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工具儿科常用参数指标
儿科常用参数
儿科像微缩版的内科,很多内容在内科那边有。但是感觉儿科有的部分写的比内科还清楚。
包括儿童生长发育、疫苗接种、新生儿疾病、营养障碍性疾病,以及各系统疾病。液体疗法附于消化系统-腹泻病后。
基本生命体征
1、呼吸与心率
2、血压:
正常收缩期血压(mmHg)=[年龄(岁)x2]+80,舒张压为收缩压的2/3
高血压标准(贺银成给的):
学龄前≥/80mmHg
学龄≥/90mmHg
3、儿童体表面积计算
体重≤30kg的儿童,体表面积(m2)=体重(kg)*0. +0.1;
体重30kg的儿童,体表面积(m2)=(体重kg-30)*0. 02+1.05
总论
一、儿童年龄分期
(1)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娩出,正常约40周
妊娠早期:12周
妊娠中期:13~28周
妊娠后期:29~40周
(2)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时开始至生后28天。第一周的新生儿为早期新生儿
(3)婴儿期:自出生到1周岁之前。生长发育最快。经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的IgG仅能维持5~6个月。
(4)幼儿期:自满1岁至满3周岁之前
(5)学龄前期:自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
(6)学龄期:自入小学始(6~7岁)至青春期前
(7)青春期:一般为10~20岁(《儿科学》八年制第三版)。WHO规定为10~19岁,女性青春期的开始标志为乳房萌育。(《妇产科学》八年制第三版)
二、生长发育
(1)生长发育规律:
连续性、阶段性、非匀速性
不平衡性
由上到下、由近到远
个体差异性
(2)体格生长指标
1、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生后3~4日内出现,7~10日恢复至出生时。降低≤出生体重的3%~9%
2、正常体重:
出生:3kg
3个月:6kg
1岁:9kg
2岁:12kg
2岁~12岁:8+年龄*2
3、正常身高
出生:50cm
6个月:65cm
1岁:75cm
2岁:87cm
2岁~12岁:75+年龄*7
4、正常头围
出生:34cm
3个月:40cm
1岁:46cm
2岁:48cm
5岁:50cm
5、正常胸围
出生:32cm
1岁:46cm
1岁至青春期前:胸围-头围=年龄-1
三、骨骼发育
(1)头颅骨发育
前囟闭合:1~2岁
后囟闭合:6~8周龄
(2)脊柱发育
脊椎前突:3个月
胸椎后突:6个月
腰椎前突:12个月
(3)长骨骨化中心
公式:1~9岁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年龄+1。共10个,10岁出齐
四、牙齿发育
1、乳牙(20个):共20个,3岁内出齐
2、恒牙(28~32个):6岁萌出第一恒磨牙,12岁萌出第二颗恒磨牙,18岁后萌出第三颗恒磨牙(智齿)
恒牙全部出完共32个:20颗替换乳牙的恒牙+4颗第一恒磨牙+4颗第二恒磨牙+4颗智齿
没有智齿则恒牙总数为28个
五、运动和语言的发育
(一)大运动发育
2个月抬头;6个月独坐一会儿;
7个月有意识翻身(滚);8个月会爬;
11个月独站片刻;1岁逐渐会走(15月走稳);
18个月爬台阶;2岁双足跳,30个月会单足跳;
3岁会跑,骑三轮车。
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走跳跑
(二)精细运动发育
4握6摇7倒手;
9捏10撕周涂鸦;
18盖房堆积木。
(三)语言发育
1岁出现第一个有意义的单词
哭叫阶段: 1~2个月;
咿呀阶段: 3~4个月;
单音阶段: 5~6个月(无意识)
复音阶段: 7~8个月(无意识)
单词阶段: 1~2岁(有意识,会用词)
成语阶段:3岁以后(短歌谣)
五、计划免疫接种
记忆:
0乙肝、卡介苗
0、1、6月乙肝
2、3、4月脊髓苗
3、4、5月百白破
8月麻疹一独苗
1岁内完成初种(基础免疫)1岁后复种(加强免疫)
儿童营养
1、各年龄段儿童能量和水的需求量
年龄
所需能量(kcal/kg*d)
所需水量(ml/kg*d)
1岁
95~
3岁
90
6岁
80
9岁
70
75
12岁
60
50
15岁
50
50
2、各阶段基础代谢率BMR:单位kcal/(kg*d)[kJ/(kg*d)]
婴儿55
7岁44
12岁每日30
成人25~30
食物热力作用蛋白质最高,基础代谢率婴儿最高
3、营养素的需要
①糖类
②脂类
③蛋白质:年龄越小需要越多,6月婴儿适宜摄入量9g/d,6月~1岁婴儿推荐摄入量20g/d
④矿物质与维生素:
矿物质
常量元素(0.01%,钙、钠、磷、钾)
微量元素(0.01%,铁、碘、锌、硒、铜、镁)
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A、D、E、K)
水溶性(维生素B族和C)
4、婴儿喂养
(1)母乳的成分变化
初乳:产后45天内质稠色黄,脂肪少,蛋白多,含SIgA
过渡乳:5-14天内,脂肪最多,蛋白减少
成熟乳:15天~9月,量和营养都均衡稳定
晚乳:10月后,营养和量逐渐减少
(2)奶量计算
婴儿期每日能量需要量:Kcal/kg;水需要量:ml/kg
A、配方奶:
1g能提供5Kcal,需要20g/kg/d
一平勺奶粉(4.4g)加温开水30ml
B、8%糖牛乳:ml提供Kcal
例:6kg的婴儿,每日需要能量和水量?
