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育儿黑榜6074

时间:2018-4-26来源:疾病症状 作者:佚名 点击:

注:接前两篇

黑户60:频繁换奶粉

崔玉涛

由于每种配方奶的组成不同,换奶时容易出现不耐受现象,便秘或腹泻有可能出现。建议家长,如果没有特别原因不要更换配方奶品牌。如果必须更换,且不是严重疾病问题(比如腹泻、过敏等),可以在原有配方奶中逐渐增加新配方奶的比例,逐渐换成所要更换的配方粉。

张思莱医师

这样频繁更换不好,因为孩子的消化道是需要适应一段时间,当孩子已经习惯了这种配方奶,你又突然换了另外一种可能对孩子的消化道还有不适应。虽然任何一种品牌的配方奶粉都要符合当地国强制标准,但是也有一些差异,或者配方上的连贯思路,因此建议最好不要频繁换奶粉。

培儿屋儿科医生

如果生长发育正常的话,完全不需要换奶粉。如果生长发育出现问题了,也要努力找原因,不是简单换奶粉就能解决问题的。

协和章蓉娅

豆豆混合喂养中,前一阵子大便变得又酸又臭,量还巨多。考虑可能是换奶粉后,对新奶粉吸收消化不完全引起的,减少奶粉量或稀释都没有效果。赶紧换回原来那个奶粉,腹泻和酸臭的症状马上就消失了。母乳适合每一个宝宝,但是奶粉却不是,每个妈妈都需要用心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宝宝的奶粉。

黑户61:脐疝绑硬币

文/小佳

脐疝是指腹腔内容物由脐部薄弱缺损突出的腹外疝,是发生于脐部的腹外疝统称。

新生儿、婴幼儿脐疝多见早产儿及低体重儿,女孩多于男孩。

网上搜索婴儿脐疝的处理方式,无论是“摆渡”还是各大著名的育儿论坛,推荐最多的方法是用硬币压。而且说的煞有介事,硬币要用酒精或者沸水消毒,缝入婴儿肚兜中压住肚脐。

实际上,这种民间的土方法并不靠谱。

第一,硬币细菌异常多,消毒不完善容易造成皮肤过敏感染。

第二,婴儿活动量大,硬币根本无法固定。

笔者的宝宝曾深受其害,绑了一个月的硬币,脐疝反而越来越严重,这个方法实在不凑效。去看外科医生(佛山市南海妇幼保健院),医生笑了说用硬币压没用,而且易造成感染。

网上某些土方法真是误人子弟,有什么不适还是要求助医生,不要迷信广为人传的土方法。

补充阅读:

崔玉涛

肚脐膨出就是脐疝,是因在婴儿脐部腹肌还未长好时,因腹压过高形成的向外凸起。多见于早产儿、有肠绞痛并经常哭闹的婴儿。脐疝是良性问题,随婴儿成长,腹肌发育,脐疝自然会消失,一般需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对于脐疝,家长不需进行特别干预,用硬币压,用束带勒都没有加速好转的效果。

早产、肠绞痛都会诱发出现脐疝。一般数月内随早产婴儿长大,肠绞痛不断缓解,脐疝也随之逐渐改善,直至消失。脐疝期间,家长不需做任何措施阻止或减缓脐疝。不论怎样方式,都要等到肠绞痛缓解和腹部肌肉逐渐长好。脐疝不像腹股沟斜疝,可能会出现嵌顿。用硬币压等方式同样没有任何效果。

黑户62:羊奶比配方奶好

张思莱医师

用鲜羊奶喂孩子不可取,因为鲜羊奶中含有的叶酸极低,磷的含量高,钙磷比例不合适,所以纯羊奶喂的孩子容易发生大细胞贫血和佝偻病,大细胞贫血和佝偻病在我刚工作的时候,尤其是在农村发生率非常高,近年来随着配方奶的应用大细胞贫血几乎看不到了。最后还要说的是:母乳喂养最好!鲜羊奶喂孩子不可取

崔玉涛

鲜牛奶和鲜羊奶的成分非常接近,都不建议给一岁以内的婴儿食用,以避免肾负荷增加的问题,钙吸收利用不足的问题,蛋白质吸收不良的问题。还是建议至少一岁内的婴儿在母乳不足时添加婴儿配方粉。

去年7月有新闻报道长沙奶爸给女儿喝羊奶。

针对此事,果壳网友问:

