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并不只是老年人专属,有年轻化趋势

时间:2021-4-27来源:检查诊断 作者:佚名 点击: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心脏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几乎完全靠有氧代谢提供,所以即便在安静的时候,心肌的血氧摄取率也很高(约为70%),正常情况下,机体可通过自身调节,促使血液供需相对恒定,保证心脏正常工作。当某种原因导致心肌血液供需失衡,就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心肌缺血。而冠心病是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心肌缺血在我国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一些20~30岁的年轻人也出现心肌缺血的表现。

心肌缺血病因

1.主要原因

可引起心肌缺血的原因很多,血压降低、主动脉供血减少、冠状动脉阻塞,可直接导致心脏供血减少;心瓣膜病、血黏度变化、心肌本身病变也会使心脏供血减少。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次还有炎症(风湿性、梅毒性、川崎病和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等)、痉挛、栓塞、结缔组织疾病、创伤和先天性畸形等多种。

2.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重要危险因素为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肥胖、体力活动少、高龄等。

心肌缺血有什么表现?

1.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可自行缓解,伴有大汗。

2.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

3.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咽喉痛及烧灼感、紧缩感,牙痛等。

4.饱餐、寒冷、饮酒后出现胸痛、胸闷。

5.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

6.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

7.突发的心动过缓、血压降低或晕厥。

8.无任何原因可解释的疲倦,精力不足。

9.无典型症状的患者仅感觉胃部不适、恶心,或者是牙痛、颈椎痛等。

做什么检查比较好?

1.冠心病相关的检查

为尽早发现心肌缺血,40岁以上的人应定期进行相关体检,了解有无冠心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如血脂、血压、血糖、颈部血管超声、心脏超声、心电图等检查。

心电图是最常用的无创性检查,当心肌某一部分缺血时,将影响到心室复极的正常进行,并可使缺血区相关导联发生ST-T异常改变。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类型取决于缺血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和缺血发生部位。典型的心肌缺血发作时,面向缺血部位的导联常显示缺血型ST段压低和(或)T波倒置。

2.负荷试验检查

是筛选高危患者进一步做冠脉造影、冠脉介入治疗、冠脉搭桥手术及评价药物、手术疗效,预测患者预后的重要方法。如活动平板心电图、腺苷负荷心脏超声心动图以及冠脉多排CT。对于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缺血激发试验是非常重要的辅助手段。

3.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可直接观察到冠状动脉主干及其细小分支的阻塞情况,是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最有价值的检测手段。

积极预防从现在开始

1.饮食

低盐低脂清淡饮食,多吃红薯、西红柿、胡萝卜、黑木耳等蔬菜,喝些绿茶,茶叶中含有少量的茶碱,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对患者的心肌缺血治疗有一定的帮助,茶叶中还有维生素C,能起到防治动脉硬化的作用,但不宜过浓。

2.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情绪要稳定,避免大喜大悲,保持充足睡眠,定时排便,不能过度劳累,临睡前不看紧张、恐怖的小说和电视,戒烟少酒,避免过重体力劳动或突然用力,饱餐后不宜运动。

3.适度运动

可促进心肌侧支循环的建立,运动应根据各人自身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选择,要量力而行。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已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应密切注意自身情况,病情如有变化要及时就诊治疗。此外,易患冠心病的高危人群,也应定期体检,及时发现问题,如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腹型肥胖者、有心血管病家族史者等。

5.预防药物

主要是防止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或因冠心病死亡,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他汀类调血脂药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这里还有更多资讯、福利

官方微博:

罗浮山国药

官方抖音:罗浮健康(ID:gdlfsgy)

本文部分图片、文字来自网络,仅作资讯分享,如涉及版权,请告知我们删除!

(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hywxzx.com/jczd/10399.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川崎病_川崎病常识_川崎病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