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学生感染这一病毒,学校深夜紧急通

时间:2020-10-29来源:预防护理 作者:佚名 点击:

开学季到来,“神兽”们终于要去上学了,让好多家长是又焦虑又兴奋,焦虑的是娃这大半年来几乎无时无刻都跟自己生活在一起,好久没有集体生活了,突然开学,能适应的了吗?兴奋的是终于恢复了久违的清净,有自己的时间做点喜欢的事情。

其实除了焦虑兴奋,家长们还真的应该帮助孩子做足准备,让孩子能顺利适应集体生活,因为还在疫情期间,最害怕的就是集体发生传染性疾病了,说到传染性疾病,最值得讲的就是“诺如病毒”,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如果有学校、幼儿园爆发群体性呕吐、腹泻的事件见诸报端,罪魁祸首往往就是它。在这里不禁想问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到底为什么有这么高的传染性?

何为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属杯状病毒,又名诺沃克病毒,源于年在美国俄亥俄州诺沃克的一所学校引起的一次胃肠炎暴发,之后被改名为诺如病毒。

这是一种急性胃肠炎病毒,感染后引起胃肠道炎症,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部痉挛等胃肠炎症状,以及头痛、发热、寒战、肌肉疼痛等病毒感染的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时可因腹泻脱水致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可在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等地集中暴发。

诺如病毒是怎么传播的?

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所有人群均易感。病人发病前至康复后2周,均可在粪便中检到诺如病毒,但患病期和康复后三天是传染性最强的时期。通常通过以下途径获得感染:

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包括人传人、经食物和经水传播。它的传染性超级强。

患者一次呕吐,就能有数以亿计的诺如病毒排出,而只需要10~个病毒粒子,就可以造成新一例感染。

也就是说,如果幼儿园里有一个孩子感染诺如病毒,呕吐后即使老师很快进行了清理,也很可能会有其他孩子“中招”。

如果一个患儿上完厕所后没有洗手,跟同学玩的时候“亲密接触”,或者和同学一起吃饭、喝水、玩玩具,又或者呕吐物、粪便没有及时清理,都有可能把诺如病毒传给别人。

所以,一旦班上出现一例诺如病毒感染,往往会全班“倒下”。

而且,这个病毒还很“坚挺”,医用酒精也奈何不了它,得用更强的消毒剂来消毒。

如果感染了诺如病毒的人呕吐了,需要先洒上比如“84”这样含氯的消毒液,用纸巾、抹布等遮盖物覆盖30分钟后才能杀灭病毒。这时再清理呕吐物,才能避免传染。

在密闭场所中,如托幼机构、幼儿园、学校、养老院、游船等,诺如病毒传播速度快,易引起暴发。

哪些人群最容易“中招”?

诺如病毒老少通杀。不过,它最爱下手的还是老弱病残:儿童、老人以及有免疫缺陷人群更容易感染,一旦感染,症状还会更严重,病程也会很长,有可能向重症发展。

在中国,超过80%的儿童,在学龄前阶段都感染过诺如病毒。而且,5岁以下儿童,15%左右的腹泻问题都与它有关。

被诺如病毒感染了有哪些症状?

“中招”的孩子,可能会经历恶心、呕吐、发烧、头痛、腹泻或者其他全身不适症状等等。有的孩子或许只有呕吐或者腹泻,有的或许先吐后泻,严重的孩子可能脱水!

感染诺如病毒的孩子,通常会吃什么吐什么,呕吐后很想喝水,喝水后又呕吐,如是反复。

“中招”了该咋办?

