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儿科温馨提示流感病毒肆虐

时间:2021-8-3来源:检查诊断 作者:佚名 点击:

年12月12日以来,医院儿科门诊候诊大厅和白明伟院长诊室门前、室内始终有多位患儿家长在焦急的候诊、就诊。

“现在儿科门诊的医生护士都顾不上吃饭了,连个喝水的时间都没有,上午八点上班,经常忙到下午一点;儿科门诊量近两周明显上升,近百平米的小儿输液室爆满;病房内也住满了患儿。

小儿输液室,一天近十个小时不停忙碌的护士,她们有的把自己生病的孩子狠心放在家中,等自己下班回家时再给自己的宝宝打针、治疗;有的护士已经到怀孕后期,每天处在流感病毒的重重包围之中,作为一名医护人员,而在这特殊时期,她们只有一个担心,那就是担心自己请假就会少一个人上班,同事们的压力就重了,病人等候时间就长了,患者的满意度也就下来了,长此下去,医患关系也会出现问题……

看到连续几个小时运转的护士,我只想告诉那些因孩子患病而心疼、烦躁、焦急、易怒的家长们,您注意到了吗?我们的医生、护士连续几个小时一口水都没喝。他们不是不渴,是没时间喝,也不敢喝,因为他们得把时间节省下来留给你们!

对每一位患儿,护士们都顶着“一针见血”的强大压力。她们尽管全神贯注紧盯着那细如发丝的血管,但还是察觉到了周围那几双心疼、哀怜、充满期盼、甚至随时可能发怒的目光。

听到宝宝们那撕心裂肺的哭声,护士们不能有半点心软。不是她们心狠,她们大多数也是宝宝的妈妈,此时此刻,她们必须强压泛滥的母爱,必须从容镇定。因为只有心静才有助于“一针见血”的操作,任何杂念都会影响穿刺效果。

有一天的上午,副主任医师白明伟主任的门诊量达到了55位。

看到因病痛折磨而大哭的患儿,看到被患儿折腾到憔悴的家长,医护人员心如刀绞,他们早已把自己的疲惫抛至九霄云外,在岗一分钟,敬业60秒,因为他们深知,在患儿家长眼里,他们是全部的希望和依靠、他们是为孩子驱赶病魔的守护。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现已进入流感高发季。据流感样病例监测数据显示,今年流感活动强度与去年基本持平,市民不必恐慌。

提醒市民:应加强体育锻炼,均衡饮食,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少去甚至不去拥挤不卫生的公共场所和正在患流感有发热、呼吸道症状者的家中;一旦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尤其是出现高烧持续不退或病情反复者,应立即就医,以免贻误病情。

实验室病原学监测显示,今年的优势毒株以B型Yamagata亚型流感病毒为主,由于病原学的变,病原学结果显示均为B型Yamagat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聚集性疫情。

此次流感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流感的潜伏期一般1—7天,多数为2-4天。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或寒战、咳嗽、咽痛、流涕或鼻塞、肌痛或全身痛、头痛、乏力等,部分患者(更常见于儿童)可出现呕吐和腹泻。学校、幼托机构、养老院等人群聚集场所易引起流感的暴发,老年人、婴幼儿及慢性病患者等是流感的高危人群。

流感流行时,最容易受到侵害的人群包括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

学校的学生由于人群聚集,很容易造成传染病的传播,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在流感流行中通常是儿童发病率最高,但大多数并发症和死亡则发生在高危人群。

中小学及托幼机构等单位怎么防控流感?

1、加强师生健康知识教育,教育学生打喷嚏时要主动掩住口鼻,提高防病意识。

2、落实手部卫生,设置充足的洗手水龙头,配备洗手液或肥皂供师生使用,托幼机构由保育员每日落实幼儿勤洗手。

3、落实晨检制度,发现发热、咳嗽或咽痛等流感症状的学生和幼儿,立即电话通知其家长领返回家,医院就诊治疗。

4、保持空气流通,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整洁。

5、在流感流行季节,集体性活动尽量在室外进行。

儿科专家及医护团队

科室简介:专业开展急、危、重症患儿救治,及小儿高烧、肺炎及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等疾病的准确诊断和治疗。

新生儿方面:对早产儿,新生儿重度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黄疸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先进的治疗方案。疑难杂症方面:对川崎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腹膜炎、捂热综合症等疾病的治疗有独到之处。

对于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小儿肺炎、哮喘、腹泻等均能及时准确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对哮喘患者按照GINA方案进行规范治疗。

医护团队:由儿科副主任医师、科室主任白明伟领衔,执业医师:马宏伟、党风琴、李海洋;护师:岳薇薇、冀聪瑞、刘阳、许亚如、董燕平、寇梦仙等组成。

科室-

专家简介:

白明伟

副主任医师,我县知名儿科专家,现任我院副院长兼儿科主任。医院进修深造,曾医院、医院工作三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对儿科疑难杂症有独特的诊疗技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hywxzx.com/jczd/11153.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川崎病_川崎病常识_川崎病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