A、每日能量需要量20*6=g;水需要量*6=ml
B、8%糖牛乳:
每日能量需要量*6=ml;水需要量*6-=ml
(3)辅食添加
1~3个月:汁状食物
4~6个月:泥状食物
7~9个月:末状食物
10~12个月:碎状食物
营养障碍性疾病
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1、血钙早期一过性降低,血磷降低
2、碱性磷酸酶AKP增加
3、血清25-(OH)D3:最早出现下降
儿童适宜水平:50nmol/L(20ng/ml)
维生素D不足:37.5~50nmol/L(15~20 ng/ml)
维生素D缺乏:37.5 nmol/L(15 ng/ml)
维生素D严重缺乏:≤12.5 nmol/L(5ng/ml)
二、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溺症
1、诊断:血总钙1.75~1.88mmol/L;离子钙1mmol/L
2、临床表现:
隐匿型发作:血钙1.75~1.88mmol/L
典型发作:血钙1.75mmol/L
三、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体重低下: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
生长迟缓: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
消瘦:体重低于同性别、同身高
四、单纯性肥胖
BMI在P85~P95为超重,超过P95为肥胖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一、新生儿分类
(1)根据出生胎龄分类
足月儿:胎龄满37(+0)~41(+6)周的新生儿
早产儿:胎龄37周的新生儿
极早早产儿:28周
晚期早产儿/近足月儿:≥34周
过期儿:胎龄≥42周
(2)根据出生体重分类
正常出生体重儿:g≤出生体重g
低体重出生儿
低体重儿:g
极低体重儿:0g
超级低体重儿:0g
巨大儿:≥g
(3)根据出生体重与胎龄关系分类
适于胎龄儿AGA:第10百分位出生体重第90百分位
小于胎龄儿SGA:第10百分位
大于胎龄儿LGA:第90百分位
(4)根据出生后周龄分类
早期新生儿:出生1周内的新生儿
晚期新生儿:出生2-4周的新生儿
二、正常足月儿特点
1、呼吸频率:40~60次/分;肺液30~35ml/kg,分娩时产道挤压排出1/3
2、心率:90~次/分;血压:70/50mmHg
3、胎便墨绿色,生后24小时内排出,2~3天排完
4、胎尿48小时内排出,尿量1~3ml/(kg*h)
5、血液系统参数:
血容量:85ml/kg(50 ~m/kg)
红细胞:出生时(5~7)*10^12/L
白细胞:出生时(15~20)*10^9/L,5天后接近婴儿10*10^9/L
Hb:出生时~g/L
6、所需热量~kcal/(kg*d),生后2~3天生理需水量50~ml/(kg*d)
三、早产儿特点
1、呼吸暂停:呼吸停止时间≥20秒,或伴有心动过缓(心率次/分)或低氧血症(青紫或血氧饱和度下降)
2、周期样呼吸:呼吸中断小于20秒,不伴有心动过缓和(或)血氧饱和度下降
四、新生儿窒息
1、胎儿宫内窘迫
早期:胎动增快,胎心增快,胎心率≥次/分;
晚期:胎动减少或消失胎心减慢,胎心率次/分,严重时甚至心脏停搏;窒息可导致肛门括约肌松弛,羊水被胎粪污染。
2、新生儿Apgar评分
皮肤颜色(appearance)
心率(pulse)
对刺激反应(grimace)
肌张力(activity)
呼吸(respiration)
评价标准
每项0~2分,总共10分
重度窒息0~3分
轻度窒息4~7分
正常8~10分
评价时间:分别于生后1分钟和5分钟进行。1分钟评分反映窒息严重程度,5分钟评分除反映窒息严重程度外,还可反映窒息复苏的效果及帮助判断预后
3、围生期窒息定义:
美国儿科学会(AAP)和妇产科学会(ACOG)将围生期窒息定义为:
①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为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或混合性酸中毒(pH7)
