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资讯全新推出降钙素原检测试剂盒

时间:2018-4-1来源:预防护理 作者:佚名 点击:

现国际上已将PCT作为评价临床感染程度的一项新指标,并作为严重疾病的一个监测指标,监测全身炎性反应综合症(SIRS)及脓毒症患者,评价预后,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CRP等其他炎性指标。近年来有研究者将PCT用于风湿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川崎病(KD)及系统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结节性脉管炎(AAV)等,并认为PCT对此类不明原因发热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在严重感染(细菌、寄生虫或真菌感染)并有全身表现时,PCT水平明显升高;在病毒感染及局部细菌感染没有全身表现的患者PCT仅轻度升高;PCT0.5ng/ml意味着有急性感染或炎性,2ng/ml多有严重的细菌感染,经抗生素治疗后血清PCT迅速下降。在其他严重细菌感染性疾病如脑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肺搭桥术后继发感染等,血清PCT均有明显增高。研究报道,PCT对感染的特异性随PCT升高而增加,患者PCT在0.5~1.0ng/ml可能有严重细菌感染,敏感度86.4%,特异度36.4%,当PCT超过2.0ng/ml则特异度可达到%。

导致PCT异常的常见疾病

细菌感染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

手术后

严重创伤(多发伤)

严重烧伤

持续性心源性休克

严重的灌注不足,MODS、重症胰腺炎

严重的肾功能不全和肾移植后

严重的肝硬化、或急/慢性病毒性肝炎

新生儿出生的最初几天

中暑

真菌感染

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

肿瘤晚期、副癌综合征

横纹肌溶解症

持续心肺复苏后

药物因素:使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抗CD3或鸟氨酸-酮酸

转氨酶抗体、大剂量的促炎因子后

指导抗生素的使用和监测治疗效果

不同的研究证实,PCT结合临床信息能够进一步明确抗生素治疗的必要性和优化抗生素疗程。通过每日监测PCT作为使用抗生素的指征可使抗生素治疗的疗程缩短,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使耐药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①作为开始抗生素治疗的指征:

PCT0.1ng/ml不建议使用抗生素(取决于临床的实际情况,甚至可低于0.25ng/ml);PCT0.5ng/ml提示存在严重细菌感染或脓毒症,排除其他导致PCT增高的原因,则需要开始抗生素治疗;在急诊,PCT0.25ng/ml也可能意味着感染,如果有其他支持感染的证据则可以开始抗生素治疗。

②作为抗生素疗效判断的标准:

如果PCT在治疗开始的72h内每天较前一天下降30%以上,认为治疗有效,可继续使用原抗生素方案;如果治疗最初几天内PCT水平不降,提示该治疗方案效果不佳,应结合临床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③根据PCT水平确定抗生素疗程:

一个抗生素治疗方案持续1周左右就应该考虑其有效性,延长疗程应慎重权衡。对某些疾病(如肺炎、尿路感染)或成功去除感染灶后(感染导管拔除)的患者,经3~5d的抗生素治疗后应用PCT进行评估。如果PCT水平较初始值下降90%以上,建议停止抗生素治疗。

安徽深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要花多少钱
北京看白癜风权威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hywxzx.com/yfhl/6206.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川崎病_川崎病常识_川崎病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