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爸妈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怕看医生

时间:2018-3-19来源:并发病症 作者:佚名 点击:

  宝宝生病,无疑是最让父母担心的事;医院看病,更是痛苦又无奈的选择。

  对治疗刺激的保护性反应:儿童的机体和智能尚未发育成熟,接受治疗时表现出畏惧感也是很自然的,这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保护反应之一。

主任黄翔教患儿读拼音.

  医院儿科副主任医生黄翔教各位父母怎样帮助孩子缓解恐惧?作为父母,提前做好以下的准备,带孩子就诊的过程就能更轻松,亲子关系也能加深:

  1.克制你的害怕和焦虑

  孩子喜欢观察大人的表情神态,如果你表现出焦虑和害怕,那么孩子也会那样,而焦虑和害怕是不利于孩子配合治疗的。

  不要在孩子医院当回事,可以轻描淡写地说成「看医生」,而不要说成「上医院」。

  同时,也要告知亲人和朋友,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紧张情绪。

  2.不要渲染、夸大负面情绪

  儿童还处在发育期,对事物还处在认知阶段,家长在孩子面前的任何言行对他们都会产生影响。

  父母在阻止孩子某些不良行为时,尽量不要用「不吃饭,医院去」「再不听话就让医生来给你打针」等等语句来吓唬孩子,这些错误的诱导,会在孩子的心理上形成错误的认识。

  时间久了,这种反复的负性强化会在无形中加重孩子的恐惧感,从而形成痛苦的印象,导致孩子对医生、医院的排斥,不利于以后配合医生的诊疗。

  3.尽量少参与治疗过程

  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安静地陪着孩子就好。

  最好不要插话,更不要在旁边嘘寒问暖,好像比孩子还担心,尤其不要问「疼不疼」这些敏感的问题,这会极大地影响医务人员的诊疗工作。

  如果可以,家长最好离开治疗室,让孩子单独接受治疗。其实,很多孩子并不是家长想象的那样脆弱。

  4.告诉孩子将会发生什么事

  去看病前告诉孩子:

  将看到什么人,比如有穿白大褂的医生、有戴口罩的护士

  将会发生什么事,比如详细告诉孩子抽血化验的步骤

  将会和家人分开一段时间,一会儿就会见面;

  将会有一些疼痛的感觉

  若能确切地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孩子就不会太焦虑。

  5.和孩子一起玩医生看病的游戏

  孩子喜欢通过情境游戏、角色扮演去体验各种情绪,包括担心、害怕、焦虑等负面情绪。

  医院就诊时,可以带一些孩子喜欢的书籍或玩具,以缓解孩子的压力。

  6.在某种程度上对孩子诚实

  很多孩子听到打针就会害怕,若是曾经有过不愉快的就医经历,就更是如此。

  例1:家长在言语安慰上,要避免使用「打针不疼」等词语,这会加重孩子的畏惧。

  不如用「等医生看完后,我们就可以回家了」这样的语言来缓解孩子的情绪。

  例2:还有家长在明明需要打针时,却说「我们不打针」,结果是把孩子按住,强行给孩子打针。

  有过这样的经历后,孩子的依从性就会越来越差,不仅不配合,还会奋力挣扎。正确的方法是,如实告诉孩子要怎样治疗,而且态度坚决。可能孩子一开始会有些哭闹,但他发现不得不接受这个结果的时候,就会逐渐平静下来。

  例3:孩子问「疼不疼」时怎么回答?

  不如诚实地告诉孩子:「是的,扎针的地方会疼,但只疼一会儿,然后就不再疼了,身体也就彻底好了。」

  并记得,适时称赞他的勇敢。

  7.多给孩子安全感

  很多孩子在治疗时哭闹,是希望得到家长的   对于过度紧张的孩子,家长可以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运用正确、适当的拥抱体位来帮助孩子顺利、快速地接受检查,以减轻孩子的压力,避免不良情绪。

黄翔儿科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贵阳医学院医学系,曾在华西医大附二院进修,参加过全国感染传染学习班及美国心连心窒息复苏培训。从事儿科临床二十多年,增医院、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医院等。对儿科危重症、儿童哮喘、肾病综合症、川崎病、过敏性紫癜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科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家医院好


转载注明  http://www.hywxzx.com/bfbz/6145.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川崎病_川崎病常识_川崎病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