②Apgar评分0~3分持续5分钟以上
③新生儿早期有神经系统表现,如抽搐、肌张力低下、昏迷等
④出生早期有多器官功能不全的证据
五、呼吸窘迫综合征
1、肺表面活性物质孕18~20周开始产生,35~36周达成熟水平
2、肺成熟度测定:卵磷脂/鞘磷脂(L/S)值
L/S≥2提示“肺成熟”
L/S1.5~2“可疑”
L/S <1.5“肺未成熟”
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
病情分度
七、新生儿黄疸
1、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5~7mg/dl(成人超过2mg/dl)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
2、生理性黄疸:
①一般情况良好
②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3~4周
③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μmol/L(5mg/dl)或每小时0.5mg/dl
④血清总胆红素值尚未达到相应日龄及相应危险因素下的光疗干预标准
3、病理性黄疸
①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②血清总胆红素值已达到相应日龄及相应危险因素下的光疗干预标准,或每日上升85μmol/L(5mg/dl),或每小时0.5mg/dl
③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④黄疸退而复现
⑤血清结合胆红素34μmol/L(2mg/dl)
消化系统疾病-腹泻病与液体疗法
1、病程分期
急性腹泻:连续病程在2周以内
迁延性腹泻:病程2周~2个月
慢性腹泻:病程2个月以上
2、脱水的临床表现与判读
3、不同性质的脱水
(1)等渗性脱水
水和Na+等比例丢失,血Na在-mmol/L之间。
特点:循环血容量和间质液减少,细胞内液无变化。
常见急性腹泻患儿,大量呕吐后。
(2)低渗性脱水
失Na+失水,血Na+mmol/L,常见于营养不良患儿伴腹泻。
特点:脱水症状严重,容易发生休克。有神经细胞水肿导致的神经系统症状。
细胞外液减少+渗透压减少
(3)高渗性脱水
失Na+失水,血Na+mmol/L
特点:在失水量相同情况下,脱水症较轻。常由医源性引起,大量输入高渗性液体。
细胞内脱水:皮肤粘膜干燥、烦渴、高热、烦躁不安、肌张力增高、惊厥
神经细胞脱水:脑脊液压力降低,脑血管破裂出血,脑血栓
4、代谢性酸中毒
分类:正常AG型代酸(丢失碱)、高AG型代酸(产酸过多)
分度:
HCO3-mmol/L
CO2CPvol%
正常
22-27
40-60
轻度
13-18
30-40
中度
9-13
20-30
重度
9
20
5、低钾血症
血清K+3.5mmol/L。
正常血清钾:3.5-5.5mmol/L
6、低钙和低镁血症
正常血清Ca+ 2.2-2.7mmol/L(9-11 mg/dl),Mg+0.8-1 .2mmol/L(2.0-3.0mg/dl)
血清Ca+ 1.75mmol/L(7mg/dl)→低钙血症
Mg+ 0.6mmol/L(1.5mg/dI)→低镁血症
7、各型肠炎的特点
8、液体疗法
(1)混合溶液
等渗性脱水补液张力=1/2(原因:电解质与水1:1丢失),高渗性脱水补液1/2,低渗性脱水补液>1/2
比例顺序:盐:糖:碱(2:1溶液除外,不含葡萄糖)
0.9%NaCl、1.4%碳酸氢钠、1.87%乳酸钠是等张液;葡萄糖在体内被氧化,视为无张力。
5%碳酸氢钠(3.6张)、11.2%乳酸钠(6张)为高张液
葡萄糖不占张力,故张力计算只看氯化钠和碳酸氢钠
(2)静脉补液
①定量:包括累积损失量、继续丢失量、生理需要量三部分
累积损失量
轻度脱水:30~50ml/kg
中度脱水:50~ml/kg
重度脱水:~ml/kg
继续丢失量:治疗过程中呕吐、腹泻、胃肠引流丢失的液体
生理需要量:1/5等张液补充
~ml/kcal
持续发热体温超过38℃者,每增高1℃使生理需要量增加10%~15%
1岁:~ml/kg
