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博士原创科普47预防接种特殊健康儿

时间:2020-9-18来源:饮食保健 作者:佚名 点击:

白血病化疗患儿预防接种建议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临床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白血病发病率一直位居儿童恶性肿瘤首位,约占全部儿童恶性肿瘤的1/3,同时也是儿童及<35岁成人恶性肿瘤死亡的首要原因。我国10岁以下小儿白血病发生率为3/10万~4/10万。近几年,白血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白血病患儿因疾病本身和(或)需要接受化疗、放疗,可导致免疫功能受损,体内缺乏对某些感染性疾病的保护性抗体,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风险显著增高,部分患儿甚至死于严重感染。接种疫苗对预防疾病具有重要作用。接种建议白血病化疗期间暂缓接种所有疫苗。化疗结束6个月后可接种灭活疫苗;化疗结束12个月后经过免疫功能评估,考虑接种减毒活疫苗。使用免疫抑制剂患儿预防接种建议免疫抑制剂是对机体的免疫反应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抑制免疫反应相关细胞(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等)的增殖和功能,临床上主要用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移植后排异反应和严重过敏反应。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主要有五类:(1)糖皮质激素类,如可的松和强的松;(2)细胞毒类药物,如硫唑嘌呤、氨甲喋呤、环磷酰胺、霉酚酸酯等;(3)真菌产物,如环孢素、他克莫司、西罗莫司等;(4)免疫细胞单克隆抗体,如CD3单克隆抗体(OKT3)、利妥昔单抗等;(5)细胞因子及其受体拮抗剂,如英夫利昔单抗、伊那西普、托珠单抗等。接受免疫抑制剂的儿童更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因此有必要接种疫苗。然而,接受免疫抑制剂的儿童是否可以接种疫苗,取决于两方面因素:(1)接种疫苗后是否可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发挥保护作用;(2)是否发生不良反应。接种建议1)可以接种的情况(1)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可以接种灭活疫苗并无须中断免疫抑制剂治疗;但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应该在末次剂量5个月后进行接种。(2)对于孕晚期免疫抑制剂暴露的婴儿,按预防接种程序接种灭活疫苗、MMR和水痘疫苗。(3)对于母亲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母乳喂养婴儿,可接种各类疫苗,无需延迟。2)暂缓接种的情况减毒活疫苗需暂缓接种。对于中断免疫抑制剂治疗安全的患者,需根据所用免疫抑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决定暂缓接种的时间。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20mg/d或>2mg/(kg·d)]治疗结束后1个月、非生物制剂类的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结束后至少3个月可以接种减毒活疫苗。生物制剂类免疫抑制剂尚缺少研究资料。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使用者的预防接种建议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是从健康人血液中提取的一种以IgG为主要成分的药物,具有抗体活性。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在儿科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川崎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抗体缺陷为主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等疾病。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接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后的预防接种一直是临床

转载注明  http://www.hywxzx.com/ysbj/8826.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川崎病_川崎病常识_川崎病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