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预防针后,哪些反应是正常的,哪些该警惕

时间:2018-10-31来源:预防护理 作者:佚名 点击:

最近小编在后台收到了许多爸妈咨询宝贝接种疫苗后出现了不良反应的问题,我们常说疫苗接种就是一场免疫系统与疫苗的“实战演练”,宝宝免疫系统的小战士正在和“邪恶势力”勇敢的战斗呢!可是一旦看到宝宝接种疫苗后出现了不良反应,宝爸宝妈又难免会对接种疫苗产生恐惧感。

那么,宝宝接种疫苗后出现的哭闹、发热、局部红肿、产生硬结等症状,到底是不是正常的呢?(点击查阅?宝宝喉咙发出“吱吱”声,像有痰,可能是先天性喉喘鸣,孕期需注意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

宝宝五个多月,十天前接种了百白破疫苗,今天发现宝宝接种的地方肌肉里面有直径一厘米左右的硬块,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呢?

百白破疫苗接种后数天,接种部位皮下有可能触摸到没有明显压痛,皮肤表面不红,类似蚕豆大小的硬块。这是接种后局部的反应,无需治疗,可逐渐吸收,只是吸收速度相对慢些,需要数周,但对孩子生长发育;对下次预防接种没有任何影响。有些疫苗接种后也可能有类似反应。

接种疫苗,对于宝宝成长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但是在打完预防针后,宝宝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中,到底哪些才是正常,哪些是需要我们警惕呢?常见的发热、局部红肿、产生硬结,宝爸妈们应当如何见招拆招呢?下面,我们将会为大家一一解答。

接种疫苗以后的不适症状中,哪些是常见,出现什么情况需要警惕?

(图片内容非常重要,建议点击查阅或收藏!)

接种疫苗后发热正常吗?

接种疫苗是为了预防一些传染性很强、对人体危害较严重的传染性疾病。

因为疫苗本身就是减毒或灭活的细菌或病毒,当它进入人体时会对免疫系统进行攻击,迫使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从而达到预防相应细菌或病毒再次进入人体后对人体的损伤。所以,疫苗接种后,人体免疫系统被攻击,就会出现暂时的不适现象,比如发热等。

接种疫苗后发热的护理方法:

预防接种后出现不适只能对症治疗。全身症状以发热为主,并且不伴其他症状时,如果体温超过38.5℃,需要给婴儿服用退热药;如果体温未超过38.5℃,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给孩子降温并给他多饮水。疫苗接种后的发热多见于注射后24小时内,发热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48小时。在辅助降温时,要让宝宝尽可能保持舒适,等待反应自行消失。但疫苗接种后数天才出现的发热,并不一定与疫苗接种相关。

为避免疫苗后的发热现象,可否提前服用退热剂?

建议在孩子发热持续3天以上,或伴有严重咳嗽等症状时,医院就诊。有家长咨询为了避免接种疫苗后的发热现象,是否可以在接种疫苗后即刻或几小时内就给孩子服用退热剂?对以前接种疫苗后有明显高热,此次又重复接种同一疫苗时,可在疫苗接种后4小时左右服用退热剂。对于常规疫苗接种,无需在发热前服用退热剂。

接种疫苗后,局部红肿怎么办?

宝宝疫苗接种部位出现红肿是炎症表现,是身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

注射本身就已形成了轻微创伤,有可能引发炎症。此外,疫苗中刺激宝宝产生抗体的成分和稳定剂、防腐剂都是刺激性物质,容易导致局部产生炎症,而且疫苗对宝宝身体来说是一种异物,同样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炎症。

接种疫苗后,局部红肿的护理方法:

家长要多加







































在线咨询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白癜风食疗


转载注明  http://www.hywxzx.com/yfhl/7308.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川崎病_川崎病常识_川崎病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