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被误诊的ldquo川崎病rd
时间:2020-9-2来源:预防护理 作者:佚名 点击:次
兰馨同学倾力奉献
关爱儿童健康,呵护快乐成长。
有一种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87.4%),男童比例大于女童(1.83:1)。然而因为对这种病知之甚少,有些家长判断失误而耽搁了治疗,有的医生因为才疏学浅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给孩子的健康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这种病就是——川崎病。年,小儿科医生川崎富作(.2-.6)陆续接诊了多位发烧多日、双眼充血的患儿。搜集了多起病例后,川崎将其称之为“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并在年发表文章详细阐述了该病具体临床表现和病因分析及分类情况,因此该病被称为“川崎病”。此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以亚裔发病率为高,四季均可发病,以婴幼儿多见。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年北京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为49.4/10万。父母们务必小心——如果孩子高烧不退,并且出现川崎病症状,一定及时治疗,越早越好,因为约15%-20%未经治疗的患儿会发生冠状动脉损害!那么,本期节目就来了解一下婴幼儿常见的川崎病,有什么具体症状,如何治疗与预防。川崎病的症状
川崎病患儿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发热,患儿体温可达39-40℃,持续一两周甚至更长,体温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体温,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无效。然而仅凭发热并不能断定川崎病,此外还有一些系列相应症状,需要家长注意。1)眼部(球结合膜)充血:起病3-4天出现,无脓性分泌物,热退后消散。2)唇口症状:嘴唇充血皲裂,口腔黏膜弥漫充血,舌乳头突起、充血,呈草莓舌。3)手足症状:急性期手足硬性水肿、红斑,恢复期指端甲下和皮肤交界处出现膜状脱皮。4)皮肤表现:多形性红斑、猩红热样皮疹,常在第一周出现。肛周皮肤发红、脱皮。5)淋巴结肿大:单侧或双侧,表面不红,无化脓,可有触痛。病情进展血管炎会影响心脏功能,在病程1-6周可能会出现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律失常。发生冠状动脉瘤或狭窄者,可无临床表现,少数有心肌梗死的症状。冠状动脉损害多发生于病程第2-4周,也可能发生于疾病恢复期。心肌梗死和冠状动脉瘤破裂可能导致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此外,患儿也可能有间质性肺炎、无菌性脑膜炎、消化系统症状(腹痛、呕吐、腹泻、肝大、黄疸等)、关节痛、关节炎等表现川崎病的病因
川崎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研究资料提示多种病原体如立克次体、葡萄球菌、链球菌、反转录病毒、支原体感染等为其病因,但目前均未能证实。
研究人员推测,是由于感染源的特殊成分进入人体,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反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参与,导致人体血管壁出现损伤,出现全身性血管炎,累计冠状动脉。
一般患病1-9天时,有小动脉周围炎症,冠状动脉主要分支血管壁上的小营养动脉和静脉受到侵犯。
约12-25天时,冠状动脉主要分支全层血管炎,血管内皮水肿、血管壁平滑肌层及外膜炎性细胞浸润。弹力纤维和肌层断裂,可形成血栓和动脉瘤。
约28-31天时,动脉炎症逐渐消退,血栓和肉芽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内膜明显增厚,导致冠状动脉部分或完全阻塞。
数月至数年,病变逐渐愈合,心肌瘢痕形成,阻塞的动脉有可能再通。
川崎病的治疗和预防
川崎病的治疗目标是控制全身血管炎症、减少冠状动脉损伤,防止形成冠状动脉瘤以及血栓性阻塞。一般包括以下几项:1)阿司匹林。2)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3)糖皮质激素。4)其他治疗,如抗血小板聚集、对症治疗、心脏手术等。5)IVIG非敏感型KD的治疗。具体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儿具体病情来诊断、给予。护理患儿时,应密切- 上一篇文章: 医院全国排名第4,看病哪家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