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热,用退热药的大学问
原创木瓜医生张医童话
秋季到来,门诊发热的孩子陆续增多,适当的发热对孩子没有什么害处,但家长往往很着急,尤其是既往发热抽搐过的孩子家长,如何有效的控温,避免孩子发热引起抽搐,进入今天的科普。
一、引起小儿发热的常见原因
除了常见的普通感冒、流感,儿童发热最常伴发于呼吸系统疾病,例如扁桃体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合膜热、喉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发热也可能和肠道感染、尿路感染、败血症、脑膜炎及其他病毒或细菌性感染等同时发生。一些免疫性疾病(如川崎病等)以及肿瘤性疾病(如白血病)等也可能造成儿童发热,但发生几率相对较低。
二、孩子发热一定用退热药吗?
这真是个技术活,相比如何退热,技术含量高多了,退热太猛对孩子病情没有好处,退热慢了孩子难受,根据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1、3月内孩子尽量避免用退热药,小婴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环境温度对体温影响明显,因此建议物理降温,温毛巾热敷效果最好。当然有个前提,先找医生看看,家长私自处理有时候会耽搁病情。
2、1-3岁孩子还是要及时把高温降下来,高温指39度以上的温度,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容易高热惊厥,一般将温度控制在38.5以下比较安全。
3、1-3岁孩子如果以前有高热惊厥史,一定要及时药物降温,控制温度在38度以下,有人说孩子38度还是惊厥,那一定要查原因了,这个温度惊厥孩子不排除有癫痫。
4、3月以上的孩子看精神状态,精神好,39度以上都可以物理降温同时,临床观察,尤其是6月内孩子或6岁以上的孩子。孩子精神不好,老是睡觉,不愿意说话,及时药物降温。
5、看孩子的烦躁状态,孩子出现烦躁要用退热药了,有些孩子体温低热(38度以下)或体温正常,还显得烦躁,也建议用退热药。家长可能疑惑了,其实退热药还有一半的功能让家长忽略了,就是它的止疼功能。因为病毒感染的孩子肌肉疼痛,不痛了孩子自然不烦躁了。(如芬必得就是用它的止疼功能)。
6、看孩子循环状况,这个说法有点专业,其实就是摸孩子的手脚发凉的情况,如果孩子发热时,孩子手脚冰凉,就得考虑用退热药了。当然如果是一过性的手脚发凉就不需要立刻退热了,因为发热上升期孩子都会手脚发凉,体温达到高峰,手脚自然就热了。
7、看孩子肤色,尤其小孩子高热时容易出现手脚冰凉并发绀,主要出现发绀现象要及时用退热药,医院就诊,避免感染性休克的出现。
8、孩子发热,出现头疼症状,立刻用退热药,即便低热也用,如果出现其他并发症,如皮疹,腹泻,咳嗽、呼吸困难建医院看医生。
二、退热药的选用
儿童可用的退热药,常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其他退热药陆续证明对孩子不好,渐渐退出儿童退热药市场,因此孩子发热了,家长再不要问还有哪个退热药能不能用。具体内容见连接:对乙酰氨基酚就是市面上常见的泰诺,布洛芬就是美林或恬倩,用退热药时注意:
1、按年龄选择:2-6月龄:建议用对乙酰氨基酚,6月以上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2、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退热药4-6小时可以重复使用,单用一个退热药,24小时不能超过4次。
3、不主张两种退热药交替使用,如果孩子退热药后2-3小时再次高热,可以选择加另外一个退热药,只能偶尔用用。但使用一种退热药物效果不佳时,可以换用另外一种药物。
4、两种退热药不能同时使用,同时服用,退热药的副作用剧增。
5、退热药不要和复方感冒药混合使用,复方感冒药成分多,一般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混合使用退热药剂量超量。
6、孩子出现脱水症状,建议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增加脱水儿童的肾损害。
7、孩子有出血性疾病时,避免使用布洛芬,因布洛芬能延长凝血时间。
8、不推荐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用于预防高热惊厥。
9、不建议为减少接种疫苗的发热反应,而预防性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10、用退热药后孩子容易出汗,嘱孩子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
11、呕吐频繁的孩子,难以口服,可以选择栓剂,如退热栓就是对乙酰氨基酚,记住能口服的不要用了,没有个体化的剂量,1岁以上的孩子才能使用。
12、6岁以上孩子用对乙酰氨基酚,建议用片剂,选对乙酰氨基酚mg的,即后面加罗马数字2的,mg的是成人用的。
- 上一篇文章: 你家孩子测骨龄了么儿科医生如何看待超火
- 下一篇文章: 早报吉林新增3例确诊西城区老破小学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