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保案例分析川崎病
白癜风早期症状 http://pf.39.net/bdfyy/bdflx/180611/6320392.html情况简介
被保人5岁,男,拟投保长青树重大疾病保险,保额30万,告知年5月2日至5月15日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支气管肺炎、颈淋巴结炎、脓毒血症、不典型川崎病。心脏彩超示:各房室腔内径正常范围,左冠状动脉内径2.8MM,右冠状动脉内径约1.9MM,诊断意见为三尖瓣返流(轻度)。
我们的问题是:
1、什么是川崎病?
2、川崎病的病因是什么?
3、川崎病的并发症有哪些?
4、川崎病的预后如何?
5、核保如何评点?
核保分析1、什么是川崎病?
本病于年由日本川崎富作首先报告,又称急性发热性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全身血管炎、急性发热和皮疹。80%发生于4岁以下的孩子,1岁左右发病最多。川畸病以发热,皮疹,球结膜充血,唇红破裂,杨梅舌,淋巴结肿大,手足指关节肿大,手足硬性浮肿,恢复期甲床皮肤交界处有膜样脱皮,单核细胞增多,核左移,血沉增快,α2球蛋白增加为其主要临床表现。
2、川崎病的病因是什么?
病因目前尚不大清楚,可能与感染和免疫因素有关,最近认为逆转录病毒可能与本病有关。是一种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幼儿高发的血管炎综合征。
3、川崎病的并发症有哪些?
冠状动脉病变:本病的冠状动脉病变以累及其主干近端,左前降支最多见,其次为左回旋支少见。
胆囊积液:多出现于亚急性期,可发生严重腹痛,腹胀及黄疸。在右上腹可摸到肿块,腹部超声检查可以证实。大多自然痊愈,偶可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或肠道出血。
关节炎或关节痛:发生于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大小关节均可受累,约见于20%病例,随病情好转而痊愈。
神经系统改变:急性期包括无菌性脑脊髓膜炎、面神经麻痹、听力丧失、急性脑病和高热惊厥等,是由于血管炎引起,临床多见,恢复较快,预后良好。
其他并发症:肺血管炎在X线胸片显示肺纹理增多或有片状阴影,偶有发生肺梗塞。急性期可有尿道炎,尿沉渣可见白细胞增多及轻度蛋白尿。虹膜睫状体炎较少见。约2%患者发生体动脉瘤,以腋、髂动脉多见。偶见指、趾坏疽。
4、川崎病的预后如何?
川畸病大部分预后良好,少数病例在急性期可以发生猝死,或遗留冠状动脉病变直至成年。
影响预后主要原因为冠脉是否受累。川崎病患儿冠脉受累的比例约为15%--25%,急性期的冠脉瘤50%--60%在2年内可逐渐消退,约5%川崎病发展为冠脉狭窄所致的缺血性心脏病,2%发展为心肌梗死,病死率约为1%。
对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研究发现:轻度冠状动脉病变(冠脉内径5mm)发生冠脉狭窄的风险相对较低,较易恢复;冠脉瘤则发生一系列不同的形态学改变,在发病2年内多出现冠脉恢复或冠脉阻塞的典型改变,而冠脉狭窄常出现在发病2年后或更远期,冠脉钙化则发生在发病5年后。冠脉破裂则发生于川崎病急性期冠脉迅速扩张的过程中,但也有报道在川崎病发病20年后出现冠脉破裂。
核保评点川崎病是儿童获得性心血管病的重要病因,并对患儿的远期生存质量发生影响。核保评点主要依据点为诊断治疗时间、是否存在冠脉受累,如果在临床治疗后两年内,尤其考虑存在冠脉受累者,建议延期承保;如无冠脉受累,治疗结束已超过两年,可考虑标准体承保;对明确存在冠脉受累者,应根据其受累严重程度、恢复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通常受累严重者建议拒保处理。
本案被保人诊断治疗距今不足两年,正常情况下4岁以下正常冠状动脉内径2mm,4岁以上冠状动脉内径2.5mm,正常冠状动脉内径与主动脉根部内径比小于0.16。若5岁以下冠状动脉内径大于3mm,或扩大的冠状主干直径大于或等于其近端或远端血管直径的1.5倍,则为扩张。本案被保人彩超检查左冠状动脉内径2.8MM,右冠状动脉内径约1.9MM,诊断意见为三尖瓣返流(轻度)。虽然未达异常水平,但不能完全排除冠脉受累。故考虑延期承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英国出现新冠肺炎新症状众多幼童爆发紫色皮
- 下一篇文章: 指南共识儿童风湿性疾病相关巨噬细胞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