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川崎病诊断指南修订第6版的几

时间:2021-2-20来源:饮食保健 作者:佚名 点击:

白癜风病初期是什么情况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3245.html

年10月在PediatrInt上发表了川崎病诊断指南的第6次修订版,其中,有以下几点较前有所改变。

将“发热5天以上”修改为“发热”。

在年第5版中,要求发热5天以上,现在将时间限制取消,期望及早治疗降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

2.将“多形性红斑”改为“皮疹”,包括“卡介苗接种处(卡疤)发红”。

日本在6~20月龄的川崎病(KD)患儿中,超过70%存在卡疤红,我国对此也有报导,在婴儿KD中,卡疤发红约占10%。

3.对完全性川崎病以及非完全性川崎病有明确的定义。

符合5项及以上主要症状,同时伴或不伴冠状动脉改变均诊断为完全性川崎病;

符合4项主要症状,同时伴有冠状动脉改变诊断为完全性川崎病;

符合4项主要症状,不伴冠状动脉改变诊断为不完全性川崎病;

符合3项主要症状,伴或不伴冠状动脉改变均诊断为不完全性川崎病。

4.在评估冠状动脉改变时引入Z值。

新版指南中建议用冠状动脉内径Z值来评估冠状动脉扩张,Z≥2.5时,称为冠状动脉扩张。若检查者不能很好的应用Z值,可以依然应用传统的测量冠状动脉内径方法评估冠状动脉扩张(<5岁,≥3mm;≥5岁,≥4mm)。

5.还指出了在怀疑川崎病中,一些有意义的指标,如病程早期转氨酶升高,婴儿尿沉渣中白细胞增多,恢复期血小板增多,BNP或NT-proBNP增高,胆囊肿大或积液,低蛋白血症或低钠血症,心彩提示二尖瓣反流或心包积液。

6.KD患儿重症改变:出现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心肌炎,低血压(休克),麻痹性肠梗阻,意识不清。

7.预测丙球耐药的风险因素。

白细胞增多伴核左移,血小板减少,低白蛋白血症,低钠血症,黄疸,CRP升高,年龄1岁。

8.注意患儿出现以下情况时,并不能排除KD。

易激惹

心血管系统:异常额外心音,心电图改变,冠脉之外的血管瘤

消化系统:腹痛,呕吐,腹泻

血液系统:血沉升高,贫血

皮肤改变:小脓疱疹,指甲横纹

呼吸系统:咳嗽,流涕,咽喉壁水肿、肺部炎症改变

风湿免疫:关节肿,痛

神经系统:脑脊液细胞数增多,癫痫发作,面神经麻痹,四肢瘫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hywxzx.com/ysbj/9493.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川崎病_川崎病常识_川崎病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