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豆根安全问题探讨与合理用药思考

时间:2021-12-9来源:饮食保健 作者:佚名 点击:

山豆根始载于《开宝本草》,《中国药典》年版规定其来源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tonkinensisGagnep.的干燥根及根茎。山豆根性寒味苦,有毒,具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之功,可用于火毒蕴结、乳蛾喉痹、咽喉肿痛、齿龈肿痛、口舌生疮,常规用量为3~6g[1-2]。现代研究表明,山豆根具有抗炎镇痛、抗肝损伤、抑菌、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因此被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病毒性肝炎和肿瘤等疾病[3]。自《中国药典》年版记载山豆根有毒以来,其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时有报道,主要集中在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如山豆根中毒性脑病、山豆根中毒致小脑白质脱髓鞘,以及山豆根中毒导致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及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等,其安全问题受到广泛

转载注明  http://www.hywxzx.com/ysbj/12027.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川崎病_川崎病常识_川崎病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