1~3岁:~ml/kg
4~9岁:70~ml/kg
10~14岁:50~90ml/kg
综上所述:第一天补液总量(先按1/2~1/3量给予,余量视情况而定)
轻度脱水90~ml/kg
中度脱水~ml/kg
重度脱水~ml/kg
②定性:先浓后淡,纠正电解质紊乱后修正方案,改为1/4~1/5张液(生理需要液)
低渗性脱水(血钠):2/3张液(4:3:2液)
高渗性脱水(血钠):1/3张液(1:2液)
等渗性脱水(血钠~):1/2张液(2:3:1液)
休克扩容:1张液(2:1含钠液)
③定速:先快后慢
注:扩容量包括在快速补液量里,故快速补液量需用补液总量1/2减去扩容量
呼吸系统疾病
1、不同年龄小儿呼吸频率
新生儿:40~44次/分
1岁内:30次/分
1~3岁:24次/分
4~7岁:22次/分
8~14岁:20次/分
15~18岁:16~18次/分
2、小儿动脉血气
3、几种不同的肺炎临床表现特点
呼吸道合胞病毒:憋喘为主、听诊哮鸣音、X线肺气肿
腺病毒:急,热,毒,症状重体征晚,X线:大病灶
金黄色葡萄球菌:急,重,热,毒,疹,X线多变
流感嗜血杆菌:亚急性起病,大叶分布
肺炎支原体:刺激性咳嗽,体征不明显,X线改变明显
衣原体:是引起1 ~3个月婴儿肺炎的重要病原
心血管系统疾病
1、房间隔发育
不得不说,儿科这块的无论是文字讲解还是配图都比组胚好多了
2、先心病
泌尿系统疾病
一、小儿泌尿系统生理特点
1、肾小球滤过率GFR:
新生儿:20ml/(min*1.73㎡)
2岁达成人水平:青年男性 ml/(min*1.73㎡),青年女性 ml/(min*1.73㎡)
2、93%新生儿生后24小时内排尿,99%生后48小时内排尿
3、排尿量及少尿、无尿的标准
4、尿液性质
(1)尿色:正常情况下尿色呈淡黄色。
新生儿出生后头2~3天尿色较深,稍混浊;因含尿酸盐使尿布成淡红色
(2)尿液酸碱度:新生儿尿呈酸性(含尿酸盐较多),婴幼儿尿接近中性或弱酸性。
(3)尿比重和渗透压:
新生儿尿比重较低(1.~ 1.),渗透压平均为mmol/L。
儿童尿尿比重为1. ~1.,渗透压平均为 ~mmol/L。
(4)尿常规:
新鲜尿沉渣镜检:红细胞3个/HP,白细胞 5个/HP,管型无或偶见。
12h尿Addis计数:红细胞50万,白细胞万,管型 0个为正常。
(5)尿蛋白
正常儿童尿中仅排泄微量蛋白,排泄量≤mg/ (m2*24h) ,定性检查为阴性,一次随机尿的尿蛋白/肌酐≤0.2。
尿蛋白含量≥mg/d或>4mg/(m2*h)或>mg/L,定性试验阳性为异常
5、血肌酐浓度
对比成年人:男44~μmol/L,女70~μmol/L
6、肾病综合征:尿蛋白50mg/(kg*d),尿蛋白/尿肌酐3.5,血清白蛋白25g/L,胆固醇5.7mmol/L
7、关于水肿:肾病综合征为凹陷性水肿。
急性肾小球肾炎水肿在《内科学》P上描述为因水钠潴留导致的凹陷性水肿,《儿科学》P描述为非凹陷性水肿。《病理生理学》只提到肾病综合征水肿为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钠潴留导致,未提及急性肾小球肾炎水肿及水肿的性质。
造血系统疾病
1、血象特点
(1)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
网织红:婴儿期以后接近成人值
出生时
红细胞数:5~7,单位10^12/L
Hb:~g/L
2~3个月:生理性贫血
红细胞数:3*10^12/L
Hb:g/L左右
3个月以后:缓慢增加
12岁时达成人水平
(2)白细胞数与分类
出生时:白细胞总数15~20,单位10^9/L
婴儿期:维持在10*10^9/L左右
8岁以后:接近成人水平。
中心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变化:
(3)血小板数
与成人相似,约~,单位10^9/L
(4)血红蛋白种类
出生时:HbF (胎儿)占70%,HbA(成人)占30%
1岁时:HbF不超过5%
2岁时:不超过2%。
2、贫血
(1)贫血标准
WHO贫血标准:
6个月~6岁Hbg/L,6~14岁g/L
我国血液病会议()建议:
Hb在新生儿g/L
1~4月90g/L
4~6月g/L
海拔每升高0米,Hb上升4%.
