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儿发热的几个常识性问题
关于小儿发热的几个常识性问题
发热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它只是疾病的一种症状或体征,孩子正常的体温因年龄、活动量,一天中的不同时间而有所不同。婴儿的体温仿佛比大一点的幼儿高一些,而且每一个孩子的体温在午后到傍晚这个时间段最高,在午夜到第二天清晨的这个时间段最低。一般来说,直肠温度在38℃或更高就提示发热。
问题1:孩子为何会发热?
发热的主要原因在于感染,其中最常见的是呼吸道感染;还有肠炎、菌痢等消化道感染,手足口病、麻疹、水痘等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其他如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病,和风湿热、川崎病等结缔组织病,也会引发小儿发热。还有种小儿夏季热,在夏季温度高时产生,上午热度高(°),下午就降下来。另外,偶有宝宝长牙齿也可出现低热的情况。发热是很多疾病早期的一种防御性反应,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之一,可以有效地抑制病原微生物对人体的侵袭,增进人体恢复健康,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固然,发热会使人体处于高代谢、高耗氧、胃肠道功能减弱的状态,尤其是持久的高热,也会伤害人体的健康。
问题2:为何孩子体温会反复?
这和致使孩子发热的病原体有关。在儿科门诊中,80%—90%都源于病毒感染。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寄生在呼吸道上皮细胞,借助细胞来进行繁殖。繁殖到一定程度后,病毒就会把细胞破坏掉,一批病毒因此释放出来,或是感染周围的上皮细胞,或是往下呼吸道进军,乃至可能发展到肺里。机体为了“迎战”这些病毒,就会把体温调理上去。病毒是一波波释放的。这也就致使了孩子体温会反复,明明早上退烧了,下午可能又会发热。正常情况下,病毒进入人体三五天后,人体产生抗体,病毒趋于衰竭,体温就会逐步正常。
问题3:什么是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多发生于3岁之内,男孩稍多于女孩。绝大多数5岁后不再发作。热性惊厥常常产生在体温上升最快的时候,还有发热出现后24小时以内。若父亲原有惊厥史,孩子出现这1症状的概率较大。孩子会脖子往后仰,双眼上翻,四肢抽搐,可有口吐白沫,延续数秒致数分钟左右,乃至更长。多数孩子会自行恢复,且自行睡熟。高热惊厥会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而减少,且不会对孩子有太大影响。处理时,最重要的是不要让孩子误吸吐出来的东西,应把孩子的头转向一侧,保证口水和呕吐物可以顺着孩子的口中流出来,不要往孩子的嘴里放任何东西(试图避免孩子咬伤自己的舌头),事实上他是不会咬伤自己舌头的。
问题4:患儿体温越高病情越严重吗?
有研究表明,随着体温升高、重症疾病的发生率也增加;但是,很多重症疾病的患儿,其体温却并不很高。因此,发热与病情严重程度并没有直接关系。值得注意的事:6月龄以下婴儿体温超过39℃时预示严重疾病的价值更高,而3月龄以下者更加显著。
问题5:什么时候要用退热药?
很多家长误以为,发热会烧坏头脑,退热药要赶忙用。在美国儿科学会关于退热的最新指南里反复强调的一点是,除非是超高热,发热本身并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而且它有利于对抗感染。所谓“烧坏头脑”,是极小几率事件,且不是发热本身引发的。其中多是病毒、细菌作怪,而引发相干疾病。退热是为了减缓发热伴发的各种不适症状。另外,发热可出现抽搐,尤其是既往有热性惊厥病史的患儿。然后,有研究表明,预防性使用退烧药与否对抽搐发生率没有影响。美国专家的共鸣是在39°C以上(中国指南是38.5°C以上)孩子会比较难受。如果孩子没有明显的不舒服,精神好、能吃、能玩,即便测得的腋温在38.5℃以上,还是可以斟酌继续视察,暂不使用退热药;但如果孩子发热的时候哭闹烦躁不安、精神差或是既往有心肺功能不全、贫血、糖尿病或遗传代谢性疾病的孩子,考虑到发热会加快代谢,也会增加氧气的消耗量、产生更多二氧化碳并增加心输出量,为了避免心衰、代谢不稳定的情况产生,可以在体温到达38.5℃之时或提早使用退热药。发热也容易引发癫痫发作,所以有癫痫的孩子也应当更早给药。另外,如果是在发热的上升期(即有四肢冰冷,或伴寒战等症状)测值,即便测得的数值不到38.5℃,那常常意味着体温还会继续升高(提示:此时不宜用冰块等物理降温),这时候也可以根据孩子当时的一般表现和以往的护理经验,斟酌是不是使用退热药。体温下落需要通过增加人体的散热来完成的,主要是通过皮肤发汗、尿液排出等完成。所以,即便药物选择正确,剂量使用恰当,但要到达理想的退热效果,必须让孩子摄取足够的液体。另外,适当的物理降温(温水擦浴)有助于到达更好的退热效果。需要提示的是,尽可能少打退烧针,一方面会损伤臀大肌,另一方面如安乃近,氨基比林等肌注药物现已不推荐儿童使用,因可至中性粒细胞减少,且降温太快、出汗过量,可致使虚脱。
问题6:如何选择退热药?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两种退热药物。国内和美国儿科学会指南认为可交替使用,如这次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下次可换用布洛芬,另外,当之前已数次使用某种退热药且效果不佳时可换用另一种退热药(提示:反复高热时,两次用药间隔需小时,每种退热药物24小时不超过4次)。对乙酰氨基酚可用于3个月以上的孩子,如果您的孩子一直呕吐且没法口服药剂,也可以用栓剂。布洛芬用于6个月以上的孩子,且不要给频繁呕吐、脱水的孩子用,以避免产生肾伤害。整体而言,两种退热药物都相对安全,但非绝对(不良反应可参考说明书)。
问题7:吃了退热药,体温降得过低怎么办?
如在使用药物后,伴随着大量出汗,体温迅速下降到明显低于正常体温,通常是由于退热药使用剂量偏大,或联合使用了其他的退热药或激素类药物(通常我们所说的感冒药可能会含有退热药物成份)。此时,需要为孩子保暖,尤其是四肢末梢部位,可以适当调剂室内温度,必要时可以在确保不会烫伤孩子的情况下使用暖水袋等保温措施;同时为孩子补充温暖的水和果汁,以补充大量流失的水份和电解质。通常经过上述的处理,体温会逐步恢复到正常,假设小宝宝(或)伴随精神差、反应差,应在做以上措施的同时及时就诊。
只要你认为孩子发热了,就应当用体温计来为他丈量体温,仅靠触摸体表温度是不够准确的(特别是当孩子打冷战的时候),肛门丈量体温是检测婴儿体温的金标准。在此提示各位家长,医院救治,如果没法自行处理或对宝宝的病情拿捏不准,还请及时就诊!
长按—辨认—
儿童白癜风的饮食白癜风偏方有效吗- 上一篇文章: 儿童用药常识与用药安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