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退热家长应知小知识

时间:2017-6-6来源:预防护理 作者:佚名 点击:

巴黎偶来路

「最受欢迎的儿童摄影文化公号最具人气的儿童摄影群」

宝宝照

孕妇照

全家福

满月照

写真照

发热——是儿科最常见的客观体征,也是儿科门诊最常见的就诊原因之一,这也是儿科住院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发热多数是由于自限性病毒感染导致,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容易波动。对待发热,您真的「会」用退热药吗?

1.高热就要用退热药吗?

其实不是的,退热属对症处理,治标不治本,有时盲目应用药退热会掩盖疾病的症状从而影响对疾病诊断,所以在处理不明原因发热的患儿时需谨慎,应查出发热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动态监测体温的波动变化,可能对诊断更有帮助。而且,退热药也不能有效的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

2.发热时到底要不要用退热药?

可以用,但是我们要明确退热的目的,不能盲目使用:

①退热可缓解患儿因发热引起的哭闹烦躁等不适;

②退热可缓解家长对患儿发热的紧张和焦虑。

3.什么时候用退热药是正确的?

①当发热的患儿表现出头晕、头痛、肌肉酸痛,或是烦躁不安、疲倦乏力、的时候,可考虑适当使用退热药;

②当家长因患儿发热感到精神紧张的时候,而且患儿腋温大于38.5℃,时,可考虑酌情使用退热药;

③当患儿腋温38.5℃,又不能确定估患儿有无不适时,可考虑酌情使用退热药。

4.怎么选择使用的退热药?

①大多指南的共识是,<3个月的婴儿发热时,还是建议采用物理降温方法降温为主,退热药大多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患儿。

②有可以使用退热药适应证时,应首先选择毒性小、不良反应少、患儿易接受或易服用剂型的退热药。口服药物与纳肛药物的作用时间、退热效果和副作用都没有明显差别,可以口服时,尽量选择口服。如果有严重恶心呕吐呕吐、拒绝吃药,不配合等情形时,可考虑使用退热栓等药物纳肛。

③目前认为最适合儿童使用的退热药还是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2~3月龄的患儿,推荐口服对乙酰氨基酚;≥6月龄的患儿,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但不推荐使用复方制剂的退热药,而且一定要避免同时服用两种以上其他含有解热镇痛作用的药品。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热效果和安全性相似,选用上与发热程度无关。

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甲强龙等不能单纯作为退热药用于给患儿退热,除非有急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病情严重者。

安乃近:安乃近、保泰松等不仅可引起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减少,还可引起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应尽量避免使用,所有年龄患儿都不推荐使用。

阿司匹林:包括其衍生物如氨基比林、氨酚比林、安痛定等,与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的退热效果差不多,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反而可能副作用会更多,比如,可能影响血小板功能、增加胃溃疡和胃出血等疾病的发病风险等,所以不推荐阿司匹林作为退热药在儿童中使用,但可仅限用于儿童风湿热、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和川崎病。

尼美舒利:作为儿童退热剂的应用还有待积累更多的佐证,疗效和不良反应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12岁以下儿童不建议使用。

中药退热剂:中药或中成药的成分复杂,且需辨证下药方可见效,副作用又多不明了,而退烧效果也还不一定明确或优于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非专业人士不建议使用。

5.退热针剂可以用吗?

一般情况下不推荐儿童使用退热的针剂。建议尽量避免给儿童肌肉注射给药,反复发热的患儿,重复的肌肉注射可能造成患儿恐惧等而导致不配合的治疗,必要时可建立留置静脉通路,静脉用药。

6.退热药可以联合物理降温一起使用吗?

虽然现有证据提出,在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基础上联合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措施,在短时间内的退热效果会更好些,但与此同时会明显增加患儿的不适,如果患儿四肢温暖,且体温<38.5℃,可适当进行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如果四肢发凉,则不推荐使用物理降温。

7.两种退热药可以联合应用或交替使用吗?

新版的指南认为,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联合使用或交替使用的降温效果比单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的效果要好,但并不能增加患儿的舒适度。所以,不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布洛芬应用,也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交替应用。

8.如果一直反复发热,退热药可以反复多次使用吗?

目前认为,发热的患儿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等退热药时,只有当患儿表现出不适时才需要考虑继续使用,当患儿的不适并未减轻时可考虑更换其他药物,但切勿同时使用两种退热药。只有在患儿的不适持续或者在下一剂退热药到使用时间之前就再出现不适时才需要考虑更换退热药。

9.退热药效果不理想怎么办?

发热的程度不能用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退热药不能有效地缩短发热的病程,且退热效果也不能用来鉴别发热的病因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如果退热药效果不理想,还是应该积极寻找导致发热的病因,针对病因治疗、积极抗感染更重要。

10.G-6-PD缺乏症患儿可以用什么退热药?

G-6-PD缺乏症患儿在常规治疗剂量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热药相对还是安全的,不会有明显溶血性贫血的危险。但切记不要大剂量或过量使用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热药,更不应使用阿司匹林、乙酰苯胺、非那西丁、氨基比林、安替匹林、保泰松等药物退热。

-联系我们-

☆客服-

☆客服









































哪专治白癜风
北京比较好的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hywxzx.com/yfhl/4427.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川崎病_川崎病常识_川崎病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