长沙奶爸被奶粉质量吓着了,被“逼”得养羊为女儿供奶。奶粉或许时有质量问题,但母乳总是对婴儿很好的,为什么不用母乳而一定要用羊奶呢?难道羊奶会比母乳更有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

少个螺丝(科学松鼠会成员,乳品学博士。)

1.羊奶和母乳成分差别太大。比如蛋白质所占比例太高,其中主要以酪蛋白为主,不利于婴儿消化,其中的必需氨基酸与母乳相比也有很大差别;羊奶脂肪的脂肪酸主要以饱和脂肪酸为主,缺乏一些多不饱和脂肪酸;而其中的乳糖含量又低于母乳的。其他的一些微量元素也与母乳中的有很大差别,比如

箫汲提到的缺乏维生素B12。因此羊奶并不适合直接拿来喂养婴儿。孩子长的胖并不一定代表长的好。摄入能量过高且营养不均衡的食物反而容易导致孩子以后肥胖超重。

2.高温蒸煮破坏维生素C。文中提到他们使用“煮开的羊奶”,这样的羊奶中的维生素C几乎全被破坏掉了。如果是针对1周岁以上的幼儿,尚可通过其他辅食来补充维生素C,但是对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如果只喂这种煮开的羊奶,有可能会因缺乏维生素C而导致坏血病。

3.增加过敏风险。羊奶中的蛋白质类似于牛奶中的蛋白质,同样会导致一部分婴儿发生过敏。对于父母有过敏史的婴儿来说,过早引入羊奶或者牛奶,也会增加以后发生过敏的风险。

总之,对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食物只有母乳或者配方奶。母乳是最适合其生长发育的,有条件的话首选母乳。实在不行,合适的婴儿配方奶也可以保证婴儿的健康发育。其他的不管是羊奶牛奶骆驼奶,还是米汤面汤蔬菜汤,都是不适合婴儿生长的。

黑户63:含着奶瓶入睡

培儿屋:一定要避免宝宝含着奶瓶入睡,这样可以减少牛奶存在于牙齿周围而形成病菌滋生的温床的机会。

很多宝宝都喜欢含着奶嘴入睡,为了安抚好宝宝,许多妈妈们也喜欢让宝宝含着奶嘴入睡。然后这种方式很容易造成宝宝奶瓶龋。选择空奶嘴的方法也不明智,这会限制宝宝口腔内正常的唾液分泌,还会对宝宝日后牙齿的生长造成影响。

黑户64:胶原蛋白

烧伤超人阿宝:作为一个烧伤医生,我想我对皮肤和胶原的了解比大部分人都多。我可以负责的说:所有口服的胶原保健品,全部是骗人的,无论他宣传的疗效是什么。郑重提醒:吃高价胶原蛋白美容,无效是最好的结果,如果有效反而危险,因为里面几乎肯定添加了雌激素。

营养师王兴国:人体内的胶原蛋白是细胞合成的,与吃胶原蛋白几乎无关。明胶的主要成分就是胶原蛋白,或者说胶原蛋白与明胶是“一路货色”,大同小异。两者本质上并无区别,只是提取方法和溶解性略有差别而已。所以现在连牛奶都添加胶原蛋白了?加胶(明胶)牛奶突然醒悟了:胶原蛋白这货不就是穿马甲的明胶嘛!

营养师范志红:很多人发现,吃胶原蛋白美容产品之后,能让皮肤状态得到明显改善,但同时有乳腺增生的副作用,这恐怕不一定是胶原蛋白水解物本身的效果,恐怕还另有玄机。比如雌激素,就能明显提高女性皮肤的保水性和弹性,但过多的雌激素也会同时促进乳腺增生和乳腺癌。

黑户65:小儿感冒用藿香正气水

中医药一向是一个争议话题。对于一些经典的老药,比如“板蓝根”等,我们采取的是“谨慎地不反对”的态度。但是,我们更推荐那些在说明书内详细写明了“禁忌”和“不良反应”,有临床实验证明其安全性的西药。

病毒性的感冒发烧都是自愈性疾病,所有的药物都是用来缓解症状而已。大家对“感冒发热”的用药有疑问的,可以在对“春雨儿科医生”输入“jilianmei”。这个专辑里有两篇文章《合理选择感冒药》《合理选择退烧药》,可以参考。

藿香正气水虽然是“非处方药”,但是在药品说明书里已经明确说明“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所以看到这样的微博,我们难免为孩子捏把汗....

