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发烧真的有必要每次都要验血常规吗

时间:2021-4-19来源:并发病症 作者:佚名 点击:

专科治疗白斑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有宝妈抱怨说,医院看病,不管是感冒还是发烧,几乎每次都被要求化验血常规,真的有必要吗?

好吧,这个问题的确有点复杂,一个发烧、感冒,涉及的不止是症状、诊断,还涉及了病情的评估与治疗等问题。这些问题貌似看似简单,背后却可能隐藏着往往会让临床医生为之感到头疼的麻烦的问题。

发烧,只是疾病的一个表征,究其病因可能会是错综复杂的。发烧可以是感冒的一个症状,也可以是幼儿急疹、传单、川崎病、麻疹、猩红热、结核、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风湿热、败血症等的一个症状,其中很多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比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90%以上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当然,也有些是细菌、支原体等感染引起的,而且,还有一些不是感染引起的,而是免疫性因素引起的。

孩子发烧了,退烧药要不要用?怎么用?

验个血常规就能区分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可能你从很多医生或医学科普文章中所获取的“常识”是血常规是能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一般来说,WBC计数不高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或百分比增高,提示病毒感染;WBC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或百分比增高,提示细菌感染。是的,在临床上,血常规中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是传统的判断是否为细菌感染的筛查工具之一,WBC计数也常被用来评估发烧的孩子发生严重疾病风险的标准之一。

然而,事实上,血常规并不能很好区分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如果只是简单的持这种观念,则可能会误判误治,甚至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因为,WBC计数降低也可能是严重细菌感染的表现,当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明显降低(中性粒细胞缺乏症),如果遇到侵袭力强的细菌感染,那么感染就无法局限并可能会在短期内播散,从而引起脓毒血症、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比如流感,在最初数天内WBC计数大多减少,中性粒细胞也明显减少,在并发肺炎时,WBC计数可能并不会增高,反而还会进一步下降,甚至低达(1~2)×/L,此时可能就不是单纯的病毒感染,而是并发严重的细菌感染了。

反之,WBC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或百分比都增高,也不一定就是细菌感染,尤其是在疾病早期的时候,随着时间的推移,病程的进展,WBC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或百分比就开始下降了,而淋巴细胞计数或百分比则开始增高。另外,有些免疫缺陷的孩子即便在没有感染存在时,WBC和中性粒细胞也是会持续增高的。比如传单(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一种由EB病毒感染所致的疾病,早期的时候WBC计数可正常或偏低,以后逐渐升高,但这并不是细菌感染,而是病毒感染。

近来研究也已证实单独应用外周血WBC计数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作为细菌或病毒感染的筛查工具既不敏感,也非特异,C反应蛋白(CRP)浓度也一样,都不能单独或联合用来区分是细菌性还是病毒性,也不能很好地预测是否存在严重的细菌感染。使用这些非特异性的炎症指标去区分细菌及非细菌病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低,难以得出一个折点标准,尤其是3个月以下的小宝宝。

既然血常规并不能很好区分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为什么还要验血常规?

血常规中除了WBC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和百分比外,还有中值细胞(三分类法)或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计数和百分比(五分类法),这些值都有其不同的意义。比如中性粒细胞的减少或缺乏可见于各种感染,也可能继发于肿瘤、中毒或服用某些药物之后,但无论是什么原因所致,中性粒细胞的减少或缺乏都可能会造成机体抵御细菌感染的能力下降,从而引起严重的细菌感染,这对于健康宣教和治疗方案的调整等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再比如,淋巴细胞计数计数和百分比增高,除了总所周知的各种病毒感染外,还应注意淋巴细胞肿瘤性疾病,比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数患儿以发烧起病,可表现为低烧,为白血病性发热,抗生素治疗是无效的,在伴有感染时则多是高烧,此时血常规中的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都有可能是减少的,半数以上的WBC计数是增高的。

那血常规还要不要验?

血常规并非感冒、发烧的常规性检验,也就是说,血常规不是每次感冒、发烧都必须化验的,特别是疾病的早期。白马非马(这个词很有意思!),主要是看家长或医生想要验血常规的目的是什么,因为,化验血常规的目的,很多时候可能不只是为了去区分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要不要验血常规应该是建立在医生认真的面诊基础之上,综合详细的病史和仔细的体格检查,视具体情况而定。对于血常规结果的分析,也是“Youseeonlywhatyouknow”,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白马非马。

正如文章中所说,90%以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是病毒感染引起,所以,一般来说,在感冒、发烧的第一个12小时内验血常规的意义不大,如果考虑为“感冒”或只有发烧而没有其他症状,而且精神状态也还好的话,首先还是考虑病毒感染所致,在前面几天没必要急着抽血化验血常规(爸妈如果实在不放心,查一下也无妨),如果发烧超过3足天(72小时),可以考虑化验血常规,如果发烧超过5足天(小时),强烈建议化验血常规,而且需要排除川崎病可能。3个月以下的小宝宝还需要化验尿常规,特别是女宝宝,而且有时候还需要多验几次以确定结果的可靠性,即排除假阴性和假阳性。

参考文献:

[1]Feverishillnessinchildren:Assessmentandinitialmanagementinchildrenyoungerthan5years(NICEclinicalguideline)

[2]AmericanAcademyofPediatrics.Re

转载注明  http://www.hywxzx.com/bfbz/10232.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川崎病_川崎病常识_川崎病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