这病来势汹汹,尤其是看到孩子又拉又吐,病怏怏的,粑粑麻麻们的心都碎得稀烂了。

很多家长会着急地要求输液、上抗生素。但是,这些都没有用!诺如病毒没有特效药,上抗生素也没用。

但是,你也别着急。诺如病毒感染是个自限性疾病,大部分症状都不会很重,一般2—3天即可恢复。

需要提醒的是,频繁呕吐或腹泻,极少数患者会因脱水而发展为重症,甚至丢掉性命。

重症或死亡病例,通常发生在高龄老人或低龄儿童,或者有基础性疾病的孩子(如血液病、器官移植或造血干细胞移植)身上。有些会出现后遗症,包括消化不良、便秘等。

So,一旦孩子又吐又拉,就需要及时、足量地补充口服补液盐。

哪些孩子需要马上送医?

感染诺如病毒的孩子,一旦出现这几种情况,你别犹豫,医院:

●身体很虚弱不能站立

●不能唤醒或很难唤醒

●呕吐物有血

●怀疑脱水(超过8小时无尿、口干、没有眼泪)

●体温超过40度

感染后在家,要注意啥?

确诊后,从患病到症状完全消失后3天内,就不要出门了。老实宅在家里隔离,不要把病传给别人了。

住所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患儿应使用独立的饮食用具、毛巾等生活用品。最好能安排独立的厕所。

家长要使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剂等,对家里的物品、用具、厕所、地面等进行消毒。消毒时间一般30分钟左右。

处理病人的呕吐物和粪便,一定要带手套和口罩。接触病人及其污染的物品后及时洗手。

平时如何防范诺如病毒?

目前正是诺如病毒高发期,预防尤为重要!

洗净双手:饭前、上厕所后要洗干净双手。诺如病毒具有较强的耐受性,用普通洗手液甚至免洗酒精消毒都没用。要打肥皂,在水龙头底下多冲几分钟。

不吃生食:食物必须煮熟煮透才能吃,最常见的食物是绿叶蔬菜,其次是水果和贝类海产品。饮用水要煮沸后才喝。

少去人多场所: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合,小病尽量在社康看,减少交叉感染可能。提醒孩子,如果班级内有同学呕吐,要及时离开现场,并报告老师,减少感染可能。

家长千万注意:

预防诺如病毒,可不能马虎,遇到拿不准的情况,要及时跟医生报告呀~

专家推介

李娅

职务:儿科特聘专家

职称:主任医师

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从事小儿内科临床工作30余年

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曾担任延安大学临床课教学工作,曾为西安市卫计委跨世纪人才。

在国家及省级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均为第一作者或独著,并著有40余万字的专业书籍一本,多次参加全国性的儿科专业会议。

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对儿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川崎病等有独到的见解。

陈玺

职务:儿科特聘专家

职称: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医疗系。

长期在西安医院儿科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现任陕西省小儿血液肿瘤协会委员。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省内科研课题各一项。在国内医疗期刊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

擅长诊治儿科过敏性紫癜、川崎病、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性疾病;贫血、血小板减少等血液性疾病;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及感染性疾病。对小儿常见病及多发病临床经验丰富,对疑难杂症的诊治有一定的见解。

马爱婷

职务:儿科主任

职称:副主任医师

毕业与宁夏医科大学,本科学历,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0多年。

先后在榆林市二院、医院、医院进修学习。现任陕西省新生儿学会会员、榆林市儿科学会会员,撰写相关论文多篇。

擅长对小儿哮喘病、新生儿疾病的诊治。对小儿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病的诊断与治疗经验丰富。

尚芳英

职称:副主任医师

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8余年。

曾任医院,先后多次在医院医院进修学习,多次参加全国及省级儿科新进展论坛学习会。

擅长新生儿黄疸,肺炎等疾病的治疗和儿科消化道及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医院儿科专家团队,全天候为儿童健康提供保障,为广大儿童提供健康咨询及诊疗。

健康-

周一到周日,8:00--17:30,无假日门诊

编辑:张小丽

审核:林玉莲

-(日间)(节假日、夜间)

转载注明  http://www.hywxzx.com/yfhl/8940.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川崎病_川崎病常识_川崎病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