开到荼靡:

兔脑门看完你给我的那个,我还是一头雾水,提到的那几项,我们都是正常值,所以我现在都分辨不出来到底是细菌还是病毒了。上午拉肚子两次了,还说想吐,我都怀疑是肠胃感冒,我刚给他灌了一口藿香正气水,她哭得累了睡着了。”

藿香正气水所含的成分“厚朴”有肾毒性,另一成分“生半夏”在国务院颁布的《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中被定义为“毒性药品”,意思是“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虽然俗话说“脱离剂量谈中毒都是耍流氓”。但面对中毒剂量浅的婴幼儿,针对的又是“感冒”这样本不需要治疗的病症,似乎实在没有必要冒险。

在“藿香正气水”的说明书中虽然写着“药物不良反应不明”,但是在过往的记录中,其引起不良反应的记录却不少.中国药房对国内40年(年~年)公开报道的例(次)中成药诱发ADR(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是诱发ADR(不良反应)的药物涉及34个品种,其中以藿香正气水19例(次)为最多。

其不良反应主要以过敏反应较常见,现综述如下:过敏性哮喘、醉貌样过敏、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外用引起肠梗阻、中毒反应...

患者,男,53岁。因头晕、乏力、胃部胀痛在家口服藿香正气水10ml,约5min后,患者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查体: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发给,出冷汗,脉搏细速。

患儿,女,4岁。因咳嗽、厌食、呕吐1天,就诊。诊断为胃肠型感冒,给予藿香正气水5ml口服,2次/天。约15分钟后,患儿较早不安,出冷汗,呕吐少许白沫,颜面、颈部、耳廓潮红,皮肤瘙痒,有灼烧感,全身出现红斑皮疹,尤以面颊、颈、胸背部明显,连成片状,患儿痛苦面容。

本组7例,男6例,女1例;年龄3—8岁。发病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及消化不良。6例口服藿香正气水10ml,1例口服20ml。均于口服后1h内出现抽搐、双眼上吊、口周发绀、牙关紧闭,重刺激无反应,经吸氧、纠正酸中毒、止痉、调节微循环、促进毒物排泄等治疗后,患儿于l天左右均全部清醒,反应正常,语言流利,行动灵活,未见明显后遗症。随访1年,未发现异常。梁玉萍又补充报道10例中毒病例。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年6期藿香正气水致双硫仑样反应10例

该药广泛应用于临床及家庭,偶见其不良反应发生.我们年6月~年6月共接诊服用藿香正气水后发生双硫仑样反应患者10例,其中儿童两例;合并药种类:头孢哌酮钠2例,头孢唑林钠1例,阿莫西林1例,甲硝唑2例,替硝唑1例,酮康唑1例,未合并其它药物一例。

可以看到在这19个被报道的案例中,10例发生在儿童身上,其中6例中毒反应,全部发生在儿童身上。

综上所述,我们不推荐给孩子服用“藿香正气水”。

再次推荐冀连梅老师的《合理的选择感冒药》以及《合理的选择退烧药》两篇文章。为孩子选择更安全更有保障的药物。

文中部分资料引用自博客《远离中医药》的总结

黑户66:康奇等提高免疫力的保健品

春雨是第一次听说康奇,在淘宝,我们查到了这种保健品的信息。

其淘宝上的说明书是这样写的

主要功能:增强儿童免疫力

适用人群:免疫力低下者

要想了解这种产品是否靠谱,我们就需要了解一些关于免疫力的常识。

首先要分清楚,什么是免疫力,什么是抵抗力。

所谓适用人群是“免疫力低下者”。要知道,免疫功能低下,是一个很严肃的医学概念。“千万不要在没有客观依据的情况下,轻易判断免疫功能低下,真正被医生认定发生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极为少数,判断免疫功能低下,要有反复、严重感染的事实,并具备血液免疫学检查的证据。也就是说,如果真的出现了反复、严重的感染,也必须在进行血液免疫学检查后,IgA(医学名词)或IgG(医学名词)偏低才能被确诊为免疫功能低下。(via

虾米妈咪)”