(2)贫血分度
儿童
轻度:正常下限~90g/L
中度:90~60g/L
重度:60~30g/L
极重度:30g/L
新生儿
轻度:~g/L
中度:~90g/L
重度:90~60g/L
极重度:60g/L
(3)贫血形态分类(正常值与成人存在数值上的微小差异)
红细胞平均容积MCV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3、缺铁性贫血
(1)铁代谢检查
①血清铁蛋白SF:
测定的正常值:
成人男性为92 ~μg/L
女性为23 ~89μg/L
3个月婴儿为 ~μg/L,3个月后为18 ~91μg/L
低于12μg/L提示缺铁。
②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0.9μmol/L(μg/dl)
③血清铁SI:
SI正常值为12.8 ~31.3μmol/L(75 ~μg/dl)
9.0 ~10.7μmol/L(50 ~60μg/dl)有意义
成人标准为SI8.95μmol/L
④总铁结合力TIBC
TIBC62.7μmol/L(μg/dl),成人标准为TIBC64.44μmol/L
⑤转铁蛋白饱和度TS
TS15%有意义
(2)血象提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3)骨髓
铁粒细胞15%,核老浆幼
4、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1)大细胞性贫血
(2)血清维生素B12正常值:~ng/L,ng/L为缺乏
(3)血清叶酸水平正常值为5~6μg/L,3μg/L为缺乏
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儿童3~4个月内Kernig征、18个月内Babinski征阳性均可为正常现象
1、热性惊厥
根据临床特点可以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两种。
①单纯型发作
表现为全面性发作,无局灶性发作特征;
发作持续时间小于15分钟;
24小时之内或同一热性病程中仅发作1次。
此型占热性惊厥的75%。
②复杂型具有以下特征之一:
发作时间长(15分钟);
局灶性发作;
惊厥在24小时之内或同一热性病程中发作≥2次。
2、化脓性脑膜炎
(1)脑脊液外观浑浊,白细胞总数~0*10^6/L以上,中性粒细胞为主;糖原含量1.1mmol/L,蛋白质含量1g/L
(2)各类脑膜炎脑脊液检查结果比较
内分泌疾病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HT
新生儿筛查:取足跟血测TSH浓度,15~20mU/L为阳性
确诊:T4降低,TSH明显升高
遗传性疾病
1、唐氏综合征
细胞遗传学检查
标准型:47,XX/XY,+21
异位型:
46,XX/XY,-21,+t(21q21q)
46,XX/XY,-22,+t(22q21q)
D/G易位(最常见):46,XX/XY,-14,+t(14q21q)
G/G易位
嵌合体型:46,XX/XY与47,XX/XY,+21两种核型细胞混合存在
产前三联筛查
血清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FE3、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2、苯丙酮尿症PKU
苯丙氨酸浓度:正常浓度μmol/L(2mg/dl),经典型PKU0μmol/L
筛查
新生儿:哺乳三天针刺足跟采集外周血,测苯丙氨酸浓度
年长儿:尿三氯化铁试验和2,4-二硝基苯肼试验化学呈色法
确诊
血浆游离氨基酸分析和尿液有机酸分析
尿蝶呤分析:鉴别三种非典型PKU
DNA分析
风湿性疾病
川崎病/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诊断:6个主要症状中出现5个,或有4个症状加上超声心动图或心血管造影发现冠状动脉病变,排出引起冠状动脉损害的其他疾病
持续发热5天以上。起病急,呈弛张热
多形性皮疹。发生于急性期
四肢末端变化。急性期:手足硬肿、掌足发红;恢复期:指、趾末端脱皮
双眼球结膜充血
口唇:干红皲裂,草莓舌,口腔黏膜弥漫充血
颈部淋巴结肿大。多见于单侧,不可推动
感染性疾病
数据来源
《儿科学》八年制第三版
文编整理
gs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上一篇文章: 金佑人生5月没买的,6月一定要补上,因为
- 下一篇文章: 别误会,我真的不是火锅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