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宝宝高烧反复妈妈自行用药,诊断出来后
果果今年3岁了,是个聪明可爱的孩子,上幼儿园之前他体质一直杠杠的,爸爸妈妈都很省心,想夸他却一直不敢夸,没想到自从上了幼儿园以后,果果总是动不动的生病发烧。第一次发烧的时候,妈妈紧张得不行,就怕一不小心把孩子的脑袋烧出问题了,可经历几回后,妈妈便驾轻就熟,再遇到发烧感冒,心里平静了许多。
7月22日,早上还是和往常一样,果果7点左右起床开始坐在地上玩玩具车,玩到8点左右开始精神状态不佳,抱起来发现额头有点热,拿体温计测量一下都接近39°了,妈妈一下子慌张了,马上想办法给他降温,首先降温贴用起来,过了会没有改善,开始使用小儿美林退烧药,过了一个小时烧退下来了恢复了正常,该吃吃该玩玩,妈妈以为是简单的小感冒发热,便没放在心上。但是下午睡了一会又开始发热哭闹,物理降温无效只好再次吃药,以为是当天受凉了,所以晚上打算让他早点睡觉。
大概晚上十点左右又开始发热,妈妈发现果果右小腿出现红疹,嘴唇也有些发红,哭闹严重,精神状态很不好。用退烧药后,体温仍然徘徊在39℃+。这烧一发就发了3天,高烧怎么都退不下去,而且果果的腿上都是密密麻麻的斑点,这让妈妈开始担心了,马上穿医院,经过验血发现CRP偏高,正常值在0-10,果果的有,医生说是血液里有病毒,要安排输液,妈妈最反感就是挂水了,之前果果的妈妈看过很多文章抗生素滥用的危害,所以还在咨询医生能不能吃药治疗,医生很惊讶甚至有点气愤的说,“你们是怎么当父母的?都这么严重了还不重视,明天早上还不知有没有病床给你们安排住院!”听到要住院,果果妈妈的第医院动不动就挂水住院坑病人的钱,不就是感冒发热嘛,事后妈妈才知道自己多么的无知了。
果果手臂上血管太细,后来扎针在额头,妈妈心想着忍忍吧,挂完水就好了。
半夜挂好水都快凌晨了,妈妈带果果回家睡了一觉,第二天精神还是不佳,白天还是发热,甚至超过39°,果果爸爸定时给他量体温,因为他们已经摸到了果果体温上升的规律,大概3个半小时就开始上升,只要上到38度以上就要马上吃药,因为五到十分钟就会很快升到39度以上,那时候再吃就降的慢了。
虽然医生有要求24小时服用不能超过4次,但果果的爸爸为了控制他的体温,只能4小时给他吃一次,怕他烧坏,宁愿选择副作用的危害。医院,安排了住院,住院后第一时间验血,下午验血结果出来后,大夫震惊了:“白细胞怎么这么高,2万多,医院,医院。”
2万多,不晓得是以什么单位计量,但大夫的反应顿时让全家人都慌了神。妈妈抱着红血丝遍布双眼的果果,心里想了一万种猜测,也一万遍祈祷,我的孩子肯定不会有事。看着孩子躺在床上有气无力的样子,妈妈真是心疼不已。
医院急疹挂儿科,果果妈妈不顾一切地冲进诊室,医院的化验单,大夫立刻问孩子眼睛红不红?四肢有没有皮疹?发烧多久?一连串问题答完后,大夫在诊断册上写下“川崎病”,后面打了个问号——“疑似川崎,抓紧住院!!!”
然后,大夫特意给住院部打了电话,安排尽快住院。
抱着果果冲出诊室,妈妈一路打听住院部在哪儿,却已分不清左右,听完第一句前面左拐,就赶紧抱着孩子往前跑,到了左拐处再急着打听接下来怎么走。
因为从未听说,只顾着争分夺秒。
入院后,果果一直高烧,每次量体温都是39.5℃以上。下午,住院医师问诊时,除了查看眼部红血丝和四肢皮疹外,还看了小屁屁是不是红,接种过的卡介苗有没有反应——这两项果果都有表现。
大夫还细细端量了手指末端还有没有脱皮现象,果果没表现出来这种症状。医生严肃地告诉果果爸妈:“孩子应该就是患上了川崎病!这种病若不及时医治很容易引发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是一种急性、发热、出疹性的血管炎,属中小动脉的免疫炎症,而且这种病会发烧39℃到40℃,并且持续5天以上。还会出现嘴唇红,口唇干裂,颈部淋巴肿大,舌头像杨梅、草莓一样,医学上叫杨梅舌,手掌红、指头肿。你们孩子带来得刚刚好,后面要确保按时服药,并且1、3、6、9和12月医院进行复查。”
果果妈妈听完后,没忍住,失声痛哭起来,心想着都是自己的疏忽造成这一切,既庆幸又后悔没照顾好孩子。
育儿锦囊:近几年来,川崎病发生在5岁以下的孩子身上越来越多了。在这边提醒各位父母,如果孩子突然高烧不退,一定要多几分警惕,千万用自以为是的经验,给孩子私自用药,万一判断错误,延误太久会耽误孩子最佳的治疗时间!各位,你们身边有孩子得过川崎病吗?后来都怎么样了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感动近一月的坚守和一沓厚厚的病例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