家长们说的免疫力往往是“抵抗力”的意思。家长说孩子抵抗力不好,判断依据无非是孩子常常感冒发烧,有呼吸道的症状。出现这样的情况,还应该考虑孩子是不是过敏。

其实并没有哪一种食物,或者哪一种特殊的保健品是可以笼统地说能提高孩子的抵抗力的。提高孩子的抵抗力,要靠均衡营养的饮食,也要靠身体锻炼。

所以,我们并非针对“康奇”这一种保健品,而是怀疑所有号称能提高人体免疫力的营养素和保健品。

另外想普及的一个概念是“纯天然”。淘宝卖家宣称:“纯天然,无污染”太多人以为,纯天然等于无副作用,可以放心大胆的服用。而据淘宝上的信息所述,康奇这一产品的主要原料之一是“甘草”。甘草就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其主要成分是甘草酸,它具有和人体肾上腺皮质产生的激素醛固酮相似的作用,因此长期或大剂量服用甘草可引起“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由于尿量减少、体内水分储存量增加,导致水肿;身体积存过量的钠引起高血压、血钾流失过多引起低血钾症,导致心律失常,肌肉无力。实验表明,即使每天服用甘草的量只有50克,连续服用2周就能导致高血压。

当然既然“康奇”是国家批准上市的保健品,又并未出过事故报道。我们并不怀疑其安全性。只是普及“纯天然不等于无副作用”的概念。

综上所述,我们不推荐给孩子服用类似康奇这样的提高免疫力的保健品。均衡营养,锻炼身体,才是提高“抵抗力”的王道。

黑户67:去胎毒

不知道各位妈妈在怀孕的时候,是否听说过“胎毒”这样的说法。在怀孕后期,有没有被别人劝过吃鹅蛋或者中草药去胎毒?

那么,什么是胎毒呢?

我们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胎毒什么都不是,根本不存在什么胎毒。

如果说大家都是通过吃鹅蛋或者鸡蛋去胎毒,我们也不必急于纠正所谓“胎毒”的观念。但问题在于民间还流行给刚生下的孩子喝黄连水,大黄水,给孕妇喂汤药等“去胎毒”的方法。且把婴儿的湿疹当成了胎毒的表现。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推荐大家来看看张思莱医生的说法。

张思莱: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没有胎毒这样一说,孩子生下来第一口奶应该是母乳,无论是孕妇还是新生儿都不能乱吃药。婴儿湿疹是因为他的免疫机制发育的不健全,常常把正常的东西当做异常的进行处理,所以出现湿疹,更何况婴儿湿疹发生的原因是很多的,与胎毒丝毫不搭界。什么“胎毒”?那儿来的概念!大家千万不要信它!别折腾我们的孩子了。

张思莱:网上一些帖子宣传所谓的胎毒。新生儿那儿来的胎毒!如果有胎毒妈妈的子宫就是孕育胎毒的窝了,你们信吗?有的陋习是孩子生下来不让吃初乳先喝黄连水,孩子娇嫩皮肤用面粉去搓,活生生把孩子天然的皮肤防感染的屏障和胃肠道的功能给破坏了。希望妈妈们千万不要这样做。网上的信息很多是错误的要分析清楚。

新生儿不需要吃任何药物去胎毒,孕妇也不需要吃任何药物去胎毒,看看培儿屋的欧倩和协和的章蓉娅医生的解释:

培儿屋医生:广东民间有说法说怀孕后期需要喝中药排胎毒,否则小宝贝出生后会“热气”容易出皮疹、口腔溃疡等。其实排胎毒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那些“排毒药”多含寒凉下泻成分,容易让准妈妈拉肚子,搞不好者还可能诱发早产,准妈妈们可别迷信哟!

协和章蓉娅:有妈妈问我孕晚期如何排胎毒,大吃一惊!孕晚期排胎毒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大部分都是忽悠人的,以让准妈妈吃寒凉下泻的东西为主。如果吃的不得当,会导致拉肚子,严重者还会引起早产,准妈妈们可别相信外面人瞎忽悠啊!孕晚期注意休息、营养均衡、保持运动、空气新鲜、心情愉快比啥都强!

