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书刘弼臣实用中医儿科学
内容提要
《刘弼臣实用中医儿科学》以刘弼臣教授倡导的“少阳学说”为理论基础的主线,统带“纯阳学说”与“稚阴稚阳学说”,贯穿于全书。在临床部分,以钱乙“五脏证治”体系为核心,结合现代常见疾病,形成以证为经,以病为纬的完整体系。 《刘弼臣实用中医儿科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中医儿科学基础,重点阐述刘弼臣教授所倡导的“少阳学说”;下篇为临床篇,按五脏证治分为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脾胃病证、肝系病证、肾系病证以及时行疾病、寄生虫病、小儿杂证、小儿急证、新生儿疾病十章进行编写,同时对每一入选病案进行客观的点评,以达发微明理,解惑启蒙的目的,使读者领略刘弼臣教授的学术思想与临证医疗特色。
目录:
上篇中医儿科学基础第一章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第一节先秦、汉——中医儿科学孕育时期第二节晋、隋、唐——中医儿科学萌芽时期第三节宋代——中医儿科学形成时期第四节元、明、清——中医儿科学昌盛时期第五节新中国——中医儿科学复兴时期第二章中医儿科疾病辨证论治纲要第一节“五脏证治”与“从肺论治第二节少阳学说简述第三章中医儿科疾病辨证论治特点第一节小儿体质特点第二节小儿生理特点第三节小儿病理特点第四节临证辨治特点第五节选方用药特点下篇临证辨治第四章肺系病证第一节感冒第二节反复呼吸道感染第三节咳嗽第四节肺炎喘嗽第五节哮喘第五章心系病证第一节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第二节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第六章脾胃病证第一节口疮第二节鹅口疮第三节呕吐第四节厌食第五节积滞第六节疳证第七节腹痛第八节泄泻第九节便秘第十节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第十一节重症肌无力第七章肝系病证第一节客忤第二节癫痫第三节多发性抽动症第四节儿童多动综合征第八章肾系病证第一节尿血性水肿第二节尿浊性水肿第三节混合性水肿第四节尿频第五节遗尿第九章时行疾病第一节麻疹第二节奶麻第三节风痧第四节丹痧第五节水痘第六节手足口病第七节小儿麻痹证……附录
精彩书摘
(8)理气法适用于气机阻滞或气机逆乱之证。 ①理气解郁法:适用于气机阻滞,症见脘腹胀满等。常用枳壳、陈皮、郁金等药物。常用越鞠丸等方剂。 ②理气降逆法:主要用于气逆而致的呕逆、喘咳等。胃气上逆宜和胃降逆,可用半夏泻心汤;肺气上逆宜降气平喘,可用苏子降气汤等。 (9)调血法为调畅血液,消散瘀血及止血的方法。血瘀者宜活血祛瘀;血溢者宜摄血止血;血虚者宜补血养血。常用方剂有桃红四物汤、归脾汤等。 (10)渗湿法用于水湿停聚,小便短少之证。常用茯苓、猪苓等药物。常用五苓散、五皮饮等方剂。 (11)润燥法用于津枯液燥之证。燥邪在上者宜滋阴润肺,可予清燥救肺汤;在下则润肠通便,可用麻仁丸等。 (12)祛痰法适用于各种痰证。祛风化痰适用于风痰证,常用方剂有牵正散等;燥湿化痰适用于湿痰证,常用二陈汤等;清热化痰适用于热痰证,常用清气化痰汤等;消食化痰适用于痰食证,常用曲麦二陈汤;温化寒痰法适用于寒痰证,常用小青龙汤等方剂。 (13)逐饮法适用于水饮证。如水饮停肺用葶苈大枣泻肺汤等。 (14)开窍法用于神昏窍闭之证。清心开窍法属凉开,用于温邪内陷,热人心包,常用安宫牛黄丸等;辟秽开窍属温开,适用于秽浊之气上蒙清窍,常用苏合香丸。 (15)息风法适用于风证。主要用于肝风内动。镇肝息风法用于风阳上扰,常用方剂有镇肝息风汤;凉肝息风法适用于温热之邪逆传厥阴,常用羚角钩藤汤等;滋阴息风法适用于阴虚风动,常用大定风珠等。 (16)祛虫法用于治疗各种虫病。治蛔虫常用使君子散;治钩虫常用化虫丸;治绦虫常用南瓜子、槟榔等药。此外,安蛔止痛法适用于蛔厥证,如乌梅丸。 (二)外治法 外治法是将药物应用于体表,使药物从皮肤表面向里透入或循经络传导而发挥作用,以达到治疗目的的疗法。 1.小儿外治法的特点由于小儿服药比较困难,古代儿科医家便试图寻找另外的给药途径。小儿由于肌肤薄嫩,药物通过皮肤的吸收率远高于成人,因此,可以通过皮肤等外用给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所以儿科外治法的应用比成人多。古代儿科医家创造和发明了许多外治方法。 2.小儿常用的外治法 (1)涂敷法用新鲜中药捣烂或将药物研末加入水或醋调匀后,涂敷于患儿体表,以治疗内脏疾病的一种方法。涂敷部位,大多在囟门、胸部、手足心或肿胀部位等处。如用青黛粉调蛋清外敷腮部治疗腮腺炎。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大的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三甲医院- 上一篇文章: 小兒發燒超2周警惕4種可能性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