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反复发热要警惕ldquo川
中科医院获“聚力共健”品牌影响力企业 http://www.xfhjyj.com/
夏季是儿童感冒发烧的多发季节,在家长看来,只有感冒、肺炎会引起发热,其实不然,其他疾病同样也会引起发热,尤其是小儿反复发热,更要警惕“川崎病”。近日,医院儿科就接诊了2名川崎病的患儿。
5岁宝宝因发热1周、精神差被急送到儿科诊治,儿科主任刘淑艳查看患儿躯干部散在红色皮疹、球结膜充血、杨梅舌、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建议立即住院治疗。入院后,经查患儿体温高达40.2℃,化验检查白细胞、CRP、PCT、血小板、血沉均增高,心脏彩超显示二尖瓣、三尖瓣少量返流,冠状动脉无增宽,刘主任立即组织科室人员进行疑难病例讨论,诊断患儿为“川崎病”,即刻给予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同时给予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抗凝治疗。1周后,经过两次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患儿体温逐渐恢复正常,顺利康复出院。
1岁宝宝因发热2天、皮疹1天被送到儿科就诊,刘淑艳主任查看患儿颜面部、躯干、四肢有大量红色皮疹,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粗,经查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及CRP等炎性指标明显升高。入院后,儿科立即给予患儿抗感染、退热等对症治疗,经过3天治疗后,患儿仍反复发热,体温最高达40℃左右,出现球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肛周皮肤皲裂等症状。刘淑艳主任与科室人员科内会诊、讨论后,考虑患儿是“不完全川崎病”,立即给予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同时给予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抗凝治疗。通过治疗,患儿体温得到有效控制,精神好转,炎性指标逐渐恢复正常,5天后顺利出院。
川崎病,也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急性全身性中、小动脉炎,最大的危害是损伤冠状动脉,是小儿冠状动脉病变的主要原因,表现为发热、球结膜充血、多形性皮疹、手足硬性水肿后脱皮、口腔黏膜充血、杨梅舌、颈淋巴结肿大、口周及肛周皲裂、脱皮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冠状动脉瘤破裂、心肌梗塞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刘主任提醒各位家长,若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持续5天或更久,一定要引起注意,不要在家盲目以感冒治疗,医院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 上一篇文章: 年初级护师基础知识真题与答案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