结论:

“去胎毒”是一个伪科学概念,折腾孕妇折腾孩子。不仅没有用,还很可能有害。

黑户68:小儿至宝丸等含朱砂雄黄的儿童用药

中药中的朱砂、雄黄对人体有害是不争的事实,对儿童的危害则更大,有关专家呼吁对含有这两种成份的中成药进行清理和重新规范。--摘自年南方周末文章《让朱砂,雄黄》退出中成药。

朱砂是一种传统的经典中药,主要成分是硫化汞,主要功效是“清心镇静,安神解毒”。目前,朱砂已经在全世界除中国大陆外的几乎所有地区被禁用,而在国内,关于朱砂是否应该退出中药市场这一话题,也一直争论不休。--烧伤超人阿宝

汞中毒的表现之一是倦怠嗜睡乃至昏迷,可以使婴儿短时间内安静下来不再哭闹。无知的医生和家长却误以为这是药物的神效。--烧伤超人阿宝

这里面,朱砂含量最高的是保赤散,一剂g,朱砂g,占了1/4,用于“消食导滞、化痰镇惊”。雄黄含量最高的是小儿清热片,一剂.87g,雄黄47g,占7.13%。它用于“小儿风热,烦躁抽搐,发热口疮,小便短赤,大便不利”。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神昏”的小儿惊风散,按照一天服用两次,每次1.5g的用药量,满周岁的孩子一天可能摄入朱砂0.35g,雄黄0.g。

然后大家可以看看各国对汞的限量标准

参照:JECFA(WHO+FAO联合专家委员会)总汞限量4ug/d/kg;欧盟、英国是按占比计算,1ppm;德国0.1ppm;香港按摄入限量算,36ug/d;

结论:上述药品,我们不推荐给大家,请谨慎选择。

黑户69:安乃近

和睦家药师冀连梅

安乃近作为退烧药被淘汰是因为它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1.血液方面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重者有致命危险。也可引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2.皮肤方面可引起荨麻疹。重者可发生剥脱性皮炎,大疱表皮松解症。3.个别病例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安乃近严重的不良反应不会在每个身上都发生,但一旦某个人摊上了会追悔莫及,当我们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可以作为退烧选择时,一定要远离安乃近。

张思莱医师

“安乃近”因为可以引起婴幼儿的粒细胞减少,造成肾损伤,容易引起过敏反应,注射和口服已经很少使用,国内已经限制使用,医院还采用安乃近滴鼻,用于2岁以下的孩子,不过需要慎重。因为滴鼻也会造成以上的损伤。

黑户70:小儿氨酚匹林片

和睦家药师冀连梅:不推荐“小儿氨酚匹林片”给儿童退烧,原因有三:1.里面含有不推荐儿童使用的阿司匹林成分;2.此药为复方成分,而单一成分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很容易买到3.儿童退烧药最好选择“滴剂”或者“混悬液”这样的剂型,片剂不适合吞咽功能不好的儿童,搞不好容易误入气管。

那么为什么孩子退烧药不能使用阿司匹林成分的呢?

阿司匹林是个好药,既能退烧止痛,又能预防血栓。但下列人群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1.儿童(川崎病除外)。患病毒感染的儿童使用阿司匹林可并发一种脑病---瑞氏综合征(reye‘ssyndrome)2.孕妇。孕晚期使用可引起产妇出血,产程延长,死胎率增加3.哺乳期妇女。阿司匹林可进入乳汁4.肾病患者5.胃病患者

黑户71:出牙后仍然使用磨牙棒饼干

提示:春雨黑榜有时否定的不是产品,而是不当的使用方式。

比如今日的黑榜--出牙后仍然给孩子用磨牙棒饼干

磨牙棒饼干并非是磨牙的,是磨牙龈的,主要是按摩牙龈,促进牙齿萌出,一般磨牙棒应该用在要出牙但是牙还没有出来的时候,这样不但可以刺激牙齿萌出,而且坚固牙龈,缓解出牙前牙龈的不适。

但很多家长在错误的时机给孩子使用磨牙棒饼干,孩子都已经出牙了还在使用磨牙棒。孩子出牙后再用磨牙棒,一个是因为口水容易将磨牙棒饼干泡软,一个是出牙后容易将磨牙棒咬断,存在风险。

张思莱医师:我也给小外孙子吃过磨牙棒,随着孩子的啃咬,很快就会咬下一大截,我急忙从他嘴里给抠出来了,太危险了,所以以后我就不给孩子吃了。还是防备万一吧!

