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这些问题,你知道吗

时间:2020-8-17来源:疾病原因 作者:佚名 点击:

白癜风咋治 https://m-mip.39.net/nk/mipso_6706972.html

发烧即为发热,发热是人体对异常的、有致热源的物质的反应,大部分发热由感染所致,感染性因素有病毒、细菌、支原体感染等,非感染性因素有风湿、类风湿、肿瘤等。

小儿发烧是指当小儿发热,温度在39.1~41℃左右。发热时间超过两周为长期发热。小儿正常体温常以肛温36.5~37.5℃,腋温36~37℃衡量。通常情况下,腋温比口温(舌下)低0.2~0.5℃,肛温比腋温约高0.5℃左右。若腋温超过37.4℃,且一日间体温波动超过1℃以上,可认为发热。所谓低热,指腋温为37.5℃~38℃、中度热38.1~39℃、高热39.1~40℃、超高热则为41℃以上。

我从临床上来看,很多小孩发烧原因:

(1)若患儿皮肤出现皮疹,可能为常见的出疹性传染病,例如幼儿急疹、麻疹、风疹等。   

(2)若发现疱疹,可能为水痘或者手足口。   

(3)若发现皮肤有瘀斑,应考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亦应考虑血液系统疾病。 

(4)若发现浅表淋巴结肿大,应考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亦应该注意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 

(5)若发现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可能为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但这两个原因只为表象,其最根本的致病原因其实是鼻炎。

(6)若发现口腔粘膜有斑点,可能为麻疹。   

(7)若肺部听诊闻及痰鸣音或水泡音,是急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的体征,肺部听诊有哮鸣音,应考虑喘息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   

(8)腹部有明显的压痛或其它体征,应注意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

(9)积食(很常见,但大家很容易忽视)。

宝宝发烧时,父母应该做些什么?

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下他是什么性质的感染,感染的部位在那里,我们现阶段要做些什么。

医院以后我们要确认一下是不是发烧,有很多家长跑过来实际上并不是发烧,他说我觉得这个小孩头上比较热。我就觉得他是有发烧,他就跑过来但是实际上测下来并不是发烧。

如果发烧那我们需要判断是上呼吸道还是下呼吸道还是胃肠道感染导致的。根据临床80%是上呼吸道感染导致,上呼吸道感染70-80%是病毒感染导致的,病毒感染导致的发烧,现代医学没有什么针对性措施,所以各位你们看看你们喂得那些药都喂对了吗?没有细菌感染指针就随意喂抗生素,这样好吗?也许大家不以为然,我只想说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大家没有切身感受,总觉得无所谓,至于其危害大家可以搜索(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看看。

婴幼儿他不会诉说,就是哭吵,还有一些特别小的孩子他可能就不吵不哭,那么也有新生儿,刚出生一个月两个月的,他可能会不哭不吵反应精神不好。年龄大一些的他会诉说比如说有头痛啊,有头晕啊,那么这些跟我们大人都差不多。当然他可能还有一些食欲的降低、睡眠的不安稳啊等等这一些。

发烧会伴随怕冷,这种情况需要加衣吗?

一般就是我们说发烧的基本原理,他就是散热减少,这个产热增加,那么往往发冷的时候,那么可能就是发烧的前期。先是发冷、发抖,完了以后一下子体温上去了,所以这种情况下,适当的增加一点可以,但是不要过度。

发烧处理措施。

先测体温,如果是38.5度以下,可以采取物理降温,比方说减少穿的衣服的量,多喝水、然后适当的给他散热,半小时之后测体温,如果是高于38.5度的我们建议还是吃退烧药比较好。家长不要过于紧张,先服退烧药,医院看急诊。小儿发烧不一定是一个坏事,首先提示我们小孩有问题,他是疾病的一个基本过程,早期观察,必要处理。药物和物理退烧先结合。

哪医院?

绝大多数疾病的发热时间为3~5天。儿童急性发热绝大多数病因是良性的病毒感染,就算不治也会自愈,因此,家长不要过于担心。但下述情况要及时就医:

A.3月龄以下的婴儿,肛温达到38℃或以上。或满月前的新生儿,肛温低于36.1℃。B.3~6月龄的婴儿,肛温38.9℃或以上。C.6~24月龄,体温超过38.9℃并持续24小时以上。

D.2岁或以上,持续发热3天以上。

E.精神状态很差或易激惹,反复呕吐,严重头痛或腹痛,或有其他令你担心的症状。

F.如果发热前曾经被单独留在汽车里,要立即就医。

G.如果没有上述情况,可以在家观察或用退热药治疗。

发烧会烧坏脑子,这种情况到底有还是没有?

发烧导致脑子烧坏的情况,基本没有,一般来说发烧是作为疾病的一个表现,但往往就是脑子坏的这个毛病我们通俗的讲,实际上就是脑膜炎、脑炎。

这个把脑子烧坏了,实际上它出现了一个脑炎的表现。脑炎在临床上症状非常严重,小孩精神及其不好,那么脑炎几岁小孩容易出现呢?

