起脑部体温定位点的异常上升现象。这就好比说发烧的时候,我们的脑子会认为38℃以上才是正常体温,冰枕等物理退烧法违背脑部的设定而让热量流失,就好比把热水器温度设在℃,一面插电加温,一面却一直丢冰块进去,不但让孩子有寒冷的不适感觉,也会增加无谓的能量消耗。所以炎症性疾病引起的发烧不应使用冰枕等物理退烧法,而应使用可以矫正脑部体温定位点的退烧药。
打点滴/输液(no!)
打点滴或喝水只会增加体内水分,对于炎症性疾病引起的发烧并无退烧效果。退烧时人体必须流汗以散发体内多余的热量,所以如果发烧与退烧过程反复太多次,因为大量流汗而导致脱水,此时才需要特别注意水分、电解质的适度补充。
汗哥温馨提醒:
如果发烧不伴有明显脱水,打点滴(吊瓶/输液治疗)不但对退烧没有帮助,反而增加小孩的恐惧与不安感;增加滥用药物(包括各种抗生素、以及号称“有抗病毒”作用的药物)等风险。
很多时候医生说要多喝水,不是说一次要喝多少水,而是指少量多次喝些液体(包括母乳)以适当补充水分以防脱水(前囟凹陷、口腔干燥、眼眶凹陷、哭时无泪等),而非为了退烧。
退热贴(呵呵)
贴于皮肤表面的散热贴片,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只能是加速局部的散热,退烧效果是很有限的,有些孩子贴了之后可能反而会增加不适感。如果孩子会接受贴且不对之过敏,则可用来安慰家长用,但不是安慰孩子。如果说退烧效果明显,可能不过是抢了退烧骑士的功劳罢了。
7小心!有些药物千万别用
阿司匹林
儿童使用阿司匹林(aspirin)可能会伤害肝脏与脑部,可导致致命的瑞氏综合征,所以阿司匹林不可以作为18岁以下儿童退烧用。
安乃近
安乃近、保泰松等退烧药,不仅可引起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能引起致命的白血球低下症),还可引起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应尽量避免使用(所有年龄都不应使用)。
尼美舒利
尼美舒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12岁以下小孩不建议使用。
激素
一般情况下,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等)不能作为儿童的退烧药使用。
家长
说了半天,意思是,很多时候发烧也不一定要去积极退烧,对吗?
对的,只有发烧伴有不适时才需要去退烧。对于炎症(如感冒、幼儿急疹等病毒感染性疾病或其他病菌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烧,退烧药是首选,且只推荐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一般二选一即可。
物理降温更推荐用于体温过高的情况,如包得太紧或衣被过多;中暑/室温过高;喂奶、饭后;哭闹、情绪波动等。
汗哥家长
汗哥说的退烧骑士到底是……?
宝宝啊!孩子才是真正的退烧骑士!孩子一直在抗战疾病,骁勇、奋战,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鼓励宝宝,给宝宝信心,为宝宝加油,而不是把家长自己的紧张、恐惧、不安等负能量传递给孩子!
汗哥- 上一篇文章: 市中医本月主打儿科病房守护宝宝健康
- 下一篇文章: 一位医生对孩子发热和退烧的颠覆性认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