崔玉涛:有些家长担心磨牙棒被咬下一小节会噎着孩子,(有些道理)。磨牙棒是细面粉等被压制而成。看似坚硬,但遇唾液会很快变散。

所以家长要注意的是:

1孩子出牙以后不要再给孩子使用磨牙棒

2孩子使用磨牙棒时,家长一定要在旁边看护

最近,就出了一起磨牙棒使用不当造成的事故:

“温州一妈妈拿了根磨牙棒给6月大的儿子吃。没几分钟,磨牙棒就断了一截,儿子被噎住,虽立即送医,但终因“异物吸入窒息”死亡。”

另外对于少量出牙的8,9个月的宝宝,自制的磨牙工具如胡萝卜条等反而较为安全一些。

黑户72:给儿童用沙星

儿科医生张崇晓:儿童慎用沙星,沙星属于喹诺酮类的抗菌药物,属人工合成抗菌药,治疗腹泻时见效较快,但其药物说明书写明了“18岁以下禁用”。曾有研究表明,此类药物可使负重关节的软骨受损,使骨生成受阻。虽然没有明确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类药物会影响孩子身高,但如果正处于骨骼发育期的儿童服用,可能对关节造成损害。

医院:新生儿期避免应用或禁用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可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沙星类)禁用,可导致脑性核黄疸及溶血性贫血的磺胺类药和呋喃类药避免应用。

广食药监:夏季到来,细菌、病毒等繁殖活跃,饮食不注意卫生很可能导致腹泻。一些家长为了应急,给孩子服用诺氟沙星等沙星类药品,但随意使用存在一定风险,用得不当会影响孩子的骨骼发育。使用沙星等抗菌药前,医院就诊,避免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黑户73:螺旋藻

那么首先来看看,著名科普作家云无心的结论

“如果生产条件合格,没有重金属污染,螺旋藻是一种很安全的野菜。跟萝卜白菜相比,它的营养成分还比较丰富。如果价格跟普通蔬菜相差不大,它也可以作为健康食谱的一部分。不过,指望每天吃上几克来治病强身,根据目前的科学证据,实在是一件很不靠谱的”

关于螺旋藻,云无心有一篇长文,推荐给大家看看

另外再看看,营养师顾中一的说法:“螺旋藻当肉吃还是不错的,当菜吃凑合,不能当药吃。”

不过,这只是在生产合格的前提下,在年,曾爆出“国家食药监局对外公布的最新抽检结果13家螺旋藻厂家不合格”的新闻,不合格主要是铅含量超标。但是,随后国家食药监局又修改了结果,原本13家不合格,变成1家。其中缘由,我们不便揣测。

但是,希望大家谨慎对待保健品。如果没有特殊的益处,不建议冒险。

综上所述,在最好的情况下,螺旋藻也仅仅是一种特别没有性价比的产品。所以春雨不推荐。

黑户74:对孩子,请慎用六神丸

看到微博上有妈妈反应家人端午要给孩子吃六神丸,说是民间传统,有清热解暑的功效。

在此提醒大家,六神丸含有蟾蜍,雄黄,麝香,冰片等,别说给孩子吃,我们甚至不建议给孩子外用涂抹。

蟾蜍所含毒素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其中如蟾酥二烯醇化合物,可造成对心脏和胃肠道的损害;吲哚烷基胺类化合物,可引起神经系统中毒;儿茶酚胺类化合物,其毒性虽然可在加热时被部分破坏,也只是减少了毒性而已。有报告称,蟾酥中毒可引起剥脱性皮炎,如误入眼中,可引起结膜红肿发炎,严重者甚至失明。

雄黄中主要含有硫化砷,并含少量其他重金属。砷首先危害神经细胞,使中枢神经中毒,而产生一系列的中枢神经中毒症状,并可直接损害毛细血管,使其扩张松弛,造成血管通透性增强。也可使血管舒缩中枢麻痹,而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并可引起肝、肾、脾及心肌等实质器官的脂肪变性和坏死。

在美国,六神丸属于禁售的中成药

下面是新闻报道过的两例六神丸的药物中毒事故

一初生婴儿脐部发炎,父母自作主张用六神丸溶于水中分次喂服,一天三次,每次十粒,结果婴儿发生急性中毒,抢救不及而死亡。另有一初生婴儿,亦因脐部感染,家人用六神丸30粒研碎后敷于脐部,亦引起中毒死亡。

一名四岁女童,咽喉发炎,父母喂给六神丸,每次15粒,连喂三次,亦中毒不治死去。

综上所述,六神丸,对孩子慎用,新生儿禁用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中科技术让白癜风患者早绽笑容
北京治疗严重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hywxzx.com/jbzz/6320.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川崎病_川崎病常识_川崎病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