一般都出现在5岁以下,5岁孩子脑膜屏障发育不够完全,容易导致脑内感染,他有个屏障功能不够完全,不能阻挡这些病原菌,所以引起她易感脑炎,还有个现象,就是发烧引起的惊厥,我们通俗讲的抽筋。

很多家长对于这种情况就认为是小孩发烧烧了脑子烧坏了?这个其实是由于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完善,所以他一发烧后引起一部分的脑这个放电,我们打个比喻,就是说我们知道的电线外面的绝缘的套是吧,我们大脑她的神经纤维外面也有一个这个东西,在小年龄儿童里面,这个还没有发育完全,那么有一个异常的冲动后,他就会传导到其他地方去,我们称这个为泛华,这个是小孩容易引起的全身的一个抽筋反应,无意识的抽搐。(在感染性疾病当中,比较多的全身性的感染,就是全身有细菌跑到血里面去了,我们称为败血症或脓毒症。细菌跑到脑子里面去了那么脑膜炎,停留在肺里面那么称作肺炎,如果在肠道引起肠道的感染,这些感染严重的状况都可以引起致命。)

高热导致的抽搐,这个高热惊厥的话,那我们说,他发烧的时候,你肯定要,尽可能早的去给他用一些降温的措施,不要让他体温太高,第二个呢就是,如果这次疾病好了以后,可能要去看一下是否有基础性疾病。

如果是反复多次,那么有可能要去做个检查。他的后遗症还是跟他疾病有关。还有一个情况就是说,有发烧抽筋的,高热惊厥的。比如说有的病人,39.5度,40.5度,他抽筋了,完了以后,下一次发烧38.5度,他也抽筋了,我们称作为是一种复杂性的高热惊厥。

比如癫痫,发热只是诱发。如果是你长期处于一个高热的状态,你细胞的代谢非常高。然后高代谢状态,对你大脑细胞的一些损伤。因为我们细胞存活在37摄氏度他的功能最佳,如果长期处于高消耗状态,这种细胞都会受到一种损伤。

如果说发烧持续时间比较长,温度比较高,那么对我们身体的整个功能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人体所有的功能都是37度左右发挥得最好。

除了免疫系统发烧的时候他也会有助我们清除病原,但是其它比如说消化系统一些酶啊!活性酶!超高之后丧失活性。所以我们强调降烧很有必要,只要娃娃精神状态好,饮食正常,可以先观察,发烧度数的高低和疾病不成正比,不是说发烧越高娃娃就病得越重。

使用退烧药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知道了使用退烧药的目的,作为家长的你也许不会太焦虑了。使用退烧药的目的是为了使孩子感觉舒服些,并非一有发热就要用退烧药,而是当孩子精神状态不好或感觉不舒服时才用。

如果孩子精神状态好,能吃能玩,即使体温比较高,也可以不用退热药。如果对孩子的精神状态没把握的话,可以在肛温≥39.0℃(口温≥38.5℃;腋温≥38.2℃)时就使用退热药。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绝大多数急性发热不用吃药也会好,但如果孩子感到不舒服时也不要让他硬扛,吃退热药可以让孩子感觉舒服些。

睡着了体温38.5以上要不要叫醒给药?

明白了用退烧药的目的就容易理解这个问题: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比退烧药更有助于疾病的康复。如果孩子睡得踏实不建议叫醒孩子服药;如果孩子翻来覆去睡得不踏实,可以监测一下体温的走势,如果有继续升高的趋势你又没有把握的话就按上述标准给药。

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有区别吗?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热效果和安全性相似,但两药各有特点:

对乙酰氨基酚:解热作用强,作用缓和而持久,对胃肠道刺激小,正常剂量下对肝脏无损害,可作为退热药的首选,尤其适宜老年人和儿童服用。但大剂量使用,可以损害肝脏,甚至造成肝坏死、肝衰竭。

布洛芬:退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较持久;抗炎作用较弱,对胃肠刺激性为同类药物中最小,偶可致无菌性脑炎。

提醒:1.2月龄~6月龄内的婴儿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

2.6月龄~3岁的婴儿,建议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3.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布洛芬用于儿童退热;

4.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交替用于儿童退热。

退热栓与口服怎么选?

退热栓和口服药区别在于剂型不同,只要在最大安全剂量范围内使用,都是安全的。对于意识不清、进食差、不能口服用药的患者可以考虑用栓(塞)剂。

备注:栓剂的吸收不经过肝脏,直接从肠道黏膜吸收入血,不刺激胃肠道,比口服给药起效快,但栓剂吸收率比口服用药低。所以,用栓剂的时候,剂量就要相应大一点。

小儿发热的高发季节以及如何预防

一般来说冬春季节,因为呼吸道的这个传染病比较多。秋天也有,秋天的话就是一些过敏性的疾病可能多一点,但是各个地区也不一样,根据各地区流行的病源不一样,可能有一些差异,一般来说冬春季节是病毒性感冒最常见的。那为何现在夏季发烧的小孩那么多呢?很多家长喜欢喂清热解毒类的药、各种头孢,可以吗?答案肯定是不可以,对于当今社会小宝贝体质普遍偏差,鼻炎孩子日益增多,擅自随便乱喂头孢、阿莫西林、蒲地蓝等消炎药及其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发烧、咳嗽症状不但不好转,反而让小宝贝患上鼻炎,伤了脾胃,造成更加麻烦的问题..........

大人如何护理?

一般就是定期的测量他的体温,一般来说,用量一般要4—6小时有一个间隔,反复之后,再给他第二次用药,两种退烧药他可以交替着使用。另外一个,就是我们说室内空气啊,要给他稍微流通一点。适当敞开衣服,不能太闷。另外一个就是在饮食当中补充水分,饮食清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注明  http://www.hywxzx.com/jbyy/8620.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川崎病_川崎病常识_川崎病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