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一言不合就冰敷,错错错
夏季天气多变,空调环境进进出出,孩子的抵抗能力弱容易生病。一旦孩子发烧了,家长们肯定急着退烧,是先擦个澡、冰敷,还是先给退烧药?抑或是冰敷+温水擦浴+退烧药呢?可能大部分家长首选物理降温,不行再吃退烧药……我们推崇的物理降温究竟有道理吗?有研究调查了41个英文网站,其中54%仍然建议温水擦浴,只有2%的网站不建议物理降温。然而,今天我们介个观点比较颠覆——对于大部分发烧的孩子,美国儿科学会建议首选口服退烧药,不建议使用物理降温(温水擦浴、冰敷等)。1、发烧超过38.5°C才要退烧 美国儿科学会关于退烧的指南: 除非是超高热,发烧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反而利于提升孩子的免疫力,有利于对抗感染。有明确原因的发烧,比如严重的细菌感染,自然可以针对病因进行抗感染治疗。 孩子舒适度很难用客观的指标去衡量,美国专家的共识是在39°C以上(中国指南是38.5°C以上)孩子会比较难受,除了一些有遗传代谢病、心肺功能疾病、癫痫等疾病的孩子,如果孩子没有明显不舒服,健康的孩子在39°C以下不需要退烧。超过了39°C孩子明显不舒服才需要退烧。2、治退烧的目标是提高孩子的舒适度
现在来说说,当孩子体温在38.5°C以上了,家长们要怎么退烧,为啥不建议首选物理降温?
试想一下,大人生病了,是喜欢睡觉休息,还是被别人用布在身上擦来擦去或用个冰冰的东西放在额头上呢?大部分人都是喜欢安静地休息,所以孩子也一样,发烧喜欢睡觉和休息。 所以,孩子发烧的治疗目的是让孩子不难受,舒服一点。物理降温:包括脱衣服散热、泡澡、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冰袋冰敷、退热贴、吹风扇、开空调等等。原理是通过皮肤和外界的环境的接触,借助流动的水或空气将人体热量带走,达到退热的目的。
先说家长们惯用的冰敷,退热贴。这样的小面积接触皮肤的降温方式,既降不了温又让孩子不舒服,自然应该放弃。 酒精擦浴,可以降温,但可能导致孩子酒精中毒,应该禁止。温水擦浴和泡澡这样的方式,在39°C以下根本就不需要用,39°C以上也是先吃退烧药,只有当孩子不能吃退烧药时,才可考虑选用,或者当孩子非常难受,也就是发烧所带来的不适已经大大超过了擦浴所引起的不适,才应该考虑加用,所以说白了就是个备胎,你把它当首选的方式就错了。
物理降温(如冰敷、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可能导致皮肤血管收缩,不利于散热,寒颤、交感神经兴奋(例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最主要,是会引起孩子不舒服。3、孩子发烧后再家里如何处理? 主要有三个目的:舒服、防脱水、观察 (1)想让孩子体温降至38.5°C以下,缓解不适感,首选药物降温。 (2)补充水分。因为发热会导致脱水,可建议孩子多喝水、果汁、电解质口服溶液、冰棍等。 (3)如果发热病症具有高度传染性(例如水痘或流感),请让您的孩子远离其它小孩、老人或抵抗能力较弱者(例如癌症患者)。 (4)保持孩子房间和家里凉爽舒适,不要给孩子穿得太厚。 (5)如果房间温暖或不通风,开启电风扇,保持空气流通。 (6)孩子发热时,不必一定要待在房里或躺在床上,可以在房间能走动,注意不能过度疲劳。 (7)家长观察病情是否出现恶化。4、什么时候、医院?强调一点,发烧只是儿童常见症状。大部分儿童发烧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医院治疗,只需在家处理就可以了。到医院还会面临一个院内感染的问题,医院聚集了很多生病的孩子,更易引起相互间的传染。
有医院: (1)出现嗜睡、异常烦躁 (2)曾经在气温极高的环境中停留,例如高温的车内 (3)出现颈硬、极度头痛、喉咙痛、耳痛、不明原因的疹子、不断呕吐或腹泻 (4)脱水症状(例如口干、囟门凹陷、无尿)且无法喝水 (5)有免疫系统缺陷,例如服用激素的孩子 (6)抽搐 (7)3个月以下的孩子体温超过38度 (8)体温持续超过40度的所有孩子有医院: (1)体温下降之后,仍然萎靡不振 (2)病情加重 (3)2岁以下孩子持续发烧超过24小时 (4)2岁以上孩子持续发烧超过3天(72小时) 尽管今天的这个观点是医学界的主流,也并不是所有的医生都认同,您的儿科医师可能会根据个人情况提出不同治疗建议,请遵医嘱哦。今年四月底我们国家出台了《中国0-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有关退热和防止抽风的新观念,可以说有一些颠覆性的变化。
首先,退热药并不能预防热性惊厥,也不可作预防性应用。所以也不主张体温三十八度五以上就积极给孩子服用退热药。
第二,退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孩子的舒适度。当孩子体温已超过三十八度五,精神仍然非常好,没有不适表现时,是不需要用退热的;当孩子体温并未达到三十八度五,可精神不佳,有疲惫、疼痛等不适感时,可给予及时服用退热药;当服用退热药后并未改善孩子的不适时,就应考虑换用其他药物。不能只是为了退热而服用退热药。
第三,当孩子的体温增高引起家长过度焦虑时,也作为一个应用退热药的因素,要加以考虑。
第四,物理降温(温水擦浴或者冰敷、酒精擦身等)不再推荐应用。温水擦浴虽会有助于体温下降,却会增加孩子的不适,所以建议不用最好;冰敷并不能降温,还会引起寒颤、鸡皮疙瘩、哭闹等新的不适,也不推荐使用;酒精擦浴更有很多问题也不推荐使用。
第五,发热儿童不应不穿衣服,也不应穿衣服过多。
第六,不能用发热的高度和发热的持续时间来判断病情的危重程度。也不能根据应用退热药后体温下降的快慢和程度来判断疾病的危重程度。要根据年龄,结合精神反应、呼吸、心率、血压、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和外周经皮血氧饱和度,有无咳嗽、吐泻、皮疹等伴随症状来综合判断。
1.六月龄以上儿童请勿单独使用体温的高低这一标准来鉴别危重。
2.发现3-6月龄儿童体温摄氏39度或以上时则可判断至少中危。
3.发现3月龄以下儿童体温为摄氏38度或以上时则可判断高危。
4.发热患儿存在心动过速则可判断至少中危。
鉴别心动过速的标准:
年龄心率
小于12月龄大于次/分
1-2岁大于次/分
2-5岁大于次/分
5.请勿使用发热持续时间来判断危重程度,但发热至少5天以上应考虑川崎病。
第七,糖皮质激素不能作为退热剂用于儿童退热。
第八,退热药仍首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第九,热性惊厥绝大多数预后良好,目前尚未发现导致儿童智力下降、学业成绩不良或者神经认知以及行为异常的。
研究表明首次发生热性惊厥的孩子有2%~7.5%的将来会发生癫痫。预防用药可减少热性惊厥的复发,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达30%,同时尚无证据表明,预防用药能减少远期癫痫的发生率。
所以目前欧美国家关于热性惊厥的指南,并不推荐预防用药,不论短期用药还是长期用药。
主播妈妈讲故事
听绘本聊育儿
个人yuan
- 上一篇文章: 新版医生三基题库连载四
- 下一篇文章: 乐粉课堂你